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多维思辨写作训练/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系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认知的规律出发,把握其中时间延伸和空间拓展这两个关键抓手,将思维可视化,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作文的训练安排能够针对学生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展开,整本书的思想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符合高中生作文教学的规律,也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的要求,让写作在思维训练、审美和情怀涵养的习得过程中尝试获得规律性、全景式的思维路径,帮助高中生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阶段向以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为主的高中阶段过渡,在审题立意的精准性、层次结构的严谨性、中心思想的深刻性、表达技能的丰富性和个性创意、人文关切等方面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训练注意遵循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不断深入、不断提升的规律。例如,配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的五本教材有关的作文教学任务,从必修一的“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到必修五的“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等教学安排,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作文能力。 作者简介 叶红,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育硕士培养中心”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实习导师,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肇庆学院兼职教授。1990年毕业后,奋战教学一线30年,投身首批新高考、新教材改革第一线。先后荣获“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珠海市名师”“珠海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专注于多维思辨读写教学,关注写作深度与广度拓展的思维训练。主持省级关于多维思辨教学课题两项,多篇论文登载于核心期刊,教学理念通过各级教研活动积极发挥示范效应。 目录 第一章 多维思辨写作技能训练基础 第一节 多维思辨写作技能训练的意义 第二节 多维思辨写作技能训练的含义 第三节 多维思辨写作技能训练的措施 第二章 多维思辨写作分阶段实施内容 第一节 高一阶段:初、高中叙议转换的衔接 第二节 高二阶段:稳扎框架,充实论证,提炼观点 第三节 高三阶段:强化渐进层次,增强文采,凸显个性 第三章 多维思辨写作技能训练成果 第一节 思辨论文精选 第二节 教学活动呈现 第三节 博文采撷 附录 附录1 课前阅读资料 附录2 群文阅读专题资料 附录3 学生优秀习作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多维思辨写作训练/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系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1685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5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62 |
CIP核字 | 2020171877 |
中图分类号 | G633.3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