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原农耕文化(共5册)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原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原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的辛苦劳作,形成了影响巨大的中原文化。本套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中原地区传统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境况,为今后深入开展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奠定必要的史料基础。全书共5卷,分别为:《农博释读》《中原农事》《村镇民居》《民间工匠》《旧事拾遗》,详细记载了农耕时代寻常百姓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以及老百姓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等。

作者简介

汪庆华,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许昌学院教授、正厅级调研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员。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独著和参编著作7部,主持省级以上项目11项,曾获省级以上科研奖20多项。

目录

《农博释读》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释读/6

序厅千秋基业—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7

D一厅农耕源流/25

第二厅农耕器具/45

第三厅时令节气·农耕风貌/64

第四厅粮食加工/84

第五厅五谷稼穑·收获储存/94

第六厅纺织衣饰/113

第七厅家居生活/128

第八厅炊事饮食·食品制作/146

第九厅传统习俗/163

第十厅休闲娱乐/197

第十一厅乡村工匠/216

第十二厅农副生产·地方特产/230

第十三厅交通运输·水利灌溉/249

第十四厅村镇民居/267

第十五厅农耕嬗变/278

第十六厅未来之光/306

贰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创建纪实/319

叁 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简介/340

肆 学术文章与媒体报道选录/355

《光明日报》·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355

《光明日报》·农耕文化遗产:乡村振兴不能没有你/358

【光明日报客户端】·留住中原农耕文化的“根”/36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走进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原汁原味感受乡土情怀/366

《中国教育报》·从中原农耕文化中追寻大学的根与魂/368

《中国博物馆通讯》·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五周年成绩概览/372

【国家文物局推介百优主题展览】·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脱贫谢党恩·小康忆农耕”主题展览/374

【河南日报客户端】·5年迎来数十万观众看这座大学博物馆如何描摹农耕文明背影/376

《河南日报》·讲好农耕文化那些事儿/379

伍 部分战略合作伙伴场馆简介/381

陕西西安·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1

湖北保康·尧治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2

湖北黄梅·鄂东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4

河北清河·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简介/385

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7

安徽利辛·淮河流域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8

河南许昌·鄢陵建业绿色基地简介/389

河南禹州·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产业观光工场简介/391

河南周口·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简介/392

河南郑州·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群落简介/394

河南鹤壁·太宗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95

河南长葛·大中原文化体验园简介/396

河南中牟·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简介/398

河南许昌·乐佳生活美学农场简介/399

参考文献/401

附录顾问寄语/404

后记/408

《中原农事》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中原农耕的地域优势/12

叁 土地耕作/14

第一节旱地耕作/14

第二节旱地播种/29

肆 田间管理/43

第一节中耕除草/43

第二节积肥施肥/48

第三节灌溉排涝/55

第四节维护管理/61

伍 收割脱粒/70

第一节收麦/70

第二节收秋/86

陆 储存加工/92

第一节粮食储存/92

第二节储粮保护/97

第三节粮食加工/101

柒 水稻生产/110

第一节水稻种植的历史和发展/110

第二节水田耕作/111

第三节水田管理/117

第四节收割脱粒加工/120

捌 农副生产/121

第一节植树/121

第二节畜禽养殖/155

第三节蚕和蜂的养殖/193

第四节经济作物栽培/207

玖 农事节气和谚语/257

第一节二十四节气/257

第二节中原农谚/261

参考文献/271

附录顾问寄语/272

后记/276

《村镇民居》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中原村镇布局/12

一中原村镇的概念/12

二中原村镇的选址/18

三中原村镇的布局/21

叁 村镇民居类型/33

一草房/33

二瓦房/38

三窑洞/41

四石头房/45

五中原民居的地域特征/47

六中原地区现代农村民居/48

肆 村镇民居的结构/51

一一字院/51

二半包围院落/53

三四合院/53

四组合院落/57

五村镇民居的院内建筑/59

伍 建筑构件制作技术/67

一建筑构件制作技术/67

二建筑技术/88

陆 中原民居的建筑艺术/107

一房脊装饰/107

二山墙造型/111

三房屋装饰艺术/113

四庭院装饰艺术/125

柒 中原地区民居习俗/131

一宅院选址习俗/132

二中原民居建房习俗/138

三竣工安神习俗/147

四入住习俗/149

五住宅结构布局习俗/151

六宅内功能布局习俗/155

七居住安排习俗/156

捌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0

一关于历史文化名镇的评选/161

二河南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2

三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163

四中原部分传统名镇简介/164

五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186

玖 河南省传统村落/204

一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命名/204

二河南省入选全国传统村落名录/206

三河南省评定的传统村落名录/210

四河南省部分传统村落介绍/217

五中原传统村落的地名密码/240

参考文献/245

附录顾问寄语/247

后记/251

《民间工匠》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器具制作类工匠/12

一木匠/12

二铁匠/19

三陶匠/24

四绳匠/27

五编织匠/30

六箍桶匠/37

七张罗匠/40

八剪刀匠/43

九梳篦匠/45

十星秤匠/49

十一铜匠/52

十二制笔匠/54

十三制伞匠/57

十四灯匠/60

十五掸子匠/62

十六棺材匠/65

十七造车匠/68

十八鼓匠/71

十九翻砂匠/74

二十笼屉匠/76

二十一锁匠/79

叁 维修缝补类工匠/82

一磨刀匠/82

二锻磨匠/85

三小炉匠/89

四裁缝匠/92

五鞋匠/95

六补锅匠·锔缸匠/99

肆 饮食制作类工匠/103

一厨师/103

二酿酒匠/107

三造醋匠/110

四酱菜匠/113

五打油匠/116

六豆腐匠/119

七粉匠/122

八面塑匠/125

九糕点匠/127

十制茶匠/129

伍 建筑修葺类工匠/133

一石匠/133

二砖瓦匠·窑匠/138

三泥水匠/141

四油漆匠/144

五棚匠/147

陆 艺术技巧类工匠/151

一花匠/151

二烙画匠/154

三木刻匠/157

四装裱匠/159

五刺绣匠/162

六瓷匠/166

七糖人匠/169

八乐器匠/172

九玉石匠/175

十泥塑匠/178

十一香烛匠/181

十二金银匠/184

十三染匠/187

十四扎彩匠/189

十五脂粉匠/192

十六铜乐器匠/194

十七造纸匠/198

柒 杂役服务类工匠/202

一剃头匠/202

二修脚匠/206

三膏药匠/209

四钉掌匠/212

五阉割匠/215

六烧炭匠/218

七轧花弹花匠/221

八蜡烛匠/225

九鞭炮匠/227

十屠宰匠/230

十一暖匠/233

十二皮革匠/236

参考文献/240

附录顾问寄语/241

后记/245

《旧事拾遗》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土匪蹚将/11

一土匪蹚将刀客/11

二近代匪患状态/14

三组织和山规/18

四绑票的勾当/20

五忌讳与黑话/23

叁 打孽仇杀/26

一血亲寻仇的渊源/26

二打孽的形式/28

三动机与缘由/35

肆 阴阳风水/37

一渊源与流派/37

二如何看风水/41

三看风水的工具/43

四如何看待阴阳风水/45

伍 占卦/47

一的方式和类型/47

二算卦的流变/49

三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52

四关于四柱法/54

五算卦的分类/56

六算卦者的行骗方式/57

陆 巫婆神汉/60

一巫术的形成及表现/60

二巫婆神汉如何实施巫术/63

三巫术在中原地区的影响/66

四揭开巫术蛊惑人心的内幕/67

柒 青楼娼妓/71

一娼妓业的流变/71

二青楼中的风情/74

三青楼中的清规戒律/

76四行话隐语及局骗/78

五妓院内部组织/81

六禁娼废娼与娼妓的消亡/83

捌 偷盗诈骗/85

一梁上君子非君子/85

二盗贼的盗窃之道/88

三骗子的骗术/90

玖 江湖郎中/93

一民间医者的称谓及其类别/93

二江湖郎中的行骗手法/96

拾 拐卖人口/100

一血和泪的人口买卖/100

二渣子行的生意/103

三多变的拐卖方法/105

四拐骗恶行在当今社会的残留/107

拾壹 武侠/110

一尚武习俗与侠文化形态/110

二各个朝代的侠/113

三行侠仗义的风采/117

四侠客的结局/119

拾贰 保镖/122

一立行开业/122

二保镖规矩/125

三走镖的斗争艺术/127

四镖局与镖户/129

拾叁 刺客/133

一刺客的产生与衍变/133

二刺客的种类/137

三凶器及行刺方式/142

拾肆 帮会/145

一帮会的起源和形成/145

二开山入会及组织机构/148

三帮规和奖惩制度/150

四帮会组织的隐语/153

五生财之术及其兴盛/154

六帮会的衰落和归宿/157

拾伍 讼师/160

一讼师的祖师爷/160

二讼师行业的形成/163

三讼师与讼棍/165

四幕后的辩士/168

拾陆 盗墓/173

一厚葬习俗催生盗墓现象/173

二各朝代的盗墓现象/175

三盗墓贼的行业神/179

四盗墓隐语与班子内幕/181

五盗墓贼的三大绝器/184

拾柒 经纪/186

一从古代一路走来的牙人/186

二牙行及其组织/189

三经纪在商贸中的作用/192

拾捌 流民/196

*流民的流变/196

二流民的求生方式/201

三流民遗患/203

四流民与农民起义/205

拾玖 乞丐/208

一乞丐的产生/208

二乞丐众生相/211

三乞丐的技巧与隐语/213

四乞丐的帮派/214

贰拾 优伶/218

一优伶的历史轨迹/218

二优伶组织与人才培养/221

三优伶的业绩/224

四优伶的礼俗、行规与禁忌/226

贰拾壹 奴婢/230

一奴婢的来源/230

二役使管理及命运/233

三奴仆众生相/237

四奴婢反抗与制度衰亡/240

贰拾贰 媒人/243

一媒妁的起源/243

二媒妁的演变/246

三媒人的使命与烦恼/249

四媒妁基本功和手中砝码/251

贰拾叁 流氓/255

*流氓发展的历史脉络/255

二流氓的含义及身份/258

三形形色色的流氓/261

四流氓的惯用手段及社会危害/264

贰拾肆 赌博/268

一赌博的缘起和赌法/268

二五花八门的赌博形式/270

三赌徒的诡计/273

四赌博的社会危害/276

贰拾伍 吸毒/279

一毒品在中国的历史脉络/279

二吸食方式及危害/282

三艰难的禁烟历程/285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毒品犯罪的打击/28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原农耕文化(共5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汪庆华//周新峰//朱志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81921
开本 16开
页数 15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5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329.61
丛书名
印张 10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8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