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形象史学(2019 下半年)(总第14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所收论文主要以中国古代历目前各个时期不同形式的物质文化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图像学、文学、语言学、地图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对形象史学的跨学科意义进行实践性探讨。本辑是第十四辑。 作者简介 刘中玉,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形象史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海洋文化史。代表著作《混同与重构:元代文人画学研究》。 目录 一 理论与评述 从巫史到图史 ——小议孔子时代图像功能的嬗变 刘中玉 从文化重新发现宗藩 ——柯律格《藩屏:明代中国的皇家艺术与权力》的范式创新 梁曼容 二 考古与图像 史前琮、璧上的“鸟立高台”刻符 刘文强 以考古实物形象补释毛公鼎“”字 王一凡 先秦旗制流变考 邓宽宇 试论汉代的陶水榭 庞政 三 汉画研究 苏鲁豫皖地区汉代画像石椁墓研究 王传明 现存几种孝子传图之比较 张朋兵 试论汉代佛教艺术的三个分期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性 胡文峻 张海平 四 中外交流与图像 从图像看滇文化中的古印度文明因素 俞方洁 李勉 林邑、女仙、良药与警兆:中古时期的“琥珀”形象 ——以道教仙话《南溟夫人传》为中心 周能俊 紫光阁旧藏《新封安南国王阮光平像》考 宗亮 清末民初国民异域常识的构建 邵小龙 五 文本与图像 “辰在斗柄,星在天鼋”考 安子毓 全真像教的早期历史及其宗教学意义初探 宋学立 航海活动中妈祖人文事象的探析 ——以民间《更路簿》中的“妈祖印”为例 周丽妃 周金琰 黄少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形象史学(2019 下半年)(总第1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中玉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5839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93000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