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将“南下影人”的创作置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沪港电影交流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电影传承与分流的历史框架中,借此深入讨论沪港电影的内在关联、“南下影人”共同的精神气质与创作母题、“南下影人”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等。通过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观照,对相关制片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制片策略的梳理,对重要“作者”的创作个案及明星形象的研究,本书深入呈现了战后香港国语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解读和阐释。
作者简介
    苏涛,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历史及批评,近年研究兴趣集中于战后香港国语片。著有《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2014),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2011)、《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简体版2017、繁体版2018)、《王家卫:时间的作者》(2019)等。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部分?传承与分流
章?从战后电影到左派电影:朱石麟与龙马影片公司
第二章?观望与游移:张善琨与远东影业公司
第三章?文化冷战与香港右派电影的文化想象:以亚洲影业有限公司为中心
第二部分?作者策略与离散情结
第四章?左翼的演变与重生:程步高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五章?“恐怖”的政治:《琼楼恨》与马徐维邦的香港电影生涯
第六章?在历史的旋涡中前行:岳枫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七章?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易文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三部分?明星、类型与片厂
第八章?丑角、小人物与“边缘人”:韩非的银幕形象与沪港之旅
第九章?歌舞女郎、性别政治与中产想象:葛兰的银幕/明星形象
第十章?玉女、孤女与跨地域的女性:尤敏在“电懋”
第十一章?现代性、片厂制与女明星:“电懋”女星的形象塑造与身份定位
参考文献\t
参考影片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4456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9-01
首版时间 2020-09-01
印刷时间 2021-01-09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9.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