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路军抗战纪实/抗日战争历史纪实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全景图画,又突出展现了抗战将士的个人风采和动人事迹;既描绘了引人入胜的战斗过程,又力求使读者领略其中高妙的战争指导艺术;既展现了广大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又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目录

序/1

第1章 誓师出征/1

第2章 东渡黄河/22

第3章 挺进华北/40

第4章 首战平型关/59

第5章 雁门神兵/85

第6章 驰骋察南冀西/101

第7章 驰援娘子军/120

第8章 落脚五台管涔/141

第9章 安家太行吕梁/164

第10章 南北破袭战/183

第11章 粉碎“围攻”/206

第12章 巩固大本营/229

第13章 东进冀南豫北/249

第14章 转战冀中冀东/273

第15章 南进北上/292

第16章 风雨五台/314

第17章 吕梁三捷/334

第18章 烽火冀中路/355

第19章 威震冀南/380

第20章 铁流山东/399

第21章 北岳战犹酣/425

第22章 山雨欲来/455

第23章 百团大战(上)/480

第24章 百团大战(下)/506

第25章 春寒料峭/530

第26章 狼牙山雄风/546

第27章 激战黄崖/567

第28章 沂蒙小唱/583

第29章 冀中突围/602

第30章 血染十字岭/620

第31章 滨海“翻边”/642

第32章 敌进我进/664

第33章 走向黎明/683

第34章 回马挥刀/702

第35章 沂河浪涛/728

第36章 攻势正劲/749

第37章 绾毂中原/(763)

第38章 旌旗招展/780

第39章 最后一战/797

参考书目/826

后记/829

各战略阶段八路军、国民党军、日军、伪军战斗序列表

重要战役、战斗要图

试读章节

新的一年来到了,国共双方之间的坚冰也随着这个春天的到来,被全国军民抗日的热情渐渐融化。

这一年的2月至9月,围绕着红军改编这一实质性问题,国共双方先后进行了五次谈判。

1937年2月中旬,古城西安。男男女女还沉浸在欢度春节的气氛里,国共双方代表便正式坐到了谈判桌前。中共谈判代表是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国民党谈判代表则是顾祝同、贺衷寒和张冲。双方相互为敌多年,难免有些拘谨,但毕竟坐在了一张桌子边,气氛还算良好。

谈判前,周恩来收到毛泽东、张闻天发来的电报,内称:“军事方面,同意提出初编为12个师4个军,林(彪)贺(龙)刘(伯承)徐(向前)为军长,组成一路军,设正副总司令,朱(德)正彭(德怀)副。饷项,如对方允即改番号,即照中央军待遇领受,如对方仍欲缓改,则每月接济至少80万-100万”,“红军中的组织领导不变”。

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在2月16日密电顾祝同,向他交底:“对于第三者处理方针,不可与之说款项之多少,只可与之商榷留编部队人数之几何为准。当西安事变前,本只允编三千人,后拟加为五千人,但五千人之数,尚未与之言明也。今则时移情迁,彼既有诚意与好意之表示。中央准编其四团制师之两师,照中央编制,八团兵力当在一万五千人。以上之数,不能再多,即以此为标准,与之切商。其余人数,准由中央为之设法编并与安置。但其各师之参谋长与师内各级之副职,自副师长乃至副排长人员,皆应由中央派充也。”双方距离太大,谈判无果。但当时合作气氛尚好。从3月份起,南京开始接济红军的薪饷。3月12日,中共代表提出与蒋介石直接谈判的要求。

阳春三月,杭州西子湖畔。下榻于湖边喋来饭店的周恩来、潘汉年无暇欣赏这里的美景,于抵达后第二天就登上了莫干山,同住在那里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11条书面意见和6点口头声明,主要集中在苏区改制和红军改编这两个问题上。关于红军改编,周恩来说:红军名义可以取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服从中央军委会及蒋委员长之统一指挥,准备为国防需要而调赴前线参加作战,其编制人员给养及补充,统照国军同等待遇,各级军政人员由其部队长官推荐,呈请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周恩来又说:红军应改编为3个国防师,计6个旅、12个团,及其他直属之骑兵、炮兵、工兵、通讯、辎重等部队。总人数不得少于4万人;原苏区地方部队改为地方民团及边区保安队;3个师以上设立总指挥部,国民党不得向红军派副佐人员及政训人员;红军的防地也应增加。

蒋介石对周恩来还是较为了解的,也很赏识他当年的这位部下的才干,尤其周恩来在几个月前的西安事变中作了许多努力,也让蒋介石存有几分感激,因此他很仔细地倾听了周的意见,并表露了难得的善意。他说,军队人数不与你们争了,总司令部也可以设,副佐人员也可以不派,绝不来破坏你们的部队,但要向改编后的红军派联络人员。蒋又提出,中共不必与国民党合作,只是与他合作,并要商量出一个“永久合作”的办法。周恩来明确答复蒋介石,共同纲领是保证国共两党合作到底的一个最好办法。蒋介石表示让周恩来起草一个共同纲领。谈判就此结束,周恩来于4月4日返回延安,准备起草纲领草案后,再亩下与蒋介石继续谈判。P10-11

序言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数位专家学者撰写了这套《抗日战争历史纪实丛书》,与全国人民一起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

60年前结束的那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翻开中国近、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把中华民族一步步地推向民族危亡与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遭受侵略与欺压,饱尝血泪与屈辱,为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多少志士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但都没能使中国人民摆脱被侵略、被掠夺、被奴役、被压迫的悲惨地位。只有到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才改写了屡战屡败的历史记录,第一次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抛弃前嫌,共赴国难,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一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5月8日至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他在会见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太平洋主战场上,不屈不挠的中国军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并消灭了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大量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上千万中华儿女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捐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牺牲之重、作用之巨,都是举世瞩目的。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推动和领导下的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算起,中国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持续了14年之久。在日、德、意法西斯势力崛起,世界和平受到空前严重威胁的形势下,是中国人民最先举起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军民共击毙、打伤、俘获日军二百五十多万人,超过美、英、苏等国所消灭的日军总和。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总兵力的2/3,其中含日本陆军的80%、空军的50%,从而打破了日本“北进”侵苏计划,迟滞了日本“南进”侵略步伐,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和策应了苏、美、英等盟国作战。同时,中国也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达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多亿美元。中国为战胜和消灭法西斯势力、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尊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贡献。她在战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丰功伟绩换来的,是当之无愧的。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从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及时提出了动员全国民众,实行全面抗战的正确路线。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以及华南等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深入敌人后方,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敌后游击战争。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取得了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首次胜利。1940年8月至12月,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此役,八路军所毙、伤、俘和投诚的日伪军达46480人,从而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计划,有力支持了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作战,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多次,消灭日伪军一百七十多万人,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了大片国土。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饱经战争惨痛折磨的中国人民选择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奋斗。而日本国内一些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至今仍在美化那场侵略战争,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为战争罪犯招魂开脱,这不能不让人警惕。广大日本人民同样是那场侵略战争的受害者。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在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同时,也在损害着日本人民的利益。日本政府只有以实际行动深刻反省那段侵略战争的历史,才能真正取信于国际社会,特别是亚洲邻国人民。

这套《抗日战争历史纪实丛书》的作者们,都是多年从事军事历史和军事思想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用长期教学科研的心得和大量的历史资料,以严谨的学术风格和生动活泼的纪实文笔,既为读者提供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全景图画,又突出展现了抗战将士的个人风采和动人事迹;既描绘了引人入胜的战斗过程,又力求使读者领略其中高妙的战争指导艺术;既展现了广大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又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本丛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人民出版社领导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并获得了解放军国防大学、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有关专家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还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侯树栋 范震江

二oo五年六月

后记

本人从事军事理论与军事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多年,长于理性思维。写下这些纪实性的、长于形象思维的文字还是头一遭。因此,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读者的评判。

照笔者的理解,纪实作品的特点,一是史实性,一是生动性。撰写之初,我们就确立了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以正史为“骨”,以大量鲜活的、第一手的回忆史料为“肉”,力求准确而生动地再现八路军抗战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也逐渐领悟到,既要写“事”,更要写“人”;既要写经典的战役、战斗,更要体现其中的军事思想、指挥艺术和战略战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左权、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关向应、杨得志、杨成武、杨勇……,这些赫赫有名的老一辈政治家、军事家,以及许许多多有名的、无名的广大八路军基层指战员,他们的风采,他们的指挥艺术,他们的音容笑貌和喜怒哀乐,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精神,读者都是想了解的。这个工作做好了,就能更好地吸引和打动读者,给读者以启迪和激励。

本书得以最终完成,要感谢许多关心、支持和帮助这项工作的人们。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中将、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范震江少将,为确定本书的主旨和写作风格进行了具体的指导。人民出版社的有关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我军战史专家、我的同事徐焰教授审定了部分章节,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我的学生郭辉得知我科研任务繁重,毫不犹豫地承担了本书后半部分的写作。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爱人马静,她主动承担了照顾老人、教养孩子等家务劳动,使我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本书的写作中去。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有关的战史著作、文电和回忆史料。除注明出处者外,历史图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八路军。图片》。附录部分的战斗序列表,战役、战斗要图引用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写、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资料。这里特此说明,以表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张 文 杰

二00五年六月于北京红山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路军抗战纪实/抗日战争历史纪实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树栋//范震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50249
开本 32开
页数 9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8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106
丛书名
印张 2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7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