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我的哲学提纲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李泽厚言:“哲学只能是提纲,不必是巨著。”“我不喜欢德国那种沉重做法,写了三大卷,还只是导论。我更欣赏《老子》不过五千言。《论语》篇幅也远小于《圣经》,但它们的意味、价值、作用并不低……也很欣赏禅宗那些公案,你能说它们没有‘体系’,没有巨著,就不是哲学吗?”这本篇幅短小的《我的哲学提纲》便是上述思想的体现,它以简洁形式提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在本书中,李泽厚以简洁的形式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即以一个世界为根本特征的人类历史本体、以创造和使用物质工具为基础的工艺社会本体与以心理情感为人性指归的文化心理本体。此外,李泽厚概括而精炼地阐释了“人性是什么”和“人为什么活着”,深刻点出了生活价值、人生意义这些基本问题。 作者简介 李泽厚:中国有名哲学家、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靠前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曾为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和美学研究。李泽厚在哲学和美学领域,影响巨大。他的理论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极高成就,而且其构建的美学体系和美学理论具有令人折服的原创性,这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之列。李泽厚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其著作包括:美学四书《美的历程》《美的哲学》《美学四讲》《华夏美学》;哲学著作《我的哲学提纲》《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思想史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杂文集《走我自己的路》等。这些著作,对世界、对人生、对美学、对生活,见解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和青年读者。 目录 一、人类起源提纲/001 二、《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节录/009 三、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099 四、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117 五、关于主体性的第三个提纲/133 六、主体性第四提纲/145 七、哲学答问录/151 八、答问之二/189 九、关于“实用理性”/203 十、哲学探寻录/213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的哲学提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泽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115932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7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 首版时间 | 2020-06-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