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海外教育科学畅销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内容推荐

本书按章节依次阐述了不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大脑工作的九项基本原理。它们在课堂就同在实验室一样经得起考验,因此可以运用在课堂环境中。其中许多原理对你来说可能并不新鲜,如“事实性知识很重要”“练习是必要的”等等。真正使你惊讶的是下面的内容:你将会知道人们的思考能力还不如认知能力;你将会发现作者经常只能写出他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的小部分,他们想说的内容很少能体现在阅读指导中(reading instructions),却大量体现在学生应该掌握的事实性知识上;你将会找到毋需费力就能记住《星球大战》剧情的原因,并学会如何把好记性带入课堂;你将会跟随电视明星乔治·豪斯医生分析病例,并探究你不能使学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思考的原因;你将会看到像玛丽。凯特、阿什利·奥尔森姐妹一类的人如何帮助心理学家研究一种表面的事实:孩子继承父母的智力,而实验结果并非如此,并了解把这个发现传达给你的学生有多么重要。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导言

Chapter 1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很脆弱

 我们是如何思考的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2 教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技巧?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

 背景知识对于认知能力的必要性

 事实性知识可以增强记忆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3 为什么学生能记住电视里的所有细节,却记不住

 我们告诉他的任何知识?

 记忆的重要性

 好教师的共性

 故事的效用

 故事结构的实际应用

 无意义的情况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4 为什么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理解其实是记忆

 为什么知识是浅表的

 为什么知识不能迁移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5 题海战术有用吗?

 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

 练习使记忆更长久

 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6 让学生像真正的学者一样思考的秘诀是什么?

 科学家、数学家和其他专业人士如何思考

 专家的“工具箱”里有些什么

 如何让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7 我们该如何因材施教?

 风格和能力

 认知风格

 视觉/听觉/运动知觉型的学习者

 能力和多元智能

 小结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8 怎样帮助“慢热型”学生?

 什么使人聪明

 对于智能,态度很重要

 对课堂的启示

Chapter 9 那么教师呢?

 作为认知技能的教学

 练习的重要性

 获得、给出反馈意见的方法

 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管理

 小步前进

结语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人类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我们和其他物种不同?许多人会说是我们的思考能力:鸟儿飞,鱼儿游,人思考(这里的思考指的是解决问题、推理、进行复杂的阅读或是任何需要付出努力的脑力劳动)。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赞美我们的认知能力:“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他的理性是多么高尚!”不过,过了三百多年,亨利·福特却挖苦道:“思考是世上最难的事情,这也许是只有少数人能够从事思考的原因。”[·’他们说得都对。人类的确擅长某些类型的思考,尤其是和其他动物相比,但我们很少用到它们。认知学家还会添上:人类不常思考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而是用来避免思考的。不仅如福特所说的思考很费力,而且它还是缓慢的、靠不住的。

大脑能做很多事情,思考并不是它最拿手的。比如说,大脑还使你能看、能动,这些功能比思考来得有效得多、可靠得多。大脑中的大部分区域都贡献给这些活动绝非偶然。视觉需要更多的大脑资源,正是因为它比下象棋或者解微积分题还要难。

在把人类能力和电脑能力比较后,你会意识到你的视觉系统之强大。毋庸置疑,在数学、科学和其他传统的“思考”任务上,机器稳赢人类。花五美元就能买到一个比任何人计算得都快而且准确的计算器;花五十美元就能买到能打败全世界99%的人的象棋软件。但是再强大的计算机也不能开卡车,因为电脑看不见,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正如每次你开车时遇到的情况一样。类似地,机器人在移动方面也受到限制。即便是再奇怪的姿势,人类也可以根据需要出色地把躯体弯曲,比如说扭转躯干并弯曲前臂去清除书柜里书列后的灰尘。机器人不擅长创造出新的移动方式,所以它们通常被用于重复性工作中,比如给汽车零部件喷漆,因为每一次动作都是完全一样的。一些你已习以为常的动作,比如在遍地礁石的海边散步,却没有电脑能做到这一点,这比和顶级象棋大师下棋要困难得多。

P2-3

序言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一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书中每一章都运用了一个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事实性的知识先于技能”“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我们在已知的环境中理解新的事物”“儿童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相似而不是不同”“教学技能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等等。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关于认知心理学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书中的许多观点新颖而深刻。如开篇伊始关于大脑的作用的分析,作者认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的真正作用在于使你避免思考。虽然人类生来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们不是天生的杰出思想者,除非认知环境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我们会尽可能地避免思考。作者指出,学生是否喜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持续地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作者对于一些流行的观点不盲从,如关于斯金纳、马克·吐温、爱默生等关于知识记忆的批判性意见,他持保留的态度。他认为,事实性知识是记忆的基础,也是思考的基础。在第九章中,作者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述。他认为,一个好的教师,无疑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练习而成长起来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学会自我反思,即“有意识地提高:自我管理”,而记教学日记,是自我反思中最有效的方法。另外,教师共同体的研讨非常重要,作者提倡教师定期讨论问题,一起观摩教学录像,“互通有无,感受到团体的力量”。

总的来说,《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这也是它能够长期在亚马逊图书排名榜上畅销不衰的主要原因。中文译本的译者虽然是在读的学生,但因直接选修了作者的课程,对于原文内容的把握比较准确,文字也比较流畅。我愿意把它推荐给读者朋友,尤其是学习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们。

朱永新

2010年4月5日

于北京滴石斋

后记

初识这本书是2009年春天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书店,它端坐在本校教授著作的最显眼处。拿起来才发现作者便是我必修课——认知学的老师。上网后发现,这本小书很牛气地名列亚马逊网上书店教育心理学销售排行榜首,心中顿生敬佩,日后上威林厄姆的课也专心了许多。

机缘巧合,有国内出版社与我联系翻译这本书。我一口应承下来。将老师的著作翻译介绍到中国是我的荣幸,于是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我译完了全书。

本书的风格和他的大学教科书很像,字体不大,黑白图片,内容则是教科书的大众简化版,简明易懂,案例生动,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书中有些“惊人”的观点,可能会颠覆许多国人的常识,但其背后都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大量的实证数据,因而可信、可用。

教育是天下最神圣的事业,但也是让人困惑的事业,对于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至今尚有许多认知上的误区。本书展示了认知科学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一些常见的疑惑,畅销是必然的。我在国内读完了中学,至今还在美国大学里读书,我深感中国的学校教育与美国的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师生、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期望本书的出版对中国的学生、教师、家长能有切实的帮助,从而达到我的老师在书后所言“教育使人更聪明,聪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的良性互动。

赵 萌

2010年3月15日

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海外教育科学畅销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
译者 赵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396533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4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