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能行好丛书(全3册)
内容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该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这样“好”等重大问题,分上、中、下篇,力求全面、系统、准确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在分析逻辑上,全书分为四个篇章,设有四大板块,大体上贯通和体现了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比较逻辑。在行文风格上,出于通俗易懂的考虑,该书没有采用严整理论论证的学理分析方式,而是突出问题导向,以问答体的方式开展分析阐明,回答人们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总问题而生发的各种疑惑。鉴于读本编撰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从调研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挑选了70个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回答,这70个问题都与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紧密相关,但并不构成严整逻辑。换句话说,要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不限于回答这70个问题。此外,我们还认为,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不宜孤立地看待,有必要在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整体关照中予以把握,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个为什么”具有逻辑上的整体性、实践上的关联性,是“一块整钢”。我们深知,要深刻而通俗地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工作,我们所做的努力仅仅是一种尝试。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希望重庆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个“为什么”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该书正是对习总书记三个“为什么”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直接回答。全书以严谨的理论、鲜活的事例,清晰明确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创造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阐明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的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探索出的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全书共分为“一、信念坚定、意志顽强,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二、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三、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高位置;四、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管党治党一刻没有放松;五、保持先进、选贤任能,不断吸收和凝聚广大的中华优秀儿女;六、自我革命、自我净化,坚决主动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七、凝聚人心、团结共事,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七个部分,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内因与外因等不同侧面论证了为什么“能”这个问题。

精彩书摘

3.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地理条件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同时胜利。然而,尽管工人运动在英、法、德等国家有很大的发展,但由理论到实践,以制度形态确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却是苏俄。1917年11月7日(俄历1917年10月25日),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列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将俄国从一战的漩涡拉出,走上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众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由此从理论走向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分庭抗礼的社会主义阵营。斯大林时期,苏联形成了中央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东欧国家,也都按苏联模式建立起自己的经济政治体制。但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因不重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受制于苏联模式,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效,造成经济长期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不能提高。由于苏联模式的僵化和脱离实际,苏联社会主义制度逐渐丧失了生机活力,最终成为“苏东剧变”的重要内因。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唯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4.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张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正反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论断,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历史的大视野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500乡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强调指出,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大奇迹”和“伟大飞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时指出,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我们党从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在风云变幻的百年史册上、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上铸就了不朽传奇。革命战争时期,不折不挠、浴血奋战,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入新时代,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团结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为什么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为什么能够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谜底和答案要在中国共产党近10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去找寻。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将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主义?为何源自西方却在东方的中国得到发扬光大?进入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融通、国内和国际相比较的各种角度,用透彻的学理、通俗的语言、身边的案例加以阐释回应,从而进一步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几十年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不但把这面旗帜举住了、举稳了,而且举得更高、更加鲜明,把科学社会主义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弄清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才能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力量,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为更好地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感知发展变化的成就,把握其中内在的实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四个进一步认识到”,做到“四个更加坚定、更加自觉”,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系列通俗理论丛书。丛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力求用通俗简明的语言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讲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论述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事例贴近时代,逻辑透彻明了,希望把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可读性结合起来,以小见大、由表及里,把复杂、深奥的理论问题大众化、通俗化,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能行好丛书(全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2200225000039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