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系统概念设计 单行本 第6版
内容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33篇机械系统概念设计
章概论
1机械系统的基本概念33-3
1.1什么是系统33-3
1.1.1系统的定义33-3
1.1.2系统的特性和组成33-3
1.2什么是机械系统33-3
1.2.1机械系统的基本特点33-3
1.2.2传动-执行机构系统组成了机械系统的核心33-4
1.3什么是广义机械系统33-4
2机械系统的基本特征33-4
2.1整体性33-4
2.2相关性33-5
2.3层次性33-5
2.4目的性33-5
2.5环境适应性33-5
3机器的类别和基本特征33-5
3.1机器的类别33-5
3.2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33-6
3.3机器的基本特征33-6
4机械设计概述33-8
5机械系统的概念设计33-9
5.1概念设计与方案设计、创新设计的比较33-9
5.2概念设计的内涵33-10
5.3概念设计的基本特征33-11
5.4机械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33-11
5.4.1功能分析与功能结构设计33-11
5.4.2工艺动作的分解和构思33-11
5.4.3执行机构系统方案构思与设计33-11
5.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33-11
第2章机械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方法
1工艺动作过程和执行机构33-13
1.1工艺动作过程33-13
1.2执行动作33-13
1.3执行构件和执行机构33-13
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析33-14
2.1机械工作原理的确定33-14
2.1.1糖果包装33-14
2.1.2印刷工作33-14
2.1.3螺栓的螺纹加工33-14
2.2工艺动作过程的分解33-14
3系统设计方法33-15
3.1系统设计基本概念33-15
3.2系统分析33-15
3.2.1系统分析的要素33-15
3.2.2系统分析的程序33-16
3.3系统设计33-16
3.3.1系统设计的概念33-16
3.3.2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3-16
3.3.3系统设计的过程33-16
3.3.4系统综合评价33-17
4层次分析方法33-17
4.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33-17
4.2层次结构模型33-18
4.3构造判断矩阵和计算相对权重33-18
4.3.1构造判断矩阵33-18
4.3.2计算权重33-19
4.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33-19
4.4.1完全一致性33-19
4.4.2一致性检验指标33-19
4.4.3随机一致性指标33-19
4.5层次总排序33-20
4.6层次分析法应用举例33-20
5形态综合法33-21
5.1形态综合的基本概念33-21
5.2子系统的求解33-21
5.3形态综合法进行子系统解的组合33-22
5.4求最佳系统方案33-23
第3章动作行为载体及其创新设计
1机械系统的功能-行为-结构特点33-24
1.1总功能与工艺动作过程33-24
1.2行为与执行动作33-24
1.3结构与执行机构33-24
1.4工艺动作过程-执行动作-执行机构的功能求解模型33-25
2动作行为和执行机构33-25
2.1常见的动作行为形式33-25
2.2动作行为载体(执行机构)的类型33-25
3机构组合和组合机构33-26
3.1机构的串联式组合33-26
3.2机构的并联式组合33-27
3.3机构的叠合式(或运载式)组合33-27
3.4机构的叠联式组合33-28
3.5组合机构33-28
4广义机构33-29
4.1液动机构33-29
4.2气动机构33-29
4.3电磁机构33-30
4.4振动机构33-30
4.5光电机构33-31
5执行机构的创新方法33-31
5.1应用机构学原理33-32
5.2利用连杆机构或连架杆机构的运动特点构思新的机构33-33
5.3用成形固定构件和相对运动实现复杂运动过程33-34
5.4利用多种驱动原理创新机构33-35
5.5机构类型创新和变异设计33-36
5.6机构类型变换法33-37
6机构选型33-38
6.1按运动形式选择机构33-38
6.2按执行机构的功用选择机构33-39
6.3按不同的动力源形式选择机构33-39
6.4按先易后难选择机构33-40
6.5选择机构及其组合安排时应考虑的主要要求和条件33-40
7动作解法库的建立33-40
第4章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
1机械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33-41
1.1传动系统33-41
1.2执行系统33-41
2机械运动系统设计33-41
2.1机械运动系统的基本内容33-41
2.2机械运动系统的集成设计33-46
3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33-48
3.1机器的机构传动系统类型和工作原理33-48
3.2机器执行机构的协调设计33-50
3.3执行机构协调设计的分析计算33-51
4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33-52
4.1机器的运动分类33-52
4.2机械的运动循环周期33-52
4.3机器的工作循环图33-52
4.4拟定机器工作循环图的步骤和方法33-53
4.5机器工作循环图的作用33-54
4.6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举例33-54
第5章机械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工作机理确定
1市场需求是产品开发的起点33-56
1.1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关系33-56
1.2需求的内容和特征33-56
1.3需求的发现过程33-57
2基于需求的功能分析和功能求解33-58
2.1基于需求的功能求解33-58
2.2功能细化和功能原理方案设计过程33-58
2.3确定待研制产品的总功能(功能抽象表述)33-59
2.4功能的细分和设计33-59
2.5功能元的组合方式33-60
2.6确定合适的技术原理33-61
2.7功能元求解33-61
3机械产品的工作机理33-61
3.1机器工作机理的内涵和表达33-62
3.2机器工作机理的重要特征33-63
3.3机器工作机理的构成要素33-63
4机器工作机理的基本特征和分类33-63
4.1机器工作机理的表现形式33-63
4.2机器工作机理的主要类别33-64
4.3按工作机的行业特点对工作机理分类33-64
5机器工作机理分析和求解方法33-64
5.1机器工作机理的组成33-64
5.2机器工作机理的行为表述33-65
5.3机器工作机理的分解原理33-65
5.4机器工作机理行为表述的应用33-66
5.5工作机理行为表述是机器功能原理求解的有效方法33-66
5.6结论33-66
第6章具有机械产品特征的功能求解模型
1现有功能求解模型的介绍33-67
1.1设计目录求解模型33-67
1.2功能-结构求解模型(F-S)33-67
1.3功能-行为-结构求解模型(F-B-S)33-67
1.4功能-效应-原理求解模型33-67
1.5运动链发散创新求解模型33-67
2功能-工作机理-工艺动作过程-执行动作-机构的求解模型(F-W-P-A-M)33-67
2.1构建F-W-P-A-M功能求解模型33-67
2.2F-W-P-A-M功能求解模型的特点33-68
2.3采用F-W-P-A-M功能求解模型的示例33-68
3执行机构选型和机构知识建模33-69
3.1机构的分类原则和方法33-69
3.2动作的描述和机构属性表达方式分析33-69
3.3机构知识库结构模型33-70
3.4计算机编码原则33-70
3.5知识存储33-71
第7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和设计
1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内容33-72
1.1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33-72
1.2功能原理方案设计33-72
1.3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33-73
1.4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尺度综合33-74
2机械的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33-74
2.1工艺动作过程是功能和功能原理方案的具体体现33-74
2.2工艺动作过程与机器类型的关系33-75
2.3工艺动作过程构想原则33-76
2.4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方法33-77
3机械工艺动作过程分解和执行机构的选择33-78
3.1机械工艺动作过程的内涵33-78
3.2机械工艺动作过程的分解33-78
3.3动作组合的创新33-80
3.4动作的描述和机构属性表达方式分析33-82
3.5执行机构的选择33-82
4机械运动系统方案的组成原理与方法33-83
4.1机械运动系统组成的相容性原则33-83
4.2机械运动系统组成的系统最优化原则33-84
4.3寻求执行机构的创新设计是机械运动系统创新设计的基础33-84
5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举例33-84
5.1设计平版印刷机的运动系统方案33-84
5.2设计冲压式蜂窝煤成形机的运动系统方案33-87
第8章机械运动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33-91
2评价指标体系33-91
2.1机构的评价指标33-91
2.2几种典型机构的评价指标的初步评定33-92
2.3机构选型的评价体系33-92
2.4机构评价指标的评价量化33-92
2.5机构系统选型的评估方法33-93
3价值工程方法33-93
3.1产品的功能33-93
3.2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33-93
3.3产品的价值33-93
3.4机械运动方案的价值评定33-94
4系统分析方法33-94
4.1系统工程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33-95
4.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指标值33-95
4.3建立评价模型33-95
5模糊综合评价法33-96
5.1模糊综合评价中主要运算符号33-96
5.2模糊集合的概念33-96
5.3隶属度函数的确定方法33-97
5.4模糊综合评价33-97
6实例分析33-100
6.1系统工程评价法评价机械运动方案33-100
6.2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机械运动系统方案33-101
参考文献33-106
内容推荐
《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单行本共26分册,内容涵盖机械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机电控制、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内容现代、突显创新、实用可靠、简明便查、便于携带和翻阅等特色。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和数据》《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摩擦轮传动与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构设计》《轴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机架、箱体与导轨》《润滑密封》《气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本单行本为《机械系统概念设计》,主要介绍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概论、机械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方法、动作行业载体及其创新设计、机械运动系统的协调设计、机械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工作机理确定、具有机械产品特征的功能求解模型、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和设计、机械运动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系统概念设计 单行本 第6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闻邦椿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47508
开本 16开
页数 107
版次 6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000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机械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H122-6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