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创新设计与绿色设计 第2版 单行本
内容
目录
第34篇  创新设计
章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1.1创新的基本概念34-3
1.1.1发明、发现、创新、创造34-3
1.1.2创新、创造的相互关系34-4
1.1.3创造能力及其开发34-4
1.2创新思维方法34-8
1.2.1直觉思维34-8
1.2.2形象思维34-8
1.2.3联想思维34-12
1.2.4灵感思维34-13
1.2.5逆向思维34-13
1.2.6演绎思维34-14
1.3典型创新技法34-14
1.3.1头脑风暴法34-16
1.3.2列举法34-17
1.3.3信息交合法34-18
1.3.4联想法34-19
1.3.5形态分析法34-21
1.3.6移植法34-23
1.3.7组合法34-23
1.3.8检核表法34-26
1.3.9模拟法34-27
1.3.10模仿法34-29
1.3.11逆向发明法34-29
1.3.12分解法34-29
1.3.13分析信息法34-30
1.3.14综摄法34-30
1.3.15德尔菲法34-32
1.3.16六顶思考帽法34-32
1.3.17创造需求法34-34
1.3.18替代法34-35
1.3.19溯源发明法34-35
1.3.20卡片分析法34-35
第2章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
2.1本体论34-37
2.1.1本体论概述34-37
2.1.2本体论开发步骤34-37
2.1.3本体论工程方法34-39
2.2公理性设计34-41
2.2.1公理性概述34-41
2.2.2设计域、设计方程和设计矩阵34-41
2.2.3分解、反复迭代与曲折映射34-41
2.2.4设计公理34-42
2.3领先用户法34-43
2.3.1领先用户法的基本要素34-43
2.3.2领先用户法的操作流程34-44
2.3.3领先用户法的使用条件34-44
2.4模糊前端法34-44
2.4.1模糊前端的活动要素34-45
2.4.2FFE法操作流程34-45
2.4.3模糊前端法应用实例34-46
2.5质量功能展开和田口方法34-46
2.5.1质量功能展开34-46
2.5.2田口方法34-49
2.6发明问题解决理论34-50
2.6.1TRIZ的内涵34-50
2.6.2TRIZ解决创新问题的一般方法34-50
2.6.3TRIZ理论的应用34-51
第3章发明创造的情境分析与描述
3.1发明创造资源的分析与描述34-52
3.1.1直接利用资源34-52
3.1.2导出资源34-52
3.1.3差动资源34-52
3.2发明创造的理想化描述34-53
3.2.1发明创造的理想化概述34-53
3.2.1.1理想化34-53
3.2.1.2理想化设计34-53
3.2.2利用理想化思想实现发明创造34-54
3.2.2.1提高理想化程度的八种方法34-54
3.2.2.2实现理想化的步骤34-57
3.3发明创造的情境分析与描述34-58
3.3.1发电的理想方法34-59
3.3.2汽车驾驶杆的抖振分析34-60
第4章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分析
4.1技术进化过程实例分析34-62
4.2技术系统进化模式34-62
4.2.1技术系统进化模式概述34-62
4.2.2技术系统各进化模式分析34-62
4.3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34-80
4.4工程实例分析34-81
4.4.1系统技术成熟度实例分析34-81
4.4.2技术进化模式的典型实例分析34-85
4.4.3车轮的发明及其技术进化过程分析34-90
第5章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
5.1物理冲突及解决原理34-93
5.1.1物理冲突的概念及类型34-93
5.1.2物理冲突的解决原理34-94
5.1.3分离原理及实例分析34-94
5.1.3.1空间分离原理34-95
5.1.3.2时间分离原理34-95
5.1.3.3基于条件的分离34-95
5.1.3.4总体与部分的分离34-96
5.1.3.5实例分析34-96
5.2技术冲突及解决原理34-96
5.2.1技术冲突的概念及工程实例34-96
5.2.2技术冲突的一般化处理34-96
5.2.2.1通用工程参数34-97
5.2.2.2应用实例34-98
5.2.2.3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34-98
5.2.3技术冲突的解决原理34-98
5.2.3.1概述34-98
5.2.3.240条发明创造原理34-99
5.3利用冲突矩阵实现创新设计34-115
5.3.1冲突矩阵的简介34-115
5.3.2利用冲突矩阵创新34-115
5.4工程实例分析34-117
第6章技术系统物-场分析模型
6.1如何建立物-场分析模型34-120
6.2利用物-场分析模型实现创新34-123
6.3工程实例分析34-124
第7章发明问题解决程序——ARIZ法
7.1解决发明问题的程序34-128
7.1.1部分选择问题34-128
7.1.2第二部分建立问题模型34-129
7.1.3第三部分分析问题模式34-129
7.1.4第四部分消除物理矛盾34-130
7.1.5第五部分初步评价所得解决方案34-131
7.1.6第六部分发展所得答案34-131
7.1.7第七部分分析解决进程34-131
7.2工程实例分析34-131
第8章科学效应及其应用创新
8.1科学效应概述34-133
8.1.1科学现象、科学效应、科学原理34-133
8.1.2科学效应的作用34-134
8.1.3科学效应的应用模式34-135
8.2科学效应知识库34-135
8.2.1效应知识库的由来34-136
8.2.2效应知识库的分类34-136
8.2.3应用效应解决问题的步骤34-141
8.3应用科学效应解决问题案例分析34-142
8.3.1案例1:肾结石提取工程问题(形状记忆效应、热膨胀效应)34-142
8.3.2案例2:“自加热”握笔手套创新设计(帕尔贴效应)34-142
8.3.3案例3:可测温儿童汤匙的设计(热敏性物质)34-144
第9章创新方法与规避设计
9.1概述34-145
9.1.1规避的基本策略34-145
9.1.2规避设计要注意的原则34-146
9.2规避的方法34-148
9.2.1规避流程34-148
9.2.2基于TRIZ的规避方法34-151
9.3规避案例34-157
9.3.1弧齿锥齿轮铣齿机相关的检索与分析34-157
9.3.2建立主要元件之间的关系34-158
9.3.3根据裁剪变体进行设计方案的细化34-160
附录
附录1冲突矩阵表34-162
附录276个标准解34-162
附录3解决发明问题的某些物理效应表34-164
附录4科学效应总表34-165
参考文献34-221
第35篇  绿色设计
章绿色设计涉及的基本问题
1.1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的内涵35-3
1.2绿色设计的一般流程35-4
第2章绿色设计方法与工具
2.1概述35-6
2.2模块化设计方法35-6
2.2.1绿色模块化设计步骤35-6
2.2.2基于原子理论的模块化设计方法35-9
2.2.3绿色模块化设计案例35-10
2.3典型的绿色设计工具35-13
第3章绿色材料选择设计
3.1绿色材料35-16
3.2绿色材料的选择35-17
3.2.1绿色材料选择原则35-17
3.2.2绿色材料的选择步骤35-20
3.2.3绿色材料选择方法35-21
3.3绿色材料选择案例35-22
3.3.1FA206B型梳棉机锡林绿色材料选择35-22
3.3.2减速器高速轴的绿色材料选择35-22
3.3.3洗碗机内胆材料选择35-23
3.4电冰箱壳体的多目标选材35-24
第4章结构减量化设计
4.1结构减量化设计准则35-26
4.2结构减量化设计方法35-26
4.3减量化设计案例35-30
4.3.1高速机床工作台的减量化设计35-30
4.3.2曲轴的减量化设计35-31
第5章可拆卸设计
5.1可拆卸设计准则35-32
5.2基于准则的可拆卸设计方法35-34
5.2.1设计流程35-34
5.2.2可拆卸连接结构设计35-36
5.3主动拆卸设计方法35-38
5.4可拆卸设计案例35-40
5.4.1静电涂油机的可拆卸结构设计35-40
5.4.2Power Mac G4 Cube的可拆卸设计35-40
5.4.3转盘式双色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可拆卸设计35-42
第6章再制造设计
6.1再制造设计准则35-47
6.2再制造设计方法35-48
6.2.1基于评价的再制造设计方法35-48
6.2.2基于准则的再制造设计方法35-50
6.3再制造设计案例分析35-51
6.3.1基于准则的再制造设计案例35-51
6.3.1.1手持军用红外热像仪的再制造设计35-51
6.3.1.2基于拆卸准则的QR轿车变速箱的再制造设计35-52
6.3.1.3基于材料准则的发动机盖的再制造设计35-54
6.3.1.4基于强度准则的发动机曲轴再制造设计35-56
6.3.2基于评价的柯达相机的再制造设计35-56
第7章绿色包装设计
7.1绿色包装设计准则35-59
7.1.1包装材料选择35-59
7.1.2包装减量化35-60
7.1.3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35-60
7.2绿色包装设计方法35-62
7.3绿色包装设计案例分析35-62
第8章绿色设计评价
8.1绿色设计评价指标体系35-64
8.2绿色设计评价方法35-65
8.3生命周期评价工具35-70
8.4生命周期评价案例35-73
8.4.1电动玩具熊的生命周期评价35-73
8.4.2碎石机的生命周期评价35-76
8.4.3基于GaBi的汽车转向器防尘罩的生命周期评价35-78
第9章产品绿色设计综合案例
9.1鼠标的绿色设计案例分析35-82
9.1.1目标产品35-82
9.1.2产品基本资料分析35-82
9.1.3建立核查清单35-84
9.1.4绿色设计策略和方案35-84
9.2产品绿色设计成功案例赏析35-85
参考文献35-90
内容推荐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二版单行本共20个分册,涵盖了机械常规设计的所有内容。各分册分别为:《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与忌》《机械制图及精度设计》《机械工程材料》《连接件与紧固件》《轴及其连接件设计》《轴承》《机架、导轨及机械振动设计》《弹簧设计》《机构设计》《机械传动设计》《减速器和变速器》《润滑和密封设计》《液力传动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气压传动与控制设计》《智能装备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逆向设计与数字化设计》《创新设计与绿色设计》。
本书为《创新设计与绿色设计》,主要介绍了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发明创造的情境分析与描述、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分析、技术冲突及其解决原理、技术系统的物-场分析模型、发明问题解决程序ARIZ法、科学效应及其应用创新、创新方法与规避设计;绿色设计涉及的基本问题、绿色设计方法与工具、绿色材料选择设计、结构减量化设计、可拆卸设计、再制造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绿色设计评价、产品绿色设计综合案例等。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机械设计手册 创新设计与绿色设计 第2版 单行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新军,张秀芬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356581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691000
出版时间 2020-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H122-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6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