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鲁滨逊叔叔/大作家小童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鲁滨逊叔叔》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计划写3卷,已完成部分共24章。后来作者又将其改写成了《神秘岛》。作品讲述了:

“温哥华号”是一条运载苦力的船,在一次航行中二副发生暴动,杀死了船长,并把船上的克里夫顿一家放逐到大海里,任其自生自灭。海浪把这家人和海员费利送到一个孤岛上,被孩子们敬称为“鲁滨逊叔叔”的费利带领这家人在孤岛上开始了艰苦的生活……

内容推荐

《鲁滨逊叔叔》写于1861年,是儒勒·凡尔纳为儿童创作的并第一次把儿童作为文学人物放进故事中的小说。凡尔纳试图使《鲁滨逊叔叔》与1816年在法国出版的威斯的《瑞士鲁滨逊》相媲美,甚至超过它。其书的故事性与趣味性比《鲁滨逊漂流记》还高一筹。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试读章节

“温哥华号”是一艘500吨位的加拿大三桅船,它是被租赁开往亚洲海岸装载坎纳克人,再把他们运往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的。人们知道,这些坎纳克人就像中国的劳工,都是到外国出卖劳力的移民,这一次有150人搭乘“温哥华号”。旅客们横渡太平洋时,通常都避免与坎纳克人一同乘船。坎纳克人粗鲁、爱闹事。

美国工程师哈里克里夫顿先生本来并没有打算带着全家搭乘“温哥华号”。哈里·克里夫顿先生在一个慈善机构工作已经好几年了,尽管他还年轻,只有40岁,但他已经发了财,不想再工作了,想回故乡波士顿。他等回乡的船等了好久,因为当时来往于中国北方与美洲之间的船只实在太少。当“温哥华号”到达亚洲海岸时,哈里·克里夫顿在那里遇到了当船长的老乡和朋友。于是,他决定带着全家乘坐“温哥华号”。他的妻子埃莉斯·克里夫顿对这艘载坎纳克人的船有几分担心,可她不想拂逆丈夫的意愿,因为他急于回美洲。再说,横渡太平洋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而且“温哥华号”的船长有丰富的航海经验,这些让克里夫顿夫人觉得放心了。她和丈夫带着三个儿子——马克、罗贝尔、雅克,还有小女儿贝尔和他们的狗菲多一起上了“温哥华号”。

“温哥华号”船长哈里森是个出色的水手,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知道太平洋上哪些海域比较安全。他与工程师有着深厚的友谊,他悉心照料克里夫顿一家,不让他们与宿在中舱里的坎纳克人接触,以免受到他们的伤害。

“温哥华号”上有十来个船员,两个爱尔兰人、三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马耳他人、两个中国人和三个黑人。从不同国家招来的水手中出现麻烦事是不可避免的,不和谐的因素经常扰乱航行。

“温哥华号”头几天航行正常,只是由于受到西南风和海浪的影响,风向不顺,尽管哈里森船长驾驶技术纯熟,船还是大大地偏离了航向。这并不危险,只不过航行时间延长一些罢了。真正的危险是几个水手怂恿坎纳克人闹事。大副鲍勃·戈登是个无赖,第一次与他一道出海航行的船长觉得跟这个大副的合作非常别扭,他们俩已争执了几次,最后船长不得不一个人做出决定。哈里森船长只能依靠两个爱尔兰人、三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那个法国人是有点美国化的水手,叫让·本托默,别人都叫他费利,是庇卡底人,长期生活在美国。费利见多识广,他提醒哈里森船长,船上有心怀恶意的人图谋不轨,应当果断采取措施。哈里森船长说,这种情况下能怎么办呢?等风向转好,船驶向旧金山海湾时,再采取措施,不是更好吗?

哈里·克里夫顿得知大副的阴谋,又觉察到坎纳克人与一些船员之间的默契,对当初搭乘“温哥华号”后悔不已,他想,不该让他全家人冒这样的风险,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3月23日,哈里森船长叫费利和一个美国人把辱骂他的马耳他人戴上了手铐关了起来。论惩罚这并不算重,但是等船到达旧金山后,对这个马耳他人来说,违抗命令这件事会有严重的后果。马耳他人并没有反抗,他的同伙表面上只是嘀咕了几句,也许他们已经断定“温哥华号”到不了旧金山。

船长和工程师不时谈论起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哈里森想叫人抓了鲍勃·戈登关起来,因为这个大副已经明白流露出抢船的意图。可是把大副关起来可能引起暴乱,因为大部分坎纳克人可能支持大副。“很明显,”哈里’克里夫顿回答道,“关人根本不能解决问题,鲍勃‘戈登会被他的同伙解救出来,那样就更糟了。”

“说得对,哈里,”船长回答,“因此,我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这个家伙无法捣乱!叫他的脑袋吃一颗子弹!如果他还不老实,哈里,我就这么干!哈里,如果不是风大浪急,该多好呀!”

确实,风越刮越猛,总是把“温哥华号”刮得偏离航线,船因为颠簸有的地方损坏了。克里夫顿先生和他的两个最小的孩子一直待在艉楼。他不想把船上发生的事马上告诉他的妻子,他不愿让她担惊受怕。

浪更大,风更猛,浓云遮住了太阳,哈里森船长不知道飓风会把他的船吹到北太平洋的什么地方,新的忧虑蒙上了他的心头。

3月25日晌午,风向朝西南方向转了45度。太阳露出来了,船长观测到,东南30海里处显现出一片陆地。在最新版本的地图上,太平洋的这部分海域没有标出有陆地,这个发现令哈里森船长很惊讶。他的船被风浪带到了与阿留申群岛同纬度的北方了吗?最要紧的是先证实一下。他把这事告诉了与他一样惊讶的工程师。

哈里森船长去拿他的六分仪,接着回到船艉,他等待太阳升到最高点,以便准确地观测和确定当地的中午时间。

11点50分,船长戴上了六分仪镜,这时中舱里突然传来一片叫喊声。

哈里森船长匆匆走到甲板上。突然间,30来个坎纳克人冲出船舱,把英国和美国水手打倒在地,声嘶力竭地叫喊着。那个关起来的马耳他人被他们抢出来了。

甲板上,拥护哈里森船长的船员围在他的身边。

离他十步远的地方,呐喊着的坎纳克人群停留在大桅杆前,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手持从工具架上拿来的撬棒、插接绳索用的铁笔、系绳栓。他们一边挥着手中的武器,一边用他们的语言大喊大叫,马耳他人和黑人也在叫喊。这群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抢船。这次暴动是大副鲍勃·戈登阴谋策划的,他想把“温哥华号”变成一艘海盗船。

哈里森船长决心找这个家伙算账。“大副在哪儿?”他问道。没有一个人答应。“鲍勃·戈登在哪儿?”他又问道。这时,一个人从骚动的人群中走出来,他就是鲍勃·戈登。“你为什么不待在你的船长旁边呢?”哈里森船长问他。

“在这艘船上,船长就是我,不是别人!”大副蛮横无理地回答。

“你这个混蛋!”哈里森嚷道。

“把这个人抓起来!”鲍勃戈登一边指着船长,一边对暴动的船员说道。

P8-11

序言

大作家与小童书

——杨筱艳

大与小是对立的这谁都知道。大作家,作品多以宽广的题材、厚重的思想著称于世。而童书,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容量与主题似乎都应该是小的。

但事实上,很多的大作家都写过“小童书”或是为孩子写过短篇作品。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跻身世界名著便是很好的例子。E. B. 怀特,大家都知道他写过一本鼎鼎大名的童书《夏洛的网》,他其实是一名很有造诣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他还是《纽约人》杂志社专职撰稿人,一手奠定了这本杂志的写作风格。甚至连大文豪雨果都在他的作品《悲惨世界》里塑造了法国小英雄高乐士的形象。

记得我还是个中学生时,有一次读契柯夫作品集。最让我难忘的,是短篇小说《渴睡》。契柯夫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将目光投注在一个黑暗动荡的大时代的角落里的最无助、最弱小的小学徒身上,用精妙的文字描写了这个孩子苦难短暂的生命中的一天一夜,多年后我再读这篇短篇小说,又被它精湛的写作技巧惊得目瞪口呆,那种漂亮的蒙太奇式的时空转换,那种过去与现在交织缠绕的笔法,真的是足够我们所有人——无论是纯读者还是写作者领会一生、学习一生的。这样的作品,已经很难用“儿童小说”来定义了,它应该是、必须是、也的确是一篇伟大的小说。

近年来,在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我渐生一个想法,我们的孩子们的阅读趣味似乎缺少了点儿东西,缺少对那种宽广、深沉、厚实、深远的作品的阅读。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出版人关注到了这种缺乏,并开始着手弥补了。这套《大作家小童书系列》丛书收录了《儿童最爱的故事书》、《小木头人历险记》、《祖母的故事》、《胡桃夹子和鼠国王》、《傻子伊凡的故事》、《克里昂伽童话》、《鲁滨逊叔叔》、《世界各国的童话故事》、《晨曦与星仔》等作品,这些作家中,有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吉卜林,有写出不朽的《苦难的历程》的阿·托尔斯泰,有法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有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斯特·西奥多·阿玛迪斯·霍夫曼,有19世纪中叶罗马尼亚古典作家伊昂·克里昂伽,有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有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诗人儒勒·凡尔纳,有出生在瑞典的英国画家与作家安东尼·鲁本斯·蒙塔尔巴,有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学者迈克尔·杜瑞斯。读他们写的书,就如同与一群伟大的灵魂对话。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从这样的灵魂中学习、反思自己生活与成长的道路,需要从这样的作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需要从这样的文字里找到真正值得终身追求的东西。

所有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只有轻的、美的、灵动活泼的东西,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回避人生的生与死、贫穷与疾苦、沉沦与复生,都有着很深邃的哲学思考,这些思想与思考都隐藏在那些浅显有趣的文字之间。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样的作品时,就仿佛那些曾经苦难或是曾经关注过时代的苦难的伟大作家,在给你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属于他们那个时代,却可以长久流传,充满趣味,深沉凝重,足以撼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

后记

我们所熟知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格林兄弟、安徒生、贝洛尔、班台来耶夫、盖达尔等,他们一生专注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终其毕生精力为少年儿童们奉献了为数众多极其优秀的、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经典名著,经久不衰,为一代代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

我们也注意到,与此同时,历史上的那些文学巨匠们在为成人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关注着儿童的阅读,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数量不可小觑的经典著作。如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在极负盛名的日子里,他还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写作了文学风味浓郁的儿童启蒙读物《傻子伊凡的故事》、《儿童故事》。他还在不同场合宣称这些著作比《安娜·卡列尼娜》还要好。再比如阿·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是《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但他的如椽大笔也写就了《小哥儿俩》、《尼基塔的童年》、《小木头人历险记》等儿童读物。还有《鲁滨逊叔叔》,是凡尔纳为儿童创作、并第一次把儿童作为文学人物放进故事中的小说,凡尔纳试图使《鲁滨逊叔叔》与于1816年在法国出版的威斯的《瑞士鲁滨逊》相媲美,甚至超过它。再如吉卜林的《儿童最爱的故事书》、乔治-桑的《祖母的故事》、迈克尔·杜瑞斯的《晨曦与星仔》等儿童读物。这些著作毫无疑问都受到外国少年儿童读者的青睐。还有狄更斯、罗斯金、歌德、普希金、果戈里、马克·吐温、斯蒂文生、王尔德、大仲马、都德、朗费罗、马雅可夫斯基、卡达耶夫、萨多维亚努、拉格洛孚等等,尽管罗列出这一长串的名字,还是不免于沧海遗珠,其实类似的作家远远不止于此。

这些大作家所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颗颗珍珠散发着华丽光辉。虽然在国人的阅读书架上偶尔出现,也总是被纳入作者各自的文集中,这样一来,就与众多少年儿童读者失之交臂。现在我们将这些遗漏在成人世界中的儿童文学精品逐个挑选出来集结成册,希望能将先辈们呕心沥血创作的“小童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希望后代们从孩童时代起,就在大文豪们专为儿童创设的文学殿堂里得到教益。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上的那些文学大师们在为成人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也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数量不可小觑的经典著作,这个系列能把这些作品聚集在一起很好。孩子们既能欣赏有趣的童话故事,又能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顾明远(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读他们写的书,就如同与一群伟大的灵魂对话。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从这样的灵魂中学习、反思自己生活与成长的道路,需要从这样的作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需要从这样的文字里找到真正值得终身追求的东西。

——杨筱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鲁滨逊叔叔/大作家小童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宗建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692860
开本 20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5012463
中图分类号 I565.88
丛书名
印张 1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