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是个算命先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了叙述的方便,易之编著的《我是个算命先生》皆用第一人称“我”,代表姨爷爷,重点讲述从民国元年到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的“江相派”历史,读者将会从文中领略到“江相派”炉火纯青的“英耀”骗术、神鬼无敌的“扎飞”技法、诡谲难解的“鲁班门”鬼手术……最重要的是,当读者了解了这些骗人手法后,也就不会再上当受骗!

内容推荐

易之编著的《我是个算命先生》内容介绍:算命这个行当,萌芽于先秦,发展于隋唐,泛滥于明清;汉代张良、三国诸葛亮、明代刘伯温,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在手相、面相、八字、八卦中辨认着人类的命运。

祖爷,生于1902年,卒年不详,民国时期名震大江南北的算命群体“江相派”掌门人。《沪报》将他与袁树珊、韦千里、徐乐吾并称为“民国四大算命宗师”,所谓“南袁北韦东乐吾,三仙归来问祖爷”。

祖爷15岁开始为人算命,每算必中,令人咋舌;而后叱咤江湖30多年,留下无数不可思议的神算传奇与悬念;乃至于中原大战之前,山西军阀阎锡山也三顾茅庐,终于求得祖爷一卦。

祖爷总说,看的是面相,算的是八字,捕捉的是问卦人脸上不断闪烁的欲望:贪婪、虚荣、妒忌、恐惧、傲慢——人的命运,确实写在脸上。

祖爷一生几乎从未失手,唯一没有算到的,却是他自己的命运;面对凄凉晚景,他认为是自己泄露了太多天机……

翻开《我是个算命先生》,让一个82岁的算命老先生带您见识算命背后的古老智慧与江湖猫腻。

目录

第一章 算命是一门古老的行当

第二章 我的师父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算命先生

第三章 生辰八字、赶尸、合阴婚后面的惊天秘密

第四章 巧设美人局,为中国第一暗杀王王亚樵复仇

第五章 算命行当中隐藏的周易玄机

第六章 “四大算命先生”各显独门绝技

第七章 由魔入佛:我这个算命先生迷上了周易

试读章节

绝不外传的算命口诀

贪者必贫,君子以为大戒,佛门亦为五戒之首,故做“阿宝”,咎不在“相”,而在“一”。

——《阿宝篇》

这句话出自江湖秘本《阿宝篇》,意思是说人性是贪婪的,贪婪是大戒,所以贪婪的人必贫,所以做“阿宝”,去骗那些贪婪的人,是没有错的。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活该!

“阿宝”是黑话,是对靠算命行骗的人的统称,“相”是指行骗者,“一”是指受骗者。

1948年,我20岁,为了生计,跟了祖爷。祖爷是当地骗子圈的头头,资历老,手段辣,要想在当地干黑活,必须都拜他为师,否则他会找人把你“切”(弄死)了。就像现在的小偷组织一样。

跟了祖爷,就有了保护伞,但骗来的钱财也要统统“打日头”。“打日头”就是必须一文不少地上缴,然后再给你“抽头”,具体抽多少,全由祖爷定。

有的人私闷了财产,祖爷有手段,否则他就不叫祖爷了,他的心理战很厉害,而且还派人“打圈子”(监视),只要发现了,剁一根手指,再有二次,就“切”了。

人了这行就别想出去,因为你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要么继续干,要么就被人“切”。

通常没人会反,因为收入很高,这一行没有淡季。

跟了祖爷,首先要学阴阳五行,这叫打底子,即便是骗,也要有点基础,否则蹩了脚,祖爷也受牵连。打了一个月的底子,开始学“英耀”,就是骗术心理学。英耀的核心口诀我至今记忆犹新:

入门观来意,出言莫踌躇

天来问追欲追贵,追来问天为天忧

八问七,喜者欲凭七贵,怨者实为七愁

七问八,非八有事,必然子息艰难

士子问前途,生孙为近古

叠叠问此事,定然此事缺;频频问原因,其中定有因

僧道从清高,不忘利欲

庙廊达士,志在山林

一哥要狠刀,二哥要抛刀,三枣要跳蚤

这都是黑话,需我慢慢讲解。

第一句:入门观来意,出言莫踌躇。

就是说有人来算命,或者去登门给对方算命,自己先不要说话,要听对方讲,对方讲的越多,透露的信息就越多,你瞅准了时机,冷不丁地说一句,要击中要害,千万不能踌躇,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对方就会认为你没水平!那么如何抓要害呢,就看下面这几句了。P1-3

序言

你算过命吗?你受过骗吗?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却是一个随时可能出现在你身边的群体,这些人不是真正的命理工作者,更不是周易研究者,他们粗通皮毛、一知半解,却以“算命先生”自居,他们玩弄口才、设置骗局,或单独行动,或三五成群,或摆摊吆喝,或上门自荐,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些“算命先生”,和我们即将介绍的一个群体——“江相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什么是“江相派”?他们是干什么的?

“江相派”是一个打着算命旗号骗人钱财的特殊群体,在中国历1史上存在了近300年,他们兴起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兴盛于清末民国,抗战后解体,建国后消亡。这个组织最初由洪门五祖之一方照舆创立,目的是“反清复明”,他们打着算命看相的旗号秘密发展“天地会”成员,宣扬“替天行道”的理念,不断壮大反清的势力。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国,这个群体逐渐失道,其作用也由“反清复明”演变为纯粹的坑蒙拐骗,整个堂口(帮会),也道义尽失,建国后,在新中国打击“会道门”的运动中彻底瓦解并消亡。作为一个群体,灭亡了,但由于“江相派”曾盛极一时,成千上万的信徒遍布全国,其骗术也流传甚广,所以,时至今日,在社会的某些角落,一些算命先生仍秉承“江相派”的遗风,在骗,在诈,在折腾,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江相派”的影响,可以说是“江相派”的余孽。

有关史学家曾试图解读,“江相派”。但终因史料不足而放弃。“江相派”的秘籍口口相传,“江相派”的行踪无比诡秘,他们披着“算命大师”华丽的外衣恣行诈骗之术,上到达官贵人,下到村氓野夫,都逃不过他们的天罗地网,却极少有人能识破他们。

江湖传言他们装神弄鬼,敛财骗色,丧尽天良,无恶不作,那么究竟他们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这些人究竟是如何行骗的?他们真的—点人性都没有吗?

有一位在世的老人,他是。江相派”的传人,生于1928年,1948年加入“江相派”,1952年在政府打击“会道门”的运动中入狱,一1957年出狱,这位现在已经82岁高龄的老人就是本书的作者(也就是我)的姨爷爷。

一直以来,我总会听他讲述那曾经的故事:他们如何画符念咒,如何呼风唤雨、作法驱妖,如何把军统特务、土匪头子、深闺怨妇、黑道老大、青楼妓女玩得团团转。那鬼魅狐影的传奇,那你死我活的争斗,那利欲熏心的阴谋,都给我留下强烈的印象。久而久之,我发现,“江相派”作为一个体系,虽罪恶累累,但却有着自己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有几条:

1.只骗恶人,不骗好人。遵循的是以恶制恶的法则。

2.及时行乐的观念,骗来的钱要迅速花掉。所谓:“江湖财,江湖散,不散有灾难。”

3.不骗色,夺人之妻为大忌。具有最淳朴的人伦观念。

4.不离人骨肉。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熏陶下,“江相派”从不拐卖和伤害他人孩予。

姨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肯回头,就能上岸。我征求过他老人家的意见,他愿意把这些事情公布于众,对自己,是了结;对世人,是警示。于是,姨爷爷口述,我整理,“江相派”那段神秘的历史逐渐浮出水面,这是直接源于“江相派”嫡系传人的第一手资料。随后的几个月里,我以此为基础,将“江相派”的历史重新勾勒,也就形成了今天这部纪实性质的小说。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皆用第一人称“我”,代表姨爷爷,重点讲述从民国元年到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的“江相派”历史,读者将会从文中领略到“江相派”炉火纯青的“英耀”骗术、神鬼无敌的“扎飞”技法、诡谲难解的“鲁班门”鬼手术……最重要的是,当读者了解了这些骗人手法后,也就不会再上当受骗!

易之

2012.01.0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是个算命先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4751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