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语连珠(佛珠品类与鉴赏把玩艺术专家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不经意间就能看到戴着佛珠的男女老少;如果稍稍留意,在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现代工具上面(如手机、汽车等),也能够见到佛珠的身影;当然在影视作品中佛珠的出现,同样也是屡见不鲜。总之,各式各样的佛珠现今足以令人目不暇接。每当我们看到那些形形色色,品类繁多的佛珠,有缘遇到喜欢的,心中自然会产生拥有一串的想法。在拥有的同时,您或许会想,为什么人们会对这小小的珠子如此的钟情呢?难道它有一种神秘的天然魔力吗?

盼望大家都能从这小小的佛珠当中“觉悟人生、掌握人生、奉献人生”。

内容推荐

当前,形态各异,颜色万千的各种佛珠,在社会上广泛流通,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们主动佩戴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这一现象,曾一度引起个别佛弟子情绪不满,认为此举是对“清净法物”的亵渎行为。而作者则答日:“非然也”,在他看来,如果有缘阅读《佛语连珠》这本书,顿可“觉今是而昨非”。其实,凡是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有善根”的表露,从这一层面来讲,这些人真的是“与佛有缘”。

目录

前言

引言

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加功用行——佛珠的持用方法

雨中夹雪——佛珠真伪的判定

珠圆玉润——佛珠的保养收藏

般若光辉——佛珠精品鉴赏

后记

试读章节

按照道理来讲,佛珠只是作为人们诵经、念佛用以记取数目的一种法具,任何一种佛珠莫不完全具备此种作用,故而不存在真伪的问题。所言的真伪,只是就佛珠的质料而言。在有些时候,佛珠的需求量很大,而自然界中根本生长不出那么多,就只好以假而为之;或因价格利益的关系,促使人们去动脑筋。这是佛珠造成有真伪之分的主要原因。

在佛珠的质料上,确实存在真伪问题。一般会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完全仿制,例如现在以树脂塑料再配以各种颜色材料来仿制星月菩提佛珠,以石英玻璃来代替水晶佛珠,均属此类;其二,是将那些价值不高或者个体不大的质料加以改造,例如现在将翡翠、珊瑚、玛瑙等加以炝色,或将小块琥珀经高温热熔制成大块,来提高价值。下面就佛珠的不同质料,来谈一下造伪的方式和鉴定的方法。

菩提类佛珠,因其深受人们喜爱,故而仿制者较多,其中以星月菩提尤甚。一般来讲,菩提类佛珠是不易被仿制的,因为这一类的佛珠多是各种植物果实或核类,各具特征。只要记住那些种类繁多的名目和特殊性,稍加留意,便可知晓。而星月菩提是诸多菩提佛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需求量很大,才有造伪的出现。仿制的星月菩提,是采用树脂类塑料,加入颜料和添加剂(产生孔洞来代替星眼、月眼)。因此,和真正的星月菩提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其鉴定方法是:首先要观察,看每一粒佛珠的颜色和纹理是否正常,因为真的星月菩提系自然界中生长的一种藤本植物的果实,有金线、银线、铁线三种颜色,多呈暗色,并不是很光亮的,而仿制品是塑料的属性,颜色偏亮,且拿在手中比较轻。其次,星月菩提是木本,有亲水性,而仿制品是塑料,一点也不吃水,放在水中一看便知;最后可采用火烧的办法,真的星月菩提烧后呈炭状,而仿制品燃烧时有异味,烧后呈坚硬的团状物。

果实(核)类佛珠,具有一定的可辨性,其为桃核、澉榄核或椰壳,一看便知。它们虽不存在仿造问题,然而作旧现象却不鲜见。也就是说,有人将新近雕刻出的产品,通过油质的浸泡,加温和炙熏,使其成为看似具有一定年份的旧货,以此来提升价值。

鉴定果核类佛珠是否作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其油色是否自然。真正的旧货,油色是由内而外,光泽性强,不粘手;而作旧的佛珠,因在油中浸泡过,其油色是从外至内的,颜色灰暗,时间稍长便在外面结有一层油膜,有粘手的感觉,如果仔细一闻,便会嗅出一种油类存放过久的怪味。

竹木类佛珠,往往因人们对各种木质的纹理和特性了解不够,而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例如,在很多种情况下,人们将酸枝木或铁力木、鸡翅木加工成佛珠,用来替代紫檀佛珠出售。更有甚者,将椴木或香樟木,经过浸泡香料,来冒充檀香木佛珠出售。使得那些喜爱木质佛珠的人,简直无所适从,不敢轻易购买。其鉴定方法,主要是观察各种木质的纹理和特性,只要相互一对比,结果自然就出来了。一般来讲,紫檀木的颜色呈犀牛角色,年轮呈不规则的绞丝状,鬃眼细密,木质坚重,老的紫檀木用水浸泡后不掉色,打上颜色一擦就可以退掉,而新紫檀木则相反。酸枝木的颜色近似于枣红色,年轮纹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木较大。酸枝与紫檀最大的区别是:酸枝的纹理虽近似于紫檀,但却不完全一样,紫檀纵切面的纹理如短卷发,划痕呈紫色,而酸枝的划痕却是褚褐色。此外,鸡翅木因树干多结瘿,有白质黑章纹,尤其是纵丫杈面,木纹纤细浮动,变化无穷,真的如同鸡翅膀一样,新的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僵直呆板,木丝十分容易翅裂起茬,而老者肌理细腻,呈紫褐色,有深浅相同的蟹爪纹。

P133-136

序言

由于自己是出家身份及所学专业的缘故,我经常被人们问起有关佛珠方面的问题。问得最多的便是:“您给看一下,我这串佛珠是真的还是假的?”在此我可以告诉列位:佛珠没有真假。在材料方面或可存有真伪问题,若就佛珠本身而言,只有新旧之分,却无真赝之别。佛珠质料的高下,并不会影响其“功用”,只是“藉以徵心”的法具而已!

佛珠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对治烦恼”与“提醒道念”。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应波流离王所请入宫说法,即教导他用木患子串成佛珠,集中念力称三宝名,便可遏制烦恼圆成佛道。时至今日,众生的烦恼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如何选用一串佛珠来正确使用,也就成了当务之急;选择一串心仪的佛珠,佩于己身,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是个好人,怎么能有如此恶念呢?其功效亦是“善莫大焉”!

当前,形态各异,颜色万千的各种佛珠,在社会上广泛流通,越来越多的善男信女们主动佩戴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这一现象,曾一度引起个别佛弟子情绪不满,认为此举是对“清净法物”的亵渎行为。而我则答日:“非然也”,在我看来,如果有缘阅读《佛语连珠》这本书,顿可“觉今是而昨非”。其实,凡是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有善根”的表露,从这一层面来讲,这些人真的是“与佛有缘”。

觉真

后记

佛珠,本是作为佛寺内僧众的道具而出现并流传至今的。如《释氏要览》卷中引《中阿含经》解释“道具”云:

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

可是随着年湮代远、律制久芜,有许多道具已经名实俱废了,如齿木、滤水囊等即属此例。而佛珠不但未被废置,反而更加承顺世间,如今以更多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并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这不能不说是佛陀的方便教化与众生“善根显现”交相感应的一种表露。亦可看出,佛教的思想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民众之中。在当代社会,若能如《木■子经》中的波流离王所实践的那样,称念三宝名号,教之以十善法作为行事的准则,帮助人们提升人格,净化心灵,于社会之和谐定是大有裨益的。

上述章节,对于佛珠的起源、种类、数目、质料、使用方法等方面,就自己粗浅所知,进行了大概的介绍,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了知这诸多的“相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了解,进一步来实践佛陀的教导。佛陀在《金刚经》中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既然佛陀告诉众生,令彼等离相,那笔者为何在此浪费笔墨写下上面的文字呢?其实佛陀自己早就说道:

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这说明众生修行,无论诵经、念佛、拜佛,皆在于“远离诸著”,而不是再去“执著”。众生流转于生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现象有种种错误的颠倒执著,而佛珠也是作为“相”之一种而存在的。所以当我们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

佛珠虽小,却内涵丰富,早岁在佛珠资料收集方面倍感艰辛,一句“一草二木三菩提”就曾让我辗转请益多人方获释怀,后有幸拜读香港大学教授何沛雄博士《佛珠简介》一文,按图素骥,终至宝山,前辈大德,遥致谢忱!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与程阳阳主编的垂加鼓励是分不开的。多年愿望,变为现实,如此深恩,衷心感铭;编辑萧歌、美编王润禾、设计王焕明、手模张晓莉等诸位善友,不辞辛劳,不嫌烦琐,合作无间,谨此鸣谢!摄影师王建华先生、王桂英女士的辛勤劳作,为本书增色不少;北京古玩城冯文来、杨祎、邓小莉、马恒泉、李伟、闫彤,北京琉璃厂张智伟、郭军等诸位莲友或帮忙搜罗佛珠,或慷慨出借原材料,令我深为感念,在此,我谨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

方外挚友北京市文物局李彦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书顾问,从构思、撰文到编印过程之中,由始至终,不遗余力,共襄盛举,特借此书,镌志余与先生之挚情也!

觉真

2007年10月于京华法源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语连珠(佛珠品类与鉴赏把玩艺术专家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觉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013824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