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为粉丝狂(向小米学互联网营销)
内容
试读章节

粉丝营销:互联网思维之下的全新模式

以往的营销工作是“得渠道者得天下”。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020模式诞生并日臻成熟,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机在手,吃穿不愁”。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是什么呢?小米的成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得粉丝者得天下”,并随之诞生了“粉丝文化”和“粉丝营销”。

“粉丝文化”是什么?它就是个人或者群体因为崇拜和追捧某一对象而带来的消费文化,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喜爱或者崇拜的人而花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它是一种综合性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企业针对这种文化或者现象而展开的吸引粉丝、留住粉丝的行为就是粉丝营销。那么,粉丝或者粉丝营销对于企业,到底意义何在呢?

我们知道,过去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是串联的。在整个产品周期中,消费者虽然是最后为产品付费的人,但能够参与的环节只是最终的购买和使用。到了今天,这一模式被大大颠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基于当前形势曾有论断:“未来的生产、制造是并行的,即开发者、消费者、供应链伙伴、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在产品设计阶段即参与进来,参与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整个产品周期。”这一参与者势必由粉丝来担当。对于企业来讲,这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毫无疑问,小米已经逐浪而生,并走在了前面。

如果从整个商业历史的角度来看,小米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仅仅成立四年多的时间;但从成就上看,却不容小觑。2015年刚一开局,小米创始人雷军就“高调”地晒出了2014年的成绩单——仅手机就销售了6 112万部。在这些成绩背后,小米讲述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一家企业在新经济环境和形势下的全新生存法则。其中,粉丝营销这种全新模式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的神奇魔力。

截至2015年1月,小米估值已达450亿美元,成为了一家让无数企业、无数企业家和研究学者都惊叹的企业。小米几乎“零投入”的营销模式更是让人啧啧称奇。那么小米是如何做到的呢?

2013年11月1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3年“中国高管梦之队”名单。其中,雷军当选“首席营销官”,而他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米粉”们功不可没。

互联网知名餐饮企业“雕爷牛腩”、精油巨头“阿芙精油”的创始人孟醒是个非常懂得互联网营销的人,他曾经说过:“互联网最有意思的是粉丝文化,往往某个产品做的不错时就会形成‘死忠’,一个产品越有人骂,‘死忠’就越坚强。”孟醒认为,小米手机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不停有人骂,而米粉们总是奋起反击。一旦有了一定量的粉丝,就容易与那些提出批评的人形成骂战,骂战的结果就是流量的大涨,产品大卖。小米手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孟醒将此定义为互联网思维中的“粉丝思维”。在《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赚1亿》中,孟醒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小米的MIUI为何比其他99.9%基于安卓系统的定制OS更细腻、更人性化?用过的人都知道,小米有个论坛,每天成千上万人都在那里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争论不休,到底某个细节如何改进,等等,雷军付这些人一毛钱工资吗?

但为什么这些用户乐此不疲呢?而且等小米新手机出了,他们第一时间冲上去购买?实际上,无非是“参与感”所带来的“满足感”。

其实,小米的粉丝还身兼多种角色。产品诞生后,参与整个生产周期的米粉们自然而然地又成了小米产品忠实的营销人员,他们不仅自己使用,还会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心得分享给其他人,这些都为小米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和米粉,做朋友”是小米成立以来一直宣传的口号,也是其营销工作的根本指向。在小米内部,上到雷军、黎万强,下到普通员工都会积极地和米粉们互动、交流,在线上共同讨论、分享新品,在线下组织公益活动、同城会等各种活动,将米粉们牢牢地系在了一起。  以前,顾客就是上帝,但现在顾客必须让位给粉丝。粉丝可能是顾客,却又不仅仅是顾客。一方面,他们消费着企业的产品,是企业最优质的目标消费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企业品牌的忠实拥护者、传播者和捍卫者。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一旦认定某一品牌和产品,他们不仅会成为这一品牌或产品的忠实消费者,还会通过微信、微博、Facebook等各种社交媒体分享他们的感动与感受。

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小米来说,粉丝集开发者、消费者、供应链伙伴、销售渠道维护者、售后服务人员和口碑维护者于一身。最终结果也恰如雷军所说——因为粉丝,所以小米。

……

P3-5

目录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唯一目的就是赢得粉丝

 粉丝营销:互联网思维之下的全新模式

 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

 如何才能让“猪”飞上天

 聚拢“铁粉”:参与化、情感化

第二章 体验思维:用户购买的并不是产品本身,

 而是产品带来的非凡体验

 用户体验至上

 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专注,少即是多

 为发烧而生:个性化与年轻化

 紧跟消费者的心智模式

第三章 服务思维:服务的重点不再是去做,而是去哪儿做

 先做服务,再做营销

 用户在哪里, 我们的服务就到哪里

 全员客服

 有事你说话, 随叫随到

 敢于“说人话”的小米客服

 小米公关“不生气”

 从容应对质疑危机

第四章 口碑思维: 你是信广告说的, 还是信邻居说的

 口碑是最好的营销手段

 用产品撑起口碑

 新媒体,新口碑

 以少带多,抓牢核心用户

 没有满意度的口碑毫意义

 口碑的真谛是超越预期

 引爆体验,让口碑生根发芽

第五章 互动思维:在参与感面前, 没有草根和高富帅的区别

 参与感:互联网思维营销的根本

 三三法则

 用户不是上帝,而是朋友

 让用户成为明星

 不管你是否喜欢, 它都在影响着你

 好玩+新鲜,才能迅速增加粉丝

 产品活动化,活动产品化

 明白直接,切中粉丝要害

 从不设计粉丝效应

第六章 迭代思维:让粉丝尖叫, 把对手逼死

 加速超越对手,你就是赢家

 抓准用户的痛点、痒点和兴奋点

 对用户需求做出最快反应

 强峰值承载力与快速供货

 “Just in Time+”物流体系

 得到和失去只在一瞬间

 边开枪边瞄准,精益求精

 迅速试错,包容失败

第七章 自媒体思维: 每一个粉丝都是宣传队和播种机

 剧场式发布会

 雷军式个人脱口秀

 抢首发,上头条

 互联网和自媒体的融合

 小米的行为艺术

第八章 平台思维: 只要舞台够大,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以平台驱动世界

 共筑小米生态圈

 “扁平化”管理平台

 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平台

序言

2015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雷军高调发布了小米新年贺词——《去到别人梦想未曾抵达的地方》。贺词中,雷军宣布了小米在2014年的“战绩”:售出6112万部手机,同比增长227%,含税收入为743亿元,同比增长135%。同时,小米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估值450亿美元。至此,五年时间,小米华丽转身,成为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公司、目前全球价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并从全行业的追赶者变成了被全行业追赶的对象。

在这些“战绩”背后,小米呈现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历程,更是一家企业在新经济环境和形势下的全新生存法则。其中,粉丝营销这种全新模式让我们看到了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的神奇魔力。

用雷军的话讲,小米所做的这一切前无古人。对于小米的成功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米产品质量过硬(何况产品质量本身就是小米营销的一个关键词),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营销策略和手段。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强势崛起,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的活动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产品变革、企业更替往往就在一夕之间。没有好的营销手段,再好的产品也只能“躺”在仓库里。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考验企业管理者的,不仅是预见力、决断力,更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营销功力。唯有掌握这种深厚的营销功力,产品才能卖出去,企业才能活下去。

小米的营销向来为人称道,雷军也曾因此获得“首席营销官”的殊荣。其营销效果,除了那些销售数据之外,更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小米现象”,让人羡慕不已。

小米产品研发时,上千万粉丝贡献着自己的智慧,雷军没付这些人一毛钱工资;

小米新品上线时,数百万消费者涌人网站,几分钟内手机被抢购一空,瞬间实现数亿销售额;

小米推广产品时,上千万粉丝兴奋地奔走相告、摇旗呐喊,创造了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粉丝效应”;

小米产品售出后,上千万粉丝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

小米的确是一家前无古人的公司,它前进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行业新的历史。面对这样一家堪称奇迹的公司,有人赞赏,有人学习,有人模仿,有人把它拿到课堂上讲解,也有人把它收录到商学院的案例里。

同时,我们也要揭开浮华外衣,回头看看小米走过的路,这样你就会发现,在一串串匪夷所思的数据背后,是智慧的交融、理念的碰撞。翻检当下,标识里程,小米成功背后的故事、新经济下的互联网思维、独特的营销理念,仍旧值得人们静下心来思考学习。

最后,借用雷军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所说的话祝福大家——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步探索行业每一点新的可能,向着星辰大海的征途,去到别人梦想都未曾抵达的地方!

内容推荐

雷军宣称“要在10年内把小米做成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豪言壮语的背后,是小米成立以来创造的令业界咋舌的销售奇迹。

于斌的《我为粉丝狂(向小米学互联网营销)》以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为核心,以小米与“米粉”的关系为主线,破解了小米的营销手段,分享了其互联网营销的理念,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从业者们找到了一条真实的“小米路径”。同时,书中还包含了企业如何获取粉丝,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等极具实用性的内容。

本书不仅讲述了互联网营销的“道”,而且深入分析了小米成功的“术”,适合对小米公司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适合互联网企业管理者以及创业者参考借鉴。

编辑推荐

小米的确是一家前无古人的公司,它前进的每一步都在书写行业新的历史。面对这样一家堪称奇迹的公司,有人赞赏,有人学习,有人模仿,有人把它拿到课堂上讲解,也有人把它收录到商学院的案例里。

同时,我们也要揭开浮华外衣,回头看看小米走过的路,这样你就会发现,在一串串匪夷所思的数据背后,是智慧的交融、理念的碰撞。翻检当下,标识里程,小米成功背后的故事、新经济下的互联网思维、独特的营销理念,仍旧值得人们静下心来思考学习。于斌的《我为粉丝狂(向小米学互联网营销)》是这样一本书。希望它能开启你思考互联网的思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为粉丝狂(向小米学互联网营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88605
开本 16开
页数 1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5059313
中图分类号 F713.365.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