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产业金融发展蓝皮书 2019 中国产业金融发展指数报告
内容
目录
上篇发展指数篇
章中国产业金融综合评价/3
1.1综合发展指数保持平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不显著/3
1.2得分构成“一升三降”,经济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显著提升/5
1.3得分增长贡献相对集中,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7
第2章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11
2.1基础货币发行保持稳定,广义货币创造相对紧缩/11
2.2金融总资产规模增速显著放缓,债券市场逆势迅猛增长/13
2.3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首现下滑,存量增速回落/15
第3章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支持/18
3.1小微企业银行信贷支持持续提升,其他小微金融服务相对滞后/18
3.2贸易信贷规模创历史新高,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呈现回升势头/20
3.3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增长,供给结构亟待完善/22
3.4绿色信贷规模平稳增长,绿色债券市场快速扩张/23
3.5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增长趋缓,对初创企业保持强劲投资力度/25
第4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27
4.1银行业服务保持平稳态势,房地产信贷占比回升/27
4.2股票融资持续下降,债券融资大幅回升/30
4.3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放缓,保险深度有待加快提升/32
4.4政府引导基金持续快速增长,企业集团资本服务保持平稳态势/35
第5章产业金融风险控制水平/39
5.1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金融机构风险抵御能力较强/39
5.2非金融部门杠杆率趋降,政府广义负债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42
第6章产业金融发展政策建议/46
6.1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大力提升金融监管水平/46
6.2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大力提升权益融资水平/48
6.3加强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52
6.4加强金融服务全球布局,大力提升金融开放水平/55
6.5加强市场运作机制建设,大力提升政府增信水平/57
中篇区域比较篇
第7章区域产业金融发展综合评价/61
7.1综合发展水平方面,京粤沪浙苏排名前五,东部沿海省(市)表现突出/61
7.2华北地区发展两极分化,天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64
7.3华东地区沪浙苏三足鼎立,华南地区广东一枝独秀/65
7.4川渝领跑西南地区,湖北排名华中地区位/68
7.5东北与西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
第8章区域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力度/73
8.1地方资金支持京浙粤苏沪排名前五,山东资金供给相对不足/73
8.2五省(市)存款余额破10万亿元,安徽存款增速居全国首位/75
8.3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广东排位,华中地区三省进入前十/76
8.4所有地区直接融资占比低于50%,多数地区缺乏股票融资/78
第9章区域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支持/82
9.1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支持,京沪粤浙新排名前五,贵州跻身前十/82
9.2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福建表现优异,五大试验区试点成效显著/84
9.3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方面,重庆发展突出,苏粤浙川位居全国前列/86
9.4私募基金发展方面,京沪粤优势显著,江苏的发展与其经济体量不匹配/87
0章区域金融服务实体效率水平/90
10.1金融服务效率,京粤沪苏浙排名前五,陕西跻身前十/90
10.2公司发展方面,广东表现突出,江苏本年度新增IPO数量领先/92
10.3保费收入方面,粤苏鲁豫川排名前五,黑龙江保险深度表现突出/94
10.4政府引导基金规模方面,京粤新排名靠前,欠发达地区投入力度较大/97
1章区域产业金融风险控制水平/100
11.1金融安全度方面,藏京粤沪苏排名前五,内蒙古、辽宁风险相对较大/100
11.2经济发达地区不良贷款率相对较低,七省(区)超过30%/102
11.3五省(区)企业债券违约率超10%,宁夏居首/103
11.4地方债务规模方面,江苏居首,青海贵州债务负担相对较重/105
下篇济南实践篇
2章济南产业金融中心概述/111
12.1确立专业产业金融中心地位,全国影响力稳步提升/111
12.2政策支持力度全国前三,金融总部机构奖励全国最高/114
12.3金融人才集聚能力全国十强,人才高地效应显现/116
12.4低成本生活优势凸显,金融营商环境大幅改善/122
12.5集聚区建设换挡提速,国际金融城打造“中国北方曼哈顿”/123
3章济南产业金融发展评价/126
13.1产业金融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全面优化/126
13.2本地资金供给力度加大,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128
13.3经济结构优化度显著增强,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升/130
13.4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偏缓,股票市场利用存在不足/133
13.5金融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规模快速扩张/136
4章济南产业金融创新实践/141
14.1建设山东省优选的补偿资金池,小微企业融资减负获得感明显增强/141
14.2打好基金担保组合拳,助力科技创新跨越“死亡之谷”/142
14.3以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径/143
14.4抢抓科创板改革机遇,加强境内外资本市场利用/144
14.5鼓励法人金融机构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45
14.6扩大应急转贷引导基金,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146
5章济南产业金融中心展望/148
15.1大力发展金融科技,谋求数字金融发展的新突破/148
15.2发挥产业金融发展先发优势,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行示范/149
15.3把握金融开放机遇,提升产业金融国际化水平/151
15.4加强监管科技应用,提升金融风险防范能力/152
附录A指数研究框架/153
一、指数编制背景/153
二、指标设计原则/154
三、评价体系框架/155
四、核心指标定义/159
五、数据处理方法/172
附录BCIFDI指数原始数据/178
后记/181
内容推荐
当前,我国步入新的发展时代,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全面推进。从分散风险、配置资源、扩大消费等视角看,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压舱石”和“顶梁柱”的重大效用和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本书提出了直接服务实体经济的产业金融概念,借助于编制中国产业金融发展指数,动态监测我国实体经济金融活动效率和效益,期冀能为中央和地方金融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全新视角,为探索更合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提供有益支撑。本书从资金支持度、结构优化度、服务有效度、创新发展度、环境适应度等五个维度构建起指数评价体系,共选取了19组共计64项指标来综合反映中国产业金融发展的近期新状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产业金融发展蓝皮书 2019 中国产业金融发展指数报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59482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4000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