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销声匿迹 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玛丽·L.格雷(Mary L. Gray) 人类学家、微软研究院新英格兰实验室不错研究员、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研究员。2020年度麦克阿瑟奖获得者。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任教,并从属于传媒学院、人类学系和性别研究系。玛丽的研究着眼于技术获取、物质条件和技术的日常使用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目录 引言 机器里的幽灵 幽灵工作如何运行? 远未成熟的人工智能 就业真正的未来 PART 1 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 章 环路中的人类 幽灵工作的序曲 解构雇主的API 机器智能的崛起 从微任务到宏任务 去人性化的工作 第二章 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悖论简史 早期的消耗性劳动力 流水线和计件工作 发明周末 把我们送上月球的临时计算员 外包和长期临时工 长期临时工的兴起 含糊不清的就业分类 PART 2 有挑战性的工作 第三章 算法的残酷与幽灵工作的隐藏成本 冷漠的设计与意外后果 企业的经营成本 隐藏的疼痛量表 没有完美的老板,代码也一样 第四章 努力工作(不只)为钱 选择或别无选择 职业晋升前景模糊 工作将更像读书俱乐部 把工作融入而非塞进生活 并非只有阳光和玫瑰 PART 3 对抗机器人 第五章 陌生人的善意与协作的力量 仍然存在的社交需求 协作减少交易成本 协作完成工作 重建工作中的社交 协作的成效 茶水间2.0 第六章 双重底线 软件,为您效劳! 经过设计的双重底线 运营双重底线的案例 良好意图和向善设计还不够 公地悲剧 结论 接下来的任务 建设中的幽灵工作 幽灵工作的历史教训 未来我们可以做什么 社会变革的技术解决方案 需要专业技术的社会解决方案 致谢 参考文献 方法附录 注释 内容推荐 本书借镜于五年多的研究,介绍人机运算、众包等人力劳动故事,揭开一个蓬勃发展,但仍隐于经济体系中的新世界。作者颠覆了普通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原来驱使科技发展的真正动力,大多来自工时长、薪水低的派遣人口。人工智能的大潮下,人类的工作依然存在,没有“被人工智能抢走”,只是逐渐转向幕后;而这些人的劳动权益也岌岌可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销声匿迹 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玛丽·L.格雷,(美)西达尔特·苏里 著 左安浦 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6449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600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2-3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21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