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庄子名篇悟人生哲理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的思想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是超越功名利禄,感悟人生的至高境界。使我们在纷繁喧闹的世间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惑,保持一颗健康、恒久的心。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寓言世界,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往庄子世界的引道。在庄子的故事中,带领我们不断思索生活的真谛和意义。庄子说:“道在蝼蚁”。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庄子给我们的生活照进一抹温暖的阳光和智慧。《读庄子名篇悟人生哲理》从读庄子名篇入手,教你领悟人生哲学的真谛。本书由胡声浩著。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转型期,人类面对万千繁杂外界的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逐渐迷失自我,心灵陷入一片困惑和迷茫阴暗。《读庄子名篇悟人生哲理》读一读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庄子的名篇,带你去探寻庄子的精神自由和心灵的安宁。《读庄子名篇悟人生哲理》从读庄子名篇入手,教你领悟人生哲学的真谛。本书由胡声浩著。

目录

逍遥游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鹏程万里

 寒蝉和灵龟

 小麻雀的得意

 列子御风而行

 越人文身

 接舆之言

 宋人的秘方

 惠施的大葫芦

 许由不受天下

 无用的樗树

 接舆之言

 庄子的大鹏乌

 善于捕捉时机

 不管你身处何处、何种外部环境,都不能没有目标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有坚韧不拔的勇气与毅力

 守住自己的心灵

 思想境界决定人生高度

 拂去心灵的痛苦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改变心态可以得到快乐

 保持一颗平常心

 快乐与否不在于拥有什么

 想入非非多痛苦

 魏晋风度

齐物论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大地的箫声就是风

 朝三暮四

 自然的音律

 小知与大知

 无中生有

 尧问于舜

 长梧子的大梦

 齐物是一种心态

 无知并不可怕

 没有绝对的真理,不要争论

 清心寡欲,淡泊从容

 齐万物

 物我两忘

 简单生活就是幸福

 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幸福与否,乃灵魂之事

 富有与贫穷

 心态是真正的主宰

养生主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有限之生与无限之知

 庖丁解牛

 独脚的右师

 秦吊唁老子

 有限之生与无限之知

养生需先养心

 如何养心

 庖丁解牛

 薪尽火传

 清澈宁静的身心

 皆有定数,顺其自然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人间世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颜回请行

 饮冰的人

 螳臂当车

 养虎之人

 爱马的人

 土地神的树

 祸与吉

 支离疏之残

 隐士接舆

 薪尽火传

 如何做人臣子

 螳臂当车一何怒

 养虎与养马

 庄子传下的绝招

 无用的大树

 大用的支离疏

 楚狂人接舆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无用即大用

德充符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孔子为王骀所折服

 申徒嘉使子产感到羞愧

 孔子与叔山无趾

 孔子向鲁哀公称颂哀骀它

 支离无和大瘿为国君所喜爱

 惠子不及身残之人

大宗师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何谓真人

 何谓道

 南伯子葵向女姑问道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论生死

 相忘于江湖

 孟孙才哭母

 意而子拜访许由

 颜回坐忘

 子桑命定论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淡然生死

 活在当下

 人生苦短,只需快乐

 知足常乐

 简单即是福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只能活一次的人生

 做平常事,做平凡人

应帝王

题解

原文

小结

解读

 向缺问于王倪

 肩吾拜会隐士接舆

 天根游于殷阳

 阳子居见老聃

 郑国神巫季成

 混沌之死

 帝王为真人

 帝王要自正

 无名人的帝王之道

 明王之治

 真人不露相

 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无为之道

 无为之治

 混沌之死

试读章节

鹏程万里

北海里有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不知道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就是传说中的凤凰。鹏的背就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飞往南极。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万里高空,鼓动双翅,仿佛是遮住天空的云,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这本书上说:“鹏鸟飞往南海时,激溅起来的水花达三千里,翼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高空。它飞了六个月才停歇下来。”游气,尘埃,小生物,都是被风吹着在空气中游荡的呀!天气苍苍茫茫,这是它的真正本色吗?还是高远无穷,不能看到它的至极深处呢?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往下看地面的景象,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情形。

水的聚积不深,那么它就没有力量浮载大船。在屋里的洼地里倒一杯水,可以用小草当船,放在里面飘浮着;放上一个大杯子就要胶着在地上,这是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的强度不大,那末它就没有力量承负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无阻碍地飞往南海。

寒蝉和灵龟

蝉和斑鸠讥笑大鹏说:“我们什么时候愿意飞就一下子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落在上边;有时力气不够、飞不到,落到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高飞九万里而到那遥远的南海呢?”

去近郊旅行的,只带三餐饭,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作百里之远的旅行,就必须筹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知”不知道“大知”,“小年”不知道“大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见了太阳就死的“朝菌”,不知道一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蟪蛄”,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小年”。楚国的南边有只灵龟,从五百年的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颗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以长寿之名流传人间。大家都羡慕他,这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小麻雀的得意

商汤问棘也有这样的话:

汤问:“上下四方有极限吗?”

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个极荒远的北极地方的北边,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那是天池。那里边有一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么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只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背象泰山,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乘着旋风而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超绝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而往南海。生活在小水洼里的麻雀讥笑它说:‘它想飞到哪里去呢?我飞腾起来,不过十几尺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这也是很愉快的啊!而它究竟是要飞到哪里去呢?’”

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联合一乡群众,德行合于一君的要求而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自鸣得意,也和蝉、斑鸠、麻雀一个样。而宋荣子不禁嗤笑他们。宋荣子不因整个世界的人称誉他而奋勉;也不因整个世界的人诽谤他而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清楚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就这样罢了!他对于世俗的名誉,是未曾汲汲追求的。虽然这样,但他还有未曾树立的。

列子御风而行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自得,过了五十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是未曾济济追求的。但是庄子认为,像他这样,虽然可以免徒步之劳,但毕竟有所依持。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他还有什么依持的呢!

所以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P8-10

序言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人类社会前途和走向、人的欲望与现实冲突,使人类陷入高文明时代下的困惑病。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病态正困扰现代人类的生活。

现代人的利义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颇,人们时常会感到内心无法平衡,精神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人类茫然无措,渴望一种承受这些烦恼的生存框架,让心灵解脱。而庄子“不为物役”的思想就是关于如何获得精神解脱的,强调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这对于缓解现代人的精神压力,保持人们心境的平静有着一定的价值。

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是以淡泊为大,超越功名利禄,感悟人生的至高境界;能使我们在纷繁喧闹的世间认清自己的心灵,发现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惑,保持一颗健康、恒久的心。

庄子的思想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必须藉由实际的生活体验才能有所收益。庄子的寓言世界,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往庄子世界的引道。从庄子的寓言故事中,我们也不断思索生活中一直汲汲营营却得不到快乐的原因。

在争名夺利的竞争社会中,大家为求生存与更富裕的生活,常因生活在紧张、忙碌,争夺中,追求名和利,人们的生活也在无形中有了许多贪心的情绪,使得自己也受到了束缚,无法解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

只要开始接触庄子,你便会不自主地神往于他所开辟的思想园地。在那里,没有“撄人之心”的陈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恐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凡是纠缠于现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绪的因素,全都在庄子的价值系统中烟消云散。他扬弃世人的拖累,强调生活的朴质。蔑视人身的偶像,夸示个性的张扬,否定神鬼的权威。

接近庄子,便会感到精神生活的释然,在他所开创的世界中,心情永远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生命有限,时光苦短,而在天地间,我们每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命运也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其实在你的内心中都会不经意地流露,你的心态会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奔波,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则可以是随遇而安的。当你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因为生活的一些小事而烦恼。

读庄子,最容易为庄子的表达形式所迷惑,其文字汪洋恣肆,意境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情致高迈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但对于庄子所表达的思想,人则感觉“身临大海,望洋兴叹“,又如”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往往不得要领。

其实,庄子表达的思想正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哲理。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道在蝼蚁,道在心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庄子所主张的“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道不离于日常生活。

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运水搬柴,着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一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如果说《论语》是积极入世的政治哲学,那么《庄子》则是心灵超脱的生命哲学。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讲的则是“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道理。儒家讲的是“学成文武艺,贷与帝王家”,其理想是“甘为天子臣,敢为帝王师”,而道家却立志“不作帝王师,不为肉食谋”,其理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告诉我们对待名利、生死要做到“虚已无心”,意思是你可以活着,你也可以拥有名和利,但只要你心里面不藏着名和利,不悦生恶死,不要被名利。生死束缚住,顺应自然而为,方能解脱心灵。庄子倾心于精神的自由,求诸于个人心灵的安宁。

庄子在出世入世之间,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它的精义是生活。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建筑物越建越高,但我们的境界却越来越低;高速路越修越宽,但我们的思路却越走越窄;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食物,但营养状况却难以平衡;我们能够运用的医疗手段越来越多,但健康标准变得越来越没准儿;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但道德水准却未见突飞猛进;我们的开销越来越大,但快乐的获得越来越不易;我们的财富在成倍地增长,但自身的价值却越来越模糊;我们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判断力却越来越弱;我们已经征服了宇宙外层空间,但却好象遗忘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今天的世界,庄子的思想可以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有一份清醒的作用。在庄子的思想世界里,没有僵硬的陈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恐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接近庄子,你会感到释然,感到无忧无虑,感到自由自在。

在一个动荡喧嚣的环境中,庄子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庄子名篇悟人生哲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声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80446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23.5-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