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潮涌动下的小说创作--以宋明时期为主的考察/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宏观层面整体性、学理性地总结了商业经济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梳理了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生态;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探究了宋明两代商业经济社会影响作家创作、作品叙事的状况和机理,形成了社会与文学的互动研究;并将共时与历时结合,总体把握小说在商业经济影响下的承变,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本书研究视角新颖,体系相对完整,文献资料丰富,对宋、明时期的小说做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美学评价,一定程度上拓展和丰富了文学史的书写视野与范式,具有观照和反思现实的价值。
作者简介
谢志远,1982年生,湖南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艺学学科方向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智库重点项目等多项,在《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发表小说、诗歌多篇,出版合著《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艺活动——风起青萍(1895—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和《中国文学的理论与创新思维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并曾作为主要参与者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商业经济生活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学理及历时考察
第一节 或显或隐:商业经济生活与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 抑商与重商: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生态和小说创作
第三节 “中间人”:商业经济背景下创作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四节 文化渗透:反映商业活动的小说基本结构类型
第二章 宋代商业经济发展与文学转向
第一节 众趋“本业”:“全民经商”热潮
第三节 由雅向俗:市民文艺走向勃兴
第三章 商业经济生活与宋代小说的创作和接受
第一节 利润最大化:“说话”的商品化
第二节 面向大众:话本小说的世俗化
第三节 万象聚笔端:小说的商业生活展现
第四节 贴近与符合:小说生活化的文体形态
第五节 双重作用:商业和理学影响下的小说叙事
第四章 明代商业经济发展与小说的商业化运作
第一节 又一个高峰:商业经济发展热潮
第二节 又一次趋利:小说的商业化运作
第五章 明代商业经济生活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鬻文兼游乐:文人的商业经济生活
第二节 商业侵文心:小说创作动机与想象
第三节 商里乾坤大:典型作家的小说创作
第四节 俗化与教化:作家的创作调和之法
第六章 商业经济发展与明代小说的商业叙述
第一节 繁荣共艰辛:小说对商业经济社会的表现
第二节 商贾多不易:小说对商人群体的肯定叙述
第三节 金银照世情:小说中浓墨重彩的钱财叙事
第四节 时代见幽微:明万历年间的小说涉商叙述
第七章 宋、明小说的承变与明代小说的复杂蕴含
第一节 承变跨时空:商业经济和小说创作的承变
第二节 商贾因时变:小说中商人形象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何以慰心魂:明代小说呈现出的矛盾纠葛
第四节 情不知所起:商业与心学共振下的重情叙事
第八章 商业经济生活与当代小说创作面面观
第一节 奔涌与回眸:展现当代商业经济生活的承变
第二节 钱财新物语:近年来财富叙事的演绎变奏
第三节 因力展商情:小说叙事动力及其审美价值
第四节 商中未了情:商潮涌动与文学创作未竟之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商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提
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
行为,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
流通的经济活动。这种买卖
并不是直接发生在生产者与
消费者之间,而是必须通过
商人,或独立的社会经济部
门来实现。①经济是对人们
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
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
总称,经济活动是创造、转
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
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②
商业经济活动又专指通过交
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
活动。有研究者指出:“经
济生活(即生产、交换、分
配、消费等的整体)是人类
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维度、
一种基本方式。”③商业经
济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生存发
展的基本方式。④不同历史
阶段的商业经济生活,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着时人的认识
、意志和情感等活动,而且
这种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布
罗代尔曾说:“经济从不是
孤立的,经济活动场所也是
其他实体——文化、社会、
政治——的安身之地,其他
实体不断向经济渗透,以便
椎进或者阻碍经济的发展。
这些实体很难互相分开,因
为我们所观察到的经验实在
,或如弗朗斯瓦·佩鲁所说
的‘实在之实在’,构成一个
整体,即我们曾确指为典型
社会的‘集合之集合’。”①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
文学与商业经济生活之间存
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经济的层面来看,文
学的“生产”“传播”“消费”都
属于商业行为,自然而然地
会受到商业运行规律的影响
和制约。在作家创作层面,
许多作家的创作都与商业经
济生活密不可分。茅盾对文
学的商业化抱有警觉,认为
“在万般商品化的社会里,
文学也有商品化的危险,而
且已在逐渐商品化了”②。
沈从文曾经说过:“新文学
同商业发生密切关系,可以
说是一件幸事,也可以说极
其不幸。”③叶圣陶一方面“
为金钱计,日节一二小时为
出卖之文,凡可以得酬的皆
寄之”④,另一方面又认为“
文学不是商品”,对“以文学
为投机事业,迎合社会心理
,不顾一切,加工制造,以
图利市三倍”⑤的行为表示
坚决反对。沈从文迫于生计
,一度在上海滩卖文为生,
不得不多产、快产;鲁迅在
上海的最后十年,创作的杂
文的数量明显多于前期,既
有战斗的需要和思想表达的
需要,也有商业化环境下便
于卖文的“功劳”;不想当作
家的巴金成为新文学史上靠
版税生活的作家;茅盾为了
多得稿酬,从创作小说转向
了更便捷的散文创作。从这
些鲜活的事例中,完全可以
感知到商业经济生活对作家
思想和创作所产生的巨大影
响。因此有研究者指出:“
文学创作、出版的过程,就
是文学生产的过程;创作文
学作品的个人就不再是作家
,而是‘文学生产者’;对文
学的研究就不能局限于对作
家、作品的分析,而是要把
作品生成的物质条件和生产
关系纳入研究视野,关注文
学‘生产’、‘传播’、‘消费’的
模式。”①
在读者接受层面来看,
人们通过小说可以“知识性”
地了解到社会商业经济生活
的方方面面。正如恩格斯所
说,人们在巴尔扎克的小说
中学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
经济细节”,比从当时“所有
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
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
西还要多”②。正因此,将
商业经济生活与文学的关系
作为研究的重要方面和内容
,显得十分必要。
……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
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在
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
要沾满了铜臭气;文艺创作
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文艺工
作者必须坚持正确原则。①
这一重要讲话,使文艺研究
者认识到,必须将文艺与市
场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关
切点,对此进行全面、深人
、系统的研究。这不仅是响
应党的文艺方针,实现文学
研究百花争艳的需要,更是
文艺研究自身不断完善、走
向深入的需要。回望历史,
观照现实,进行宋明小说创
作与商业经济生活关系的研
究,意义很大。
对于经济与文学关系的
研究,胡明先生认为可以从
四个方面展开:“文学的文
本与作家的经济意识和经济
理念;文学文本中所描写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形态;经济
生活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对文
学生存发展的促进和制约;
文学文本中人物的经济活动
。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思路,
既打通了经济与文学之间的
各种问题,同时又为文学研
究开辟了新边界。”②这对
我们重新研究经济与文学关
系颇富启发性。
本书试图通过对商业经
济文献、宋明社会生活文献
、社会思潮文献、作家传记
、小说文本等的阅读、挖掘
和分析,探究历史时空中的
实际生活,解读小说创作内
外交融的生动状况,以期尽
可能地丰富有关素材。同时
结合文艺理论研究原理和方
法,在梳理具体材料的基础
上尽可能地加以理论提升,
并在新视角下,尝试对宋明
小说做出不同于以往的评价
;进而把研究视野扩大到商
业经济影响下的整个中国文
学发展历程,古今对比和贯
通,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文学创作进行理性的思考
和判断。
由于商业经济影响小说
创作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限于篇幅和能力,本书将
研究聚焦于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潮涌动下的小说创作--以宋明时期为主的考察/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志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47724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2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50
CIP核字 2022075348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