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内容
试读章节

小小修鞋匠

童年的记忆是苦乐参半的,但这并不影响南存辉的成长。尽管,他是那么不舍心爱的校园;尽管,他是那么想按自己的路走下去;尽管,他是那么想实现心中成为一名“国企工人”的梦想。但是,理想在现实面前,有时候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毕竟,填饱肚子是第一位的。所以,南存辉不得不告别校园生活,开始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只是,南存辉没有想到,自己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修鞋。

从人生经历的角度来说,初入“江湖”的第一份工作,就如怀春少女情窦初开的第一场恋爱,不管是不是自己所期盼的,都很难品清其中的滋味,也许是浓浓的甜蜜,也许是淡淡的苦涩。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在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南存辉的第一份工作是修鞋,这与他日后运筹帷幄、纵横驰骋的电器、太阳能产业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但是,修鞋的一些经历,却带给他很多体验和感悟,无形中,影响了他以后的路。

实际上,对于人生来说,第一份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份重要性不是说我们要一步到位,终身从事这份工作,而是在这第一份工作的起点,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以后所要走的路。

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近些年驰骋于商界的精英,盘点一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14岁退学开始放牛;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高中毕业后,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别人照相;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第一份工作是教书匠;香港首富李嘉诚,第一份工作是在钟表公司当小学徒,主要任务就是泡茶扫地。

原来,他们的第一份工作都与日后所创出成绩的领域没有多少关联,也没有让人羡慕的地方,他们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后台可以当靠山。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抓住了正确的时机,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自己的商业帝国,积累起自己的财富。

南存辉,也同样如此。

197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这一年,持续了十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划上了句号。这一年,对南存辉个人来说,同样是一个转折点,他辍学回家,挑起了维系一家人生活的担子。

南存辉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也有一手修鞋的好手艺,每当农闲时节,父亲就会带上修鞋的用具,在大街小巷摆摊修鞋,以此补贴家用。

父亲受伤以后,家中没有了劳动力,13岁的南存辉能做些什么呢?望着南存辉还没有成熟的面孔,望着他略显瘦弱的身躯,家人也犹豫了好久,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了半个晚上,最后,父亲拍板了:去修鞋吧。在父亲看来,修鞋不用花费太多的体力,它的劳动强度,是一个13岁的孩子可以承受的。

南存辉是聪明的,不仅体现在他的学习上,也体现在他学习修鞋的过程中。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掌握了父亲的大部分修鞋手艺,虽然手法还没有那么娴熟,但上街摆摊已是绰绰有余。

没过几天,在柳市的街头,人们开始看见一个瘦小的男孩,背着一只与自己的身高并不匹配的大木箱,从事与他年龄并不相符的工作——摆摊修鞋。

对于南存辉的出现,很多熟悉南存辉父亲的人都投来疑惑的目光:子承父业,年纪是不是太小了点?

P6-8

目录

引子 小鞋匠的蜕变,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第一章 创业前传,不平凡的平凡少年

 童年的考验

 小小修鞋匠

 一把锥子的力量

 严父教育下的成长路

 修鞋悟“道”

第二章 青云之志,金鳞岂是池中物

 初涉商海试深浅

 创业“第一桶金”:35元

 鞋匠和裁缝的牵手

 “借”出来的电器厂

 严把质量,“求才”利“求精”

第三章 事业中兴,“求精”遭裂变

 “7年之痒”

 没人想要当“老二”

 “求精”和平分家

 “兄弟冤家”齐“斗法”

 兄弟,还是兄弟!

第四章 融资上路,正泰稳步崛起

 混战中奇招“破”市

 “正道泰然”,品牌崛起之路

 巨鳄挑战,正泰绝不退缩

 正泰牵手GE

 正泰生命线:质量为王

第五章 扬眉吐气,和跨国巨头“扳手腕”

 报国信念,莫不敢忘

 12年隐忍,转守为攻

 知识产权保卫战

 “我的品牌,我来维护”

第六章 太阳之城,新能源的追逐者

 布局新能源:太阳能

 光伏产业遭遇“滑铁卢”

 运筹帷幄,架构科技产业链

 缔造新神话:稳步新能源领域

第七章 专注专业,企业修行似人生

 从爬山悟透如何做企业

 不能只把水烧到99度

 专注核心,同心多元化

 舍得的智慧,得失的修行

第八章 散财聚才,正泰阔步改革当先

 家族融资,首次“稀释”股权

 树品牌众企联合,次降股稳固集团

 扶持“知本”,三降股吸纳人才

 正泰仍在路上,革命还将继续

第九章 立贤立亲?正泰如何传承

 谁来接班,是个问题

 传承的后路:“败家子基金”

 传承的主旨不是财富,而是精神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第十章 反哺社会,“小家”“大家”共飞腾

 扛起社会责任,树立正能量标杆

 “功利”与“公益”

 “另类”正泰,大鱼带小鱼

 看淡“富豪榜”,争锋“纳税榜”

第十一章 创业智慧,南存辉的成功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诚信为本,打造正泰金名片

 自主创新,打造自立品牌

第十二章 个人魅力,南存辉的行与思

 做人做事做企业,时刻心存敬畏

 责任重于泰山

 学之涯,无止境

 “不管顺境逆境,切莫止境”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

序言

小鞋匠的蜕变,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2014年7月3日至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开启了为期两天的访韩之旅。随行的,还有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中方经贸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俨然在列。作为中国新能源和科技企业的代表,南存辉在7月4日举行的中韩经贸合作论坛上作了发言。发言中,他借用了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6月份在北京演讲时说的话:“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要一起走”。创业多年,南存辉并不贪图企业走得多快,他所追求的,一直是企业如何能走得长远。

南存辉,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英雄”。在说南存辉之前,我们有必要说一说他的出生地——浙江温州。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算得上是一个“地大”的城市,陆域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但是,它却算不上是一个“物博”的城市,在这1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丘陵山地居然占据了总面积的78.2%,岛屿占到1.5%,江河占到2.8%,而人们赖以生存的平原,却只占到17.5%。所以,中国历史上人们公认的“土地肥沃就意味着物产丰硕、百姓富裕”的规律,在温州这片土地上并不成立。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资源就生产什么产品。但是温州呢?除了100多公里的海岸,几乎没有其他自然资源。所以,多年以前,生活在这座滨海城市的人们,生活质量只能游荡在落后的水平线下。

穷则思变,这句话用在温州人的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正因为穷,他们才时刻想着如何摆脱贫穷,时刻想着如何谋求改变。其中一些人,时刻用自己的眼睛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寻找着一切可以利用、可以改变的机会。终于,机会来了。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从此,“改革开放”成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最盛行的语言。

就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几年,一些头脑敏捷的温州人,似乎从周围的空气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开始慢慢地探出触角,尝试前方的路。于是,一批又一批原本一无所有的温州人,抓住了身边转瞬即逝的商机,开始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然后快马扬鞭,一路狂奔。他们如同海面上汹涌的波涛,一浪跟着一浪,后浪追着前浪,历经艰难险阻,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温州模式”,也书写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温州速度”。这些人中,自然就包括南存辉。

在温州,南存辉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提起南存辉,很多人最佩服的是他的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成就。可又有谁知道,这一系列让人佩服的理由背后,是由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浇灌而成的。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生于瓯江之畔的南存辉,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他出生、成长的年代,正是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3年自然灾害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中国大地上又开始爆发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这对还没有完全恢复的中国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南存辉儿时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字就是“穷”。可以说,当时,南存辉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穷到什么程度?吃的,是有了上顿没有下顿;穿的,是补丁摞着补丁的衣服;住的,是外边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的房子。这些记忆深深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成了他后来努力奋斗的动力。

也可以说,南存辉成长的年代是“恰逢其时”,因为如果没有当初刻骨铭心的贫穷记忆,也许就很难有以后他绝不服输的动力。所以说,是时势造就了英雄。

1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的家庭变故,南存辉不得不担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他告别了校园,走上了柳市街头,成为一个子承父业的小修鞋匠,而且一修就是3年。正是这修鞋的3年时间,教会了他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进而造就了优秀的品格,为他以后创业积蓄了无限的力量。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南存辉算得上是温州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这一批民营企业家,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这个年代,人们充满着革命精神,但普遍生活困难;而他们成长的70年代,正是集体主义盛行的年代,也影响着他们的心路历程;8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而他们也开始迈向成熟的行列,有了追求个人成功境界的资本。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个体经济开始起步,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的数量是14万户,而到1986年,则达到了1211万户。“劳动致富”对绝大多数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来说虽然还是一个梦想,但“致富光荣”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而南存辉,就是在1979年放下了修鞋的担子,毅然决然地扑入了带给他无限诱惑的商海中,从此开始了艰难跋涉。

如果说,刚进入商海的前几年,南存辉只是小打小闹的“瞎折腾”,那么从1984年开始,他则正式步入创业的历程——他和朋友合资,开办了一个求精开关厂。虽然这个工厂很小,甚至还算不上工厂,只能称作一个前店后厂的小作坊,但就是这个小作坊,后来孕育了柳市低压电器的龙头企业——正泰。

今年,是正泰的30岁生日。在这30年中,南存辉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涉及电器、太阳能光伏、清洁能源产业。而做企业30年来,南存辉的身上,也围绕着无数的光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世界青年企业家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0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40岁时就已连续几年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名的中国富豪;一个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进中南海汇报工作的“中国低压电器大王”;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等。

然而,南存辉并不看重这一切,不管是命运对他的眷顾也好,还是人生使然也好,他一直在人生的路上稳稳地走着,继续谋划着正泰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陷阱无处不在,一个不小心,你就有可能跌进去,出来时,已是满身伤痕。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机遇与奋斗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只要你肯努力,这个时代自然不会亏待你。

人们说,南存辉创造了一个传奇,那就是正泰;而他本身也是一个传奇,一个由小鞋匠成长为中国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南存辉自己则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传奇,传奇故事的背后是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风云变幻中,一批批企业和企业创办者倒下去了,一批批企业和企业创办者也相继成长。而南存辉,依然带领他的正泰集团,在大浪淘沙中泰然前行,继续书写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传奇。

在追寻和回望中,探寻南存辉的成长轨迹,寻找他的攻守之道,或许,我们能够找到解密这部传奇的钥匙。

内容推荐

孟凡华所著的《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讲述了主人公南存辉,温州的一个子承父业的小小修鞋匠,为了能够实现发家致富、让家人过好的目标,毅然下海。30年风雨打磨洗礼,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逐步成为为如今享誉世界的国际化企业。如今,南存辉和他的正泰仍在拼搏,人们很想知道,南存辉成功的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编辑推荐

当别人在打低压电器价格战时,南存辉在抓质量;当别人开始重视质量,他已经着手打造品牌;当别人开始做品牌,他又进阶至高端的技术研发;当别人也开始专研技术,他转身进军光伏发电领域;在国内企业纷纷上马光伏板生产线时,他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全球各地开发投资建电站,从单纯“卖产品”转向“卖服务”。正如南存辉所说:“快人一步的原因是被环境和现实逼出来的。而值得尊重的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梦想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请看由孟凡华所著的《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凡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09938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6090823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