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语言学理论为纲,从现实交际活动出发,将理论研究与言语交际实践融为有机整体,构建了缜密独到的修辞学新体系;同时,力求解决表达与理解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一直以其理论创新、科学实用而受到广泛赞誉,是众多高校修辞学课程的必备教材。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必读参考书,也是报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 | 汉语修辞学(第3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语言学理论为纲,从现实交际活动出发,将理论研究与言语交际实践融为有机整体,构建了缜密独到的修辞学新体系;同时,力求解决表达与理解方面的问题,帮助读者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本书一直以其理论创新、科学实用而受到广泛赞誉,是众多高校修辞学课程的必备教材。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必读参考书,也是报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希杰,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汉语修辞学》《修辞学通论》《修辞学导论》《汉语词汇学》《显性语言与潜性语言》《说话的情理法》《语言的美和美的言语》《这就是汉语》等。 目录 第三版前言 序言 修订本前言 第一章 修辞活动和修辞学 一 古老而年轻的修辞学 二 修辞和修辞学 三 修辞学的定义 四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五 修辞格 六 修辞学的范围和功用 七 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八 汉语修辞学中的古与今 九 怎样学习汉语修辞学 第二章 交际的矛盾和修辞的原则 一 交际的矛盾 二 语言和言语与思维和思想 三 语言的世界和物理的世界 四 文化的世界和心理的世界 五 对象 六 自我 七 语境 八 前提和话题 九 得体性 第三章 意义 一 意义的意义 二 语言的意义和言语的意义 三 同形异义 四 同义异形 五 社会文化意义和个人联想意义 六 语流义和情景义 七 模糊义和模糊话语 八 显性意义和潜性意义 九 表达意义和接受意义 第四章 同义手段和语言变体 一 同义手段的定义 二 语言的同义手段和言语的同义手段 三 显性的同义手段和潜性的同义手段 四 同义手段的选择 五 语言变体的选择与语言交体 六 地域变体 七 社会变体 八 言文变体 九 语体变体和风格变体 第五章 语体 一 语言的功能变体一一语体 二 语体的特征与语体的形成 三 语体学和修辞学 四 公文语体 五 学术语体 六 文艺语体的定义与特征 七 文艺语体的分类 八 传媒语体 九 语体的渗透、交融与创新 第六章 语音 一 语音与表达效果 二 韵母与韵脚 三 声调与平仄 四 音节 五 节拍 六 象声词和联绵词 七 衬词和叠音词 八 语音句 九 谐音 第七章 结构 一 句际关系和结构模式 二 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 三 整句和散句 四 长句和短句 五 词序 六 语序 七 话语衔接 八 插入语和反衔接 九 时间和空间 第八章 均衡 一 语言的均衡美 二 对偶 三 对照 四 排比 五 顶针 六 回环 七 互文 八 列举分承 九 均衡的局限与超越 第九章 侧重 一 语言的侧重美 二 反复 三 递进 四 映衬 五 撇语和抑扬 六 问语 七 类聚语 八 名词语 九 谬语 第十章 变化 一 语言的变化美 二 视点 三 双关 四 反语和夸张 五 婉曲 六 析字 七 析词 八 拟误、顿跌和相反相成 九 藏词与歇后 十 镶嵌 第十一章 联系 一 语言的联系美 二 比喻 三 比拟 四 借代及图示 五 象征和暗示 六 拈连 七 移就 八 转类 九 仿拟 十 引用和集句 第十二章 风格 一 风格和风格学 二 言语风格和言语风格学 三 言语风格的特点与类型 四 言语风格的形成 五 藻丽风格和平实风格 六 明快风格和含蓄风格 七 繁丰风格和简洁风格 八 典雅风格和通俗风格 九 风格的鉴赏与培养 结语 修辞学和辩证法 参考文献 后记 修订本后记 第三版后记 导语 本书不像另外一些讲修辞的书那样,在近于敷衍似的稍微讲讲修辞原理之后,就把几十个修辞格一字摆开,作为读者学习的对象。本书不是为讲修辞格而讲修辞格,而是让修辞所要达到的各种目的出来统率修辞格:或者是为了结构的均衡,或者是为了声音的优美,或者是为了语言的变化,或者是为了语意的侧重,或者是为了出语的新鲜,或者是为了措辞的得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修辞学(第3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希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10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2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13145381 |
中图分类号 | H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375 |
印次 | 5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