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先生从古城、墓葬、寺院遗迹等几个方面,以考古实践结合历史文献,为大量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素材搭建了一个分类、分期明晰的体系,其中许多有分量的观点,如“城市考古”,影响了大批之后的考古工作者。
图书 | 宿白集系列套装 共4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宿白先生从古城、墓葬、寺院遗迹等几个方面,以考古实践结合历史文献,为大量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素材搭建了一个分类、分期明晰的体系,其中许多有分量的观点,如“城市考古”,影响了大批之后的考古工作者。 作者简介 宿白,字季庚,辽宁沈阳人。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肄业,1951年主持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墓群的发掘,1983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兼校学术委员,同年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99年其当选中国考古学会荣誉理事长至今。 内容简介 宿白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界是位开创范式、建立体系的大家。这本《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收入宿先生三十九篇文章,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代表作品,呈现了宿白先生对这一历史阶段考古充分而缜密的思考。 全书通过古城沿革发展、墓葬形制变化、寺院遗迹布局等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典型考古素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从“古今重叠型城市”长安与洛阳、到宣化辽墓中张家的兴衰史,青州龙兴寺的窖藏、山西永乐宫的壁画,乃至日本奈良法隆寺的玉虫厨子。宿白先生用一以贯之的考古实践与历史、文献互证的方法,为大量零散考古素材搭建了一个分类、分期明晰的体系,提出了许多有分量的观点,尤其是“城市考古”概念与方法的问世,影响并指导了大批之后的考古工作者。 目录 白沙宋墓(宿白集)(精) 精彩书摘 隋唐城址类型初探 近年来,对隋唐城址的调查与研究,有了较快的进展。除了对长安、洛阳隋唐城址继续进行工作外,也注意了地方城址。地方城址有的经过勘查、试掘;有的从地方志中搜集到一些较为可靠的记录。此外,东北地区辽代城址的勘测,对我们了解唐代州县城也有启发。现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隋唐城址可分京城、都城、大型州府城、中型州府城和县城五种类型。 精彩书评 宿白先生运用类型学方法,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墓葬做全面的分区分期研究,从而为研究这一时期墓葬制度的演变、等级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奠定了基础;结合文献记载,对这个时期城市遗址做了系统的研究,对当时都城格局的发展、演变,提出了创见。 ——徐苹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宿白集系列套装 共4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宿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5650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0-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