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典当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曾是我国传统上最重要的金融业。本书《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的选题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是一部对典当业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完整研究的法学论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有关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的空白。作者胡宗仁从剖析典当和典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对典当业的制度价值及其比较优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论证典当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分别对典当业的市场准入、营业范围和营业规则、相关经营制度以及行业监管等典当业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内容推荐

典当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曾是我国传统上最重要的金融业。建国后,典当业曾因不合时宜而中止。改革开放后,典当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恢复发展,已成为城乡居民、中小企业和个体户方便、快捷、灵活、安全的重要融资方式和融资平台,其独特的融资功能逐渐为人们所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典当业立法及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典当业法律制度也尚未得到国内法学界的足够重视,现有研究成果还没有为我国典当业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足够的支持。本书《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部对典当业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完整研究的法学论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有关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的空白。

《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由胡宗仁编著。

目录

序I

内容摘要V

导论1

 O.1 关于论文选题1

 0.2 文献综述6

 0.3 研究方法10

第1章 典当与典当业的基本理论问题13

 1.1 典当与典当业的历史演变概述13

1.1.1 我国典当与典当业的历史演变概述13

1.1.2 西方典当业历史演变及发展概述22

1.1.3 中国和西方典当业发展的历史启示25

 1.2 典、当、质、押、按、典当概念辨析及典当营业的种类 27

1.2.1 典、当、质、押、按、典当概念辨析27

1.2.2 以典、当、质、押、按表示的典当营业的种类34

 1.3 典当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关系35

1.3.1 典当与典权36

1.3.2 典当与营业质41

1.3.3 典当与让与担保42

1.3.4 典当与抵押43

1.3.5 典当与典卖44

1.3.6 典当与寄售46

1.3.7 典当与附买回约款的买卖47

 1.4 典当与典当业概念的界定 48

1.4.1 大陆(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关于典当定义及与主要发达国家典当定义之比较48

1.4.2 典当的标的范围及典当业的营业范围57

1.4.3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典当与典当业概念之界定66

1.4.4 典当的法律属性与典当业的行业属性73

第2章 典当业的制度比较优势及其在我国金融体系中之地位82

 2.1 典当业制度之价值 82

2.1.1 保障融资安全83

2.1.2 注重融资效率84

2.1.3 维护公平87

2.1.4 济需解困89

 2.2 典当业之制度比较优势 90

2.2.1 典当业较银行业之制度比较优势90

2.2.2 典当业较小额贷款公司之比较优势92

2.2.3 典当业较一般民间借贷之比较优势95

2.2.4 发展典当业对遏制地下高利贷及地下钱庄的制度作用98

 2.3 典当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101

2.3.1 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其缺陷101

2.3.2 应确立典当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相应地位103

第3章 典当业市场准入制度问题106

 3.1 典当业市场准入之调控及行政许可问题 106

3.1.1 典当业市场准入调控及许可的模式106

3.1.2 我国典当业市场准入调控及许可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109

 3.2 典当业经营方式之灵活性及组织形式多样化问题 113

3.2.1 典当业的组织形式介评113

3.2.2 对我国典当业的组织形式的反思116

 3.3 关于是否区分公益性典当行与商业性典当行 119

3.3.1 我国现今仍然有必要区分公益性典当行与商业性典当行120

3.3.2 关于公益性典当行设立及其运作制度124

第4章 典当业营业范围及营业规则的制度创新126

 4.1 典当业营业范围及其适度创新 126

4.1.1 《典当管理办法》确定的典当业经营范围适应和促进了典当业的发展,值得肯定126

4.1.2 典当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业务范围129

 4.2 典当业营业规则及其适度创新 138

4.2.1 绝当规则及其创新138

4.2.2 赎当规则的完善及创新145

4.2.3 续当规则及其创新149

 4.3 典当行善意收赃规则之完善与创新 153

4.3.1 典当行善意收赃及其构成153

4.3.2 典当行善意收赃的法律后果159

4.3.3 典当行善意收赃制度的完善160

 4.4 典当行对当物的保管义务及相关赔偿责任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165

4.4.1 典当行对当物的保管义务概述165

4.4.2 我国与相关国家、地区关于典当行对当物毁损或灭失的赔偿责任制度比较167

4.4.3 关于完善典当行对当物的保管义务及对当物毁损或灭失赔偿责任制度的思考172

第5章 典当业经营制度之创新174

 5.1 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及连锁经营之检讨 174

5.1.1 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及连锁经营概述174

5.1.2 典当行设立分支机构及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176

 5.2 当票的可流通性与典当债权之证券化问题 18l

5.2.1 当物与当票的流通性分析18l

5.2.2 关于典当债权之证券化问题185

 5.3 如何合理确定典当业的利率与服务费用问题 187

5.3.1 典当业的利率与服务费用的决定因素及息费模式187

5.3.2 我国典当业利率与服务费用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193

第6章 典当业行业监管制度之构建198

 6.1 典当业监管模式概述 198

6.1.1 主要国家及相关地区对典当业之监管模式198

6.1.2 我国典当业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203

 6.2 我国典当业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06

6.2.1 现行的监管制度效力级别低。且与上位法相冲突206

6.2.2 监管理念摇摆不定207

6.2.3 准入监管调控过严,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受限207

6.2.4 典当业市场退出缺乏规定208

6.2.5 监管机构专业性不够,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监管效率不高208

6.2.6 典当行业协会监管职能不明确,未能发挥应有作用209

6.2.7 监管协作制度不健全209

 6.3 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典当业之监管制度 210

6.3.1 将典当业回归纳入金融监管210

6.3.2 合理确定典当业的监管目标212

6.3.3 具体监管制度的完善215

第7章 典当业之立法理念与典当业立法之展望223

 7.1 我国典当业立法之理念 223

7.1.1 对金融业的立法应坚持平衡协调理念223

7.1.2 将典当业回归特殊金融业进行定位225

7.1.3 典当业行业专门立法226

7.1.4 尊重行业习惯与发挥典当业的制度比较优势228

7.1.5 坚持典当业制度创新的理念228

 7.2 典当业立法之展望 230

7.2.1 典当行业立法时机已成熟,国家应尽快制定典当业法230

7.2.2 典当业立法与相关立法之衔接和协调235

结束语 238

参考文献 241

一、中文著作 241

二、中文译著 245

三、中文论文 246

四、英文著作 248

五、学位论文 249

六、相关典当立法资料 249

七、网络资源 250

后记 25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典当业法律制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宗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040590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3.04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7: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