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州小店生意经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写温州的东西”这个话题经常的会被人问起,领导问这样的问题,是说我为什么不写写温州的名气。朋友们问这样的问题,是他们想看到那些熟悉的人和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路子,这也是写作的“规律”之一。有人政治情结浓厚,他就擅长宏大叙事,擅长波澜壮阔的东西。像我都是些小胸怀小情调的,也只能写一些家长里短和狗肚子鸡肠。说起来我还是写了一些温州的芸芸众生的,温州的社会形态,温州的生活特质,我还是熟悉和擅长的,早年林斤澜先生说我的小说有点像“浮世绘”,这让我思考和探索,也是我愿意为之的,我理解的浮世绘就是风尚和好看。但写作又不是简单地去拷贝生活,那样就狭隘了,就低估了写作这项劳动了。
作者简介
王手,男,浙江省温州市人,任职于某机关单位,业余写小说。1981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散见于《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作家》等丈学刊物。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火药枪》《狮身人面》《柯依娜一个人》,长篇小说《在迷乱中生长》《谁也不想朝三暮四》,以及非虚构类小说《温州小店生意经》。曾获《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非虚构作品奖等。
目录
我老婆突然就下岗了
下决心我们自己开个店
合伙人等不到收获就走了
讨债逃债是温州经济的特色
鸟枪换炮带来的麻烦
官司像一把恶狠狠的刀
鞋料店既像民政局又像劳动局
鞋料生意也要和人打架
我起了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供应商做的也不全是供应
把上帝做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生意经和生意都没有关系
生意是奇特和鲜活的小说
附录:小生意经问答
发现自己的文学
生意经和文学的公约性/郑翔
导语
《温州小店生意经》由王手所著,本书从“我”和妻子经营小店的历程入手,叙述简朴,剔除雕琢,娓娓道来,逐渐波澜骤起。此中有商场的刀光剑影,以及这个领域的一些小秘密小规则;还有人性的纷繁芜杂,各方力量以小店为半径展开或激烈或平和的角逐;更有时代的风云变幻,为改革开放初期以来的历史回眸提供了一个记录文本。
书评(媒体评论)
从“我”和妻子经营小店
的历程入手,叙述简朴,
剔除雕琢,娓娓道来,逐
渐波澜骤起。此中有商场
的刀光剑影,以及这个领
域的一些小秘密小规则;
还有人性的纷繁芜杂,各
方力量以小店为半径展开
或激烈或平和的角逐;更
有时代的风云变幻,为改
革开放初期以来的历史回
眸提供了一个记录文本。
——人民文学奖授奖词
王手这部书,写的是他
自己的生意,一个作家的
生意。作家而有生意,甚
少;作家而有生意还写出
了“生意经”,据我所知是独
一无二的。这部书因此也
是独一无二的,是文学,
也是了解社会和商业活动
的鲜活样本。读了这书,
感到“生意”二字是好的,是
在人间辛勤踏实地谋一份
生计,其中有意思,也有
深长情意。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
敬泽
精彩页
1994年,我老婆的工厂改制了。改制是个新词,也是个蒙词,其实大家并不太懂。改制?改什么样的制?改成什么制?本来是国营的,现在改成了什么营?是集体营,还是个体营?其实什么营也不是,改制后,这个厂就没有了,就和大家说拜拜了。
1994年,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住在靠近郊区的地方,房子是50平方米;我平时骑自行车去单位,我老婆则要倒三次公交车去上班;我小孩在市区一个小学读四年级,因为不好带,平时都寄养在我母亲家里;我们家的电视是1983年买的,不是东芝,也不是日立,是一个无名小牌奥丽安;洗衣机是半自动的,洗是自动的,弄干要手动的;空调只装在卧室里,是本地的玉兔牌单匹机,开起来室外响,室内也响;生活以外用于娱乐的电器,是朋友装搭的一台“卡拉”机,其实就是一个扬声器,还没有什么混响:电话装不起,初装费就要5000块,我们总不能“裤头都没有穿,雨伞还用布袋装”吧,省省;本来先计划买个BP机的,虽然用起来麻烦,但终归也算是现代化的产品,可现在,随着老婆的下岗,这个设想也要泡汤了。
在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工厂有一天会关门的,就是想象力再丰富,我们也只能想到儿子能不能“顶替”,退休工资能不能照常。我们是一直为自己的工作而骄傲的,我老婆在国营单位,我在文联机关,按我们温州通俗的说法,我们是最最理想搭配的一对,一个在工厂,实惠;一个在机关,轻松;我们经常会偷偷地羡慕自己,我们的收入虽然不是太多,但它们是细水长流的,四平八稳的。
我老婆的单位叫温州肥皂厂,做洗衣洗裤的肥皂,样子像那种拍人的板砖,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增产肥皂。在没有洗衣粉、洗洁精、洗涤剂、洗手液的年代,它是很受人青睐的,用途也非常地广泛。在城市,它可以洗脸、洗手、洗澡、洗衣,是消毒去污的必需品。在农村,它更是高档奢侈的最佳用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农村的河边,那些埠头石阶上,洗衣的农妇村姑在那里不厌其烦地捶打,肥皂像味精一样涂一点,然后她们要洗涤的衣裤就这样津津有味地被捶上半天。也因此,我老婆厂里的增产肥皂就一直是一种紧俏货,甚至是硬通货。
那些天,老婆派了我许多差使,一趟趟地往返于她的厂里,去运回她的一些东西。她在厂里做会计,有一些书、账簿和杂七杂八的“细软”。她不像一般工人那样那么简单,只需抽走一个身子,就什么也没有了。我问老婆,厂都没有了,人都散光了,你还拿这些东西做什么?老婆说,现在厂里混乱,没有人顾得上这些,我先替厂里保管着,等什么时候一旦有用了,我再拿回去。我狡猾地说,这里面有没有厂里的机密?如果有,我们先据为已有,到时候再加个什么码,拿出来要挟一下。老婆说,做人要地道,你不能这样小人好不好,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啊。她的意思是,下岗归下岗,是大势所趋,跟厂里没有关系,跟领导的积怨更没有关系。我老婆是个纯朴的人、细小的人,不像我们在机关的人,平时练就的都是些小心眼和社会世俗伎俩。
老婆在办公室里整理东西,我暂时没轮着事,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他们厂区瞎逛。没有在工厂呆过的人,是不知道工厂的味道的。老婆就经常会跟我说一些工厂的细节:赤条条进出的浴室,几百人吃饭的食堂,抗台抢险的巡逻,三班倒的夜餐,冬天的锅炉房,夏天的酸梅汤……我听来都觉得生机勃勃,非常地有趣。肥皂厂的风景也是别样的:有宽阔的码头,有很大的煤场,有笔直的厂区路,有高高的反应炉,有垒得像山一样的油桶。站在江边的码头上,能看见瓯江对岸耘田的农民、墨绿而连绵的大山、山上的罗浮双塔、像自绸一样一动不动的瀑布。还有那浓郁的油脂味,油脂是做肥皂的原料,多站一会儿,好像身上都会慢慢地黏糊起来。这天,老婆的厂里很乱,每个路口都有聚集的人,他们和我老婆一样都是厂里的工人,都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都在讨论和传递各种消息,他们的脸上一律挂着无奈和茫然,他们这里站站,那里站站,这里听听,那里听听,我也跟着他们走来走去,肚子很快就饿慌了……这天,我用自行车把老婆的许多东西驮回来,同时也驮回了老婆灰暗和糟糕的情绪。
在过去,我老婆算是一个活络的人,她会经常弄些肥皂给我们家附近的小卖部卖。她在厂里当会计,有职位之便可以假公济私,说是什么单位需要,其实都是自己另有安排。一箱增产肥皂,厂里拿出来四十八块,给小卖部六十块,不动声色地赚了个差价。在思想还比较保守的当时,在路数还不是很多的以前,她能有这样的心思,有另外一条活水注入到我们的生活里来,已经算很超前了。
现在,这条路眼看就要被切断了。那些天,我老婆在厂里一定是落油锅一样。回到家还是恍恍惚惚的,和她说话,好像没和她说一样,有一搭没一搭的;饭吃着吃着,也会突然地停住,像是咽下了一块石头;喝水也会无端地呛着,像喝了很多的酒,趴着就吐起来;思想更像是一条开小差的狗,跑着跑着又折了回来。有时候刚从外面回家又说有事再出去一下。也不知去了哪里,回来时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州小店生意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手
译者
编者
绘者 绘画:李利民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73203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2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44
CIP核字 2014030298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