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常识通识读本(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说:“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回顾中外历史长河中的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与事,你会发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是一本汇集中外历史常识的书籍,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它以时间为主线,讲述每一时间段内的历史事件、文化名人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辉煌文明。本书篇目短小精悍,内容通俗耐读,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历史常识读物。

内容推荐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人类记录着成功与失败、繁荣与衰败、时代的交替与更新。今天发生过的事情,放在明天来说就是历史。岁月流逝,日月轮换,历史的车轮在我们面前已经渐行渐远,遗留给我们的是那流传已久的故事,和那些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翻开历史,我们可以找到无尽的智慧。

本书汇集了中外历史中的重要常识,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它以时间为主线,讲述每一时间内的历史事件、文化名人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辉煌文明。本书篇目短小精悍,内容通俗耐读,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历史常识读物。

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说过:“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翻开此书,让我们领略历史的风采。

目录

中国篇

远古

 元谋猿人化石

 北京猿人的发现

 河姆渡氏族遗址

 半坡文化遗址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造人

 有巢氏构土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部落、部落联盟

 图腾崇拜

 三皇五帝

 大禹治水

 禅让

 黄帝

 尧

 舜

 禹

先秦

 夏、商、周

夏启建夏

少康中兴

商汤灭夏

人祭和人殉

武王伐纣

井田制

分封制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商汤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公旦

中国最早的历书

甲骨文

全文

“司母戊”大方鼎

勾股定理的发现

 春秋

春秋五霸

曹刿论战

管仲改革

齐桓公被困死

宋襄公打败仗

晋楚城濮之战

秦晋崤之战

鲁国“初税亩”

礼崩乐坏

郑庄公平叛

三家分晋

一鸣惊人

晏子使楚

卧薪尝胆

董狐

老子

孙武

鲁班

孔子

墨子

《诗经》

 战国

战国七雄

合纵连横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商鞅变法

围魏救赵

减灶破敌

田单复齐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窃符救赵

荆轲刺秦王

战国四公子

重农抑商

庄子

孟子

苟子

韩非

李冰

屈原

《国语》

《战国策》

《吕氏春秋》

《晏子春秋》

《黄帝内经》

《禹贡》

《甘石星经》

司南

秦汉

 秦朝

秦朝改革措施

焚书坑儒

沙丘之变

子婴杀赵高

破釜沉舟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小篆

隶书

秦筑驰道

最早的船闸

阿房宫

秦陵兵马俑

 西汉

汉初政策

白登之围

韩信之死

诸吕之乱

七国之乱

文景之治

张骞出使西域

三纲五常

推恩令

刺史制度

西域都护府

王莽改制

绿林、赤眉起义

汉武帝刘邦

司马相如

刘彻

董仲舒

司马迁

《史记》

桑弘羊

《汉仪》

乐府民歌

天不变,道亦不变

金缕玉衣

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

独轮车

 东汉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专权

党锢之祸

十常侍专权

黄巾大起义

曹操献刀“

王允巧诛董卓“

杨彪巧除奸邪

文姬归汉

五斗米道

豪右与门阀

号角

王充

班固

蔡伦

张衡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建安文学

《汉书》

《说文解字》

楷书

佛教传入中国

白马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挟天子以令诸侯

孙策定江东

屯田制

租调制

失箸借闻雷

割须断袍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曹操称魏王

吕蒙袭取荆州

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

刘备称帝

孙权称帝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七擒孟获

马谡失街亭

空城计

司马懿智取帅印

高平陵事变

乐不思蜀

曹操

曹植

关羽

诸葛亮

嵇康

阮籍

 西晋

司马炎称帝

计杀贾后

八王之乱

永嘉之战

西晋分封制

门阀制度

西晋流民

西晋灭亡

《三国志》

 东晋

永嘉南渡

侨置

祖逖北伐

桓温北伐

淝水之战

桓玄之乱

王羲之

《兰亭序》

顾恺之

《洛神赋图》

陶渊明

 南北朝

南北朝

刘裕代晋

刘宋元嘉之治

南齐的兴衰

萧梁的衰亡

北魏建立

北魏佛教的兴盛

北魏的衰亡

北齐代东魏

齐宫内乱

北周灭北齐

《世说新语》

《后汉书》

《文心雕龙》

竹值的推算

《大明历》-

郦道元与《水经注》

北朝民歌

嵩岳寺塔

隋唐五代十国

 隋朝

杨坚建隋

隋朝的改革

《开皇律》

输籍之法

保闾制度

隋炀帝征高丽

瓦岗起义

隋朝的科举制度

隋炀帝

赵州桥

 唐朝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遣唐使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的科举制度

安西、北庭都护府

安西四镇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垂帘听政

唐中宗复辟

韦后之乱

节度使

安史之乱

郭子仪单骑退敌

藩镇割据

长庆会盟

元和中兴

甘露之变

牛李党争

黄巢起义

李世民

魏征

玄奘

慧能

武则天

鉴真

李白

杜甫

韩愈

古文运动

白居易

初唐四杰

唐朝诗人雅号

大历十才子

唐诗的“发表”

新乐府运动

《唐律》

《大衍历》

唐三彩

《历代名画记》

唐长安城

慈恩寺塔

昭陵六骏

乐山大佛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

朱温篡唐

“儿皇帝”石敬瑭

后梁

后晋

后汉与后周

宋辽西菱金

 北宋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借刀杀人

王小波、李顺起义

澶渊之盟

宋代的谏院

庆历和议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蔡京擅权

方腊、宋江起义

“教主道君皇帝”

靖康之变

长翅帽

赵匡胤

包拯”

欧阳修

司马光

苏轼

交子

中国最早的商标

苏门四学士

天人合一

《梦溪笔谈》

《清明上河图》

瘦金书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漕运四河

 南宋

韩世忠大战金军

岳飞抗金

秦桧擅权

宿州大捷

隆兴和议

嘉定和议

联蒙灭金

贾似道乞和

匡山殉难

李清照

陆游

陆九渊

辛弃疾

文天祥

豪放派

《洗冤集录》

 辽、西夏、金

耶律阿保机建国

双王制

景宗中兴

西辽国

元吴建国

天盛之治

河西失陷

完颜阿骨打建国

金太宗灭辽

金世宗防考场舞弊

中都失守

金朝灭亡

 元朝

蒙古族的壮大

怯薛制度

元初改革

四等人制

省级建置

马可·波罗来中国

仁宗之治

宣政院

南坡之变

元朝的疆域

红巾军起义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关汉卿

郭守敬

黄道婆

“鲁班天子”

《西厢记》

《琵琶记》

《录鬼簿》

元代的三大农书

 明朝

明初改革

明代的宦官专权

厂卫

东厂

司礼监

布政使司

三法司

明朝的科举制度

明朝宗室封爵制度

明朝选后制度

明朝宫女殉葬制度

胡惟庸案

蓝玉案

靖难之役

郑和七下西洋

土木堡之变

夺门之变

弘治中兴

禁猪令

廷杖

礼议之争

壬寅宫变

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

一条鞭法

传教士来华

国本之争

明末宫廷三大案

东林党

萨尔浒之战

朱元璋

海瑞

李时珍

张居正

李贽

戚继光

徐光启

徐霞客

三言二拍

《大明律》

《永乐大典》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菜根谭》

明代家具

黄河第一桥

故宫

天坛

十三陵

 清朝

八旗制度

汗位推选制

清朝宗室封爵制度

清代选后制度

封赠制度

京察

大计

顶戴·花翎

黄马褂

补子

议政王大臣会议

理藩院

军机处

闭关政策

清军入关

南明政权

嘉定三屠

顺天科场案

郑成功收复台湾

文字狱

三藩之乱

施琅收复台湾

摊丁入亩

康乾盛世

清宫四大奇案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和珅之死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虎门之战

领事裁判权

太平天国

马神甫事件

亚罗号事件

火烧圆明园

天京事变

辛酉政变

洋务运动

中法战争

马尾海战

甲午海战

甲午陆战

嘉义保卫战

辽阳保卫战

诗界革命

义和团运动

珍妃被害

海兰泡惨案

科举制的终结

剪辫运动

载沣受命

袁世凯隐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保路运动

顾炎武

王夫之

蒲松龄

康熙

乾隆

曹雪芹

曾国藩

洪秀全

李鸿章

胡雪岩

慈禧

康有为

赛金花

秋瑾

《大清律》

《古文观止》

《全唐诗》

《康熙字典》

《桃花扇》

《长生殿》

《红楼梦》

《儒林外史》

《镜花缘》

《老残游记》

《时宪历》

扬州八怪

指画

四大名绣

中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

中国第一艘轮船

沈阳故宫

颐和园

圆明园

避暑山庄

 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

南北议和

袁世凯称帝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护法战争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割据

香港海员罢工

黄埔军校

北伐军攻占汀泗桥

皇姑屯事件

东北易帜

“九一八”事变

邓演达就义

喜峰口之战

伪满洲国

吉鸿昌就义

赵一曼就义

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变

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桂林”号事件

襄樊战役

狼牙山五壮士

刘胡兰就义

中山装

孙中山

蔡锷

鲁迅

西安事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重庆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个五年计划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整风运动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上山下乡”运动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江青“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四五运动

“四人帮”的覆灭

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外开放

中国首次举办亚运会

香港回归中国

澳门回归中国

中国申奥成功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物权法的通过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

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

拉萨“3·14”暴力犯罪事件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

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

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漫步

世界篇

古代篇

 人类历史的起源

人类起源的神话

亚当和夏娃

科学的人类起源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尼安德特人

克鲁马农人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

旧石器时代

血缘家族

火——人类文明的开始

三次社会大分工

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的图腾

原始婚姻

原始的音乐和舞蹈

原始农业

结绳记事

 文明古国的兴起

古埃及王国

埃及的泛滥节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

埃及的太阳历

埃赫那顿改革

神秘的金字塔

木乃伊

斯芬克司之谜——狮身人面像

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的泥版文字

楔形文字与太阴历

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的摇篮

古巴比伦的足迹

汉穆拉比法典

航海的民族——腓尼基人

地中海上的马车夫

腓尼基文字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地下迷宫”

特洛伊战争

 奴隶社会的开端

荷马时代

荷马和《荷马史诗》

尚武轻文的斯巴达人“

希腊城邦的兴起

希腊神话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

梭伦的改革”

雅典的瘟疫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犹太王国的建立

犹太教

亚述帝国的发展

新巴比伦的建立

巴比伦之囚

空中花园

铁烈平政治改革

波斯帝国

宇宙四方之王

大流士一世改革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摩奴法典》

印度古代的历法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古代帝国的盛衰

希波战争

马拉松战役

萨拉米海战

伯罗奔尼撒战争

马其顿的兴起

马其顿战争

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王政时代

罗马共和国

布匿战争

格拉古改革

古罗马的“祖国之父”

最大的古代圆形剧场

斯巴达克起义

前三头同盟

恺撒大帝

后三头同盟

奥古斯都——屋大维

亚历山大和他的大帝国

孔雀王朝

托勒密王朝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君土坦丁的统治

罗马帝国的消亡

东罗马帝国

庞贝古城

巴高达运动

西罗马帝国

匈奴王阿提拉

 列国时代的突起

笈多王朝

日本的统一

伊斯兰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

加洛林王朝

查理大帝

查理曼王国

拜占庭帝国

奥斯曼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

俄罗斯帝国

阿拉伯帝国

尼卡起义

保罗派运动

胡斯战争

伊斯兰教的兴起

玛雅文明

玛雅文化

英格兰的统一

诺曼王朝

十字军东征

中世纪农民起义

红白玫瑰战争

英法的百年战争

奥尔良姑娘

卡诺莎事件

德意志骑士团

西班牙的强大

 文艺复兴的繁荣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但丁与《神曲》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资产阶级政治学

奠基人——马基雅弗利

画圣拉斐尔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薄伽丘与《十日谈》

拉伯雷与《巨人传》

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

日心说的创立者——哥自尼

烈火中永生——布鲁诺

法国绘画之父

 科学之光——培根

伽利略

生理学之父一一哈维

伟大的数学家笛卡儿

马丁·路德的改革

宗教改革家加尔文

达·伽马开辟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第一次全球航行

近代篇

 资本主义的诞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查理一世上了断头台

君主立完制的建立

欧洲启蒙运动

“太阳王”

法国卡米撒起义

普鲁士王国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普加乔夫起义

英荷战争

海上马车夫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

攻占巴士底狱

热月政变

雾月政变

北美独立战争

美国的领土扩张

 革命与统一

法兰西第一帝国

维也纳会议

神圣同盟

拿破仑退位与百曰王朝

七月革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英国宪章运动

圈地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克里米亚战争

俾斯麦统一德国

三皇同盟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欧洲1848年革命

巴黎公社

美国南北战争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拉美独立第一国——海地

多洛雷斯呼声

马赫迪起义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

“丙寅洋扰”

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

目俄战争

俄国的1905年革命

 近代发明的成果

测定热功当量的人

电磁场理论

热力学温标创立者

物理学家欧姆

物理学家基尔霍夫

科学原子论学说

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

元素周期率——门捷列夫

数学家伽罗华

物理学家安培

病菌的发现者——巴斯德

X射线的发现

诺贝尔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优生学

镭的发现——居里夫人

莱特兄弟

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巴尔干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索姆河战役

目德兰大海战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国际联盟的建立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现代篇

 社会主义的开端

布尔什维克的成立

四月提纲

俄国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

苏维埃国内战争

布列斯特和约

共产国际的建立

列宁遇刺

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成立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6年苏联宪法

肃反运动

斯大林经济体制

毕苏斯基的独裁

短命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亚非拉的民族斗争

日本“米骚动”

朝鲜“三一”人民起义

祖国光复会

印度“非暴力不合做运动”

圣雄甘地

哈里发运动

“撤离印度”运动

土耳其革命

阿富汗的独立

埃及的独立运动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斗争

阿根廷“血腥的一周”

巴西瓦加斯改革运动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智力人民阵线的成立

 二战前的危机

道威斯计划

鲁尔危机

洛迦诺公约

杨格计划

柯立芝繁荣

英国“红色星期五”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德国十一月革命

魏玛共和国

纳粹党

希特勒

啤酒店暴动

国会纵火案

盖世太保

意大利法西斯兴起

日本“二·二六”事件

美国中立法

柏林一罗马轴心协定

西班牙内战

马德里保卫战

苏台德危机

慕尼黑阴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军突袭波兰

法西斯轴心国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马其诺防线

自由法国运动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列颠空战

大东亚共荣圈

大西洋宪章

目军偷袭珍珠港

莫斯科保卫战

太平洋战争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

女神计划

诺曼底登陆

法西斯的末日

奥斯威辛集中营

“红色间谍”佐尔格

华沙起义

雅尔塔会议

联合国的成立

波茨坦会议

原子弹的使用

日本无条件投降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当代篇

 二战后的时局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麦卡锡主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布鲁塞尔条约

华沙条约组织

美苏“厨房辩论”

非洲独立运动大潮

印尼“九·三○”事件

伊朗“伊斯兰革命”

日内瓦会议

第三世界的盛会——万隆会议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法兰西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遇刺

柏林危机

赫鲁晓夫经济改革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

苏联的新经济体制

苏伊士运河战争

戴高乐主义

法国五月风暴

布拉格之春

七七宪章运动

勃兰特与“新东方政策”

水门事件

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马岛战争

星球大战计划

 世界多极化

波兰政变

东欧那剧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苏联解体

不结盟运动

石油输出国组织

南南合作

“卡萨布兰卡集团”

七十七国集团

欧洲安全合作会议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

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解体

巴以和平协议

欧洲联盟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朝韩会晤

世界贸易组织

 和平的隐忧

蒙巴顿方案

印巴分治

越南战争

中东战争

麦加骚乱事件

伊朗门事件

洛克比空难

美军入侵巴拿马

海湾战争

波黑战争

科索沃战争

“9·11”恐怖袭击

美伊战争

印度洋海难

朝核危机

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黎以武装冲突造成灾难

俄格冲突

金融危机

印度孟买遭受恐怖袭击

试读章节

元谋猿人化石

1965年5月1日,我国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一行,在距元谋县大那乌村东200米的冲沟处,发现了两颗猿人牙齿化石,经古地磁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北京猿人的发现

1929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独自主持下,于12月2日下午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消息的公布,震动了世界学术界。地质学家判断北京人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明德一里斯间冰期,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1870~1946)则给了它一个俗名:“北京人”。

河姆渡氏族遗址

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省的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河姆渡遗址大量文物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它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

半坡文化遗址

半坡文化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半坡遗址的墓葬,共发现250座,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出土的遗物中,还有大量的陶器,上面大多绘有丰富美丽的动物、人形和几何花纹等图案。有的陶钵口沿刻有符号,约二三十种,可能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这些都反映了半坡氏族人们,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和艺术水平。

盘古开天辟地

传说宇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混沌一团,后来巨人盘古挥动手中的大斧,将天和地劈开,然后他脚踏地、手撑天,以每天一丈的速度长高,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也随之越来越远。过了一万八千年,他才轰然倒下。盘古死后,他的身体化作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草木山川。

女娲造人

传说天神女娲照着神的样子,用黄土和泥,捏成人形,造出了最初的人类。后来,女娲甩动蘸上泥浆的藤条,泥点掉落在地上也变成了人,使造人的速度加快了许多倍。她还将人分成男女,让他们结成夫妻,繁衍后代。因此,女娲被尊为人类的始祖。

有巢氏构土为巢

传说有巢氏是巢居的发明者。远古时代。有巢氏教人们在大树枝权问,构木为巢,让人们在树上居住,躲避猛兽的侵袭,使人类免受伤害。后来,他又教会人们用灌木、木槿的树干(类似藤条,有弹性)编成篱笆,防卫居室。用坚韧结实的野草编织成厚草席帘,覆在屋顶上遮挡风雨。

燧人氏钻木取火

相传远古人类“茹毛饮血”,伤害肠胃,人们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燧人氏教人们钻木取火,以火烤猎物的骨肉,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加食物的味道,而且也易于消化吸收,从此人们患腹疾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氏族社会

氏族公社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它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基本贯穿于新石器时代始终。氏族社会初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即母权制,称母系氏族社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逐渐过渡到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即父权制,称父系氏族社会。氏族内部实行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公有,平均分配劳动果实;氏族首领由选举产生,管理公共事务,遇有氏族内外的重大问题,则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氏族社会时期实行族外婚制,内部禁止通婚。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劳动效率提高,劳动产品义出现了剩余,私有制随之产生。导致氏族内部贫富分化,进而演变为对立,于是便逐渐形成了阶级,氏族亦随之解体。

母系氏族

原始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结成了亲族集团——氏族。最先是母系氏族,这一时期,在氏族公社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女性,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女祖先。南于全体成员只能确认各自的生母,所以成年的妇女一代一代地成为确定本氏族班辈世系的主体。成年的男子则分散到其他氏族寻求配偶,实行群婚。每个氏族公社内部,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的不稳定分工。其中妇女负责采集食物、看守住地、烧烤食物、缝制衣物、养老育幼等繁重任务,而壮年男子则担任打猎、捕鱼和保护集体安全等需要较大体力的事务。妇女是氏族公社原始共产制经济的主持者,又对确定氏族的血亲关系起着主导作用。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盛时期普遍形成了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长期定居的村落。

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据主导的地位,于是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慢慢解体。男子通过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母权制的婚姻秩序被打破了,原来从妻而居的传统,被一夫一妻制所取代。在一夫一妻制下,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劳动局限在家庭之内了,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退居于从属地位。最初,这种小家庭依附于父系大家庭。后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小家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大了。氏族社会走到了瓦解的边缘。

部落、部落联盟

部落由两个或多个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每个部落有自己的活动范同、语言、习俗,也有管理内部事务的机构,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一些部落就联合起来,结成了部落联盟。

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曾在我国古代和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可找到它的踪影。图腾信仰认为人与某种动植物或非生物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图腾,这种图腾是该氏族的源头、保护神,也是这个氏族的徽号和象征,并且以各种形式表露出来。

三皇五帝

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三皇五帝的说法。何谓“三皇”?何谓“五帝”?历来有多种说法。通常,他们是指远古三个帝王和上古五个帝王的合称。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不同的史家对“三皇五帝”有着不同的理解。

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典籍则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在《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中,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又加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在《帝王世纪》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在《通鉴外纪》中,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说法纷纭,在几种判定中,伏羲、神农被认同的比例较大,第三位是争议的焦点。对于五帝,说法也很多。“五”存华夏文化的传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五味、五色、五声、五行等观念。天地分东、南、西、北、中五方,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动物分鳞、羽、倮、毛、介五虫,植物分稷、黍、麦、菽、麻五谷,颜色分青、赤、黄、白、黑五色,味道则分酸、苦、甘、辛、成五味等,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根据这一宇宙图式,天帝也有五位,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先天五帝为统治五个方位之火神,按照儒家说法,分别是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和北方黑帝汁光纪,先天五帝掌管着天上人间,东方青帝掌管春季,南方赤帝掌管夏季,中央黄帝掌管季夏,西方白帝掌管秋季,北方黑帝掌管冬季。五帝的名称十分怪异,故有专家学者认为,这先天五帝的名称来源于梵文。后天五帝的说法很多,《史记·五帝本纪》、《大戴记》列黄帝、颛项、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尚书序》、《帝王世纪》认为少嗥、颛项、高辛(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楚辞·惜诵》(东汉王逸注)中的“五帝”则为五方神,即东方太嗥、南方炎帝、西方少吴、北方颛顼和中央黄帝。我们通常说的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指的是后天五帝。对于说法众多的(后天)五帝,一般以《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为准,至于三皇,则已经很难考定了。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常识通识读本(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问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3460
开本 16开
页数 3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1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