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茶馆宝船(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大师。抗战期间,老舍运用小说、新诗、话剧、曲艺等多种文体来表现抗战题材。

《茶馆宝船(全本)》把他最好的剧作《茶馆》,与他的两部珍贵的儿童剧《宝船》、《青蛙骑手》汇集成册,奉献给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从中能读出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精妙之处和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完整面貌。

内容推荐

《茶馆宝船(全本)》收入老舍的《茶馆》、《宝船》和《青蛙骑手》。

《茶馆》代表着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本借裕泰茶馆的兴衰与茶馆老板王利发和茶客秦仲义、常四爷等人的视角,将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国民党统治崩溃前夕这三个时期的历史风貌与时代变迁,像一幅长卷一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剧中没有总贯全篇的矛盾冲突,没有统领始终的情节链条,依靠小人物的遭遇、故事,四下铺展,彼此连缀,汇集出一幅足以反映三个历史时代的世情画卷。剧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富于时代色彩,突出展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作者将主要人物刻画得形象鲜明而又栩栩如生,人物的性格变化与命运的走向成为全剧的焦点。

《宝船》写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于1963年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宝船》讲述了贫家小孩王小二偶得宝船、救助弱者,被奸险小人骗走宝船,又在朋友的帮助下重夺宝船的神话故事,颂扬了劳动者勤劳善良、助人为乐、顽强勇敢、团结互助的美好心灵。曲折生动的故事、富于神幻色彩的情节、天真童稚的语言,使得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得年轻读者的喜爱。

《青蛙骑手》则是老舍根据藏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中融入了反抗压迫、民族团结的主题思想,剧情精彩,唱词优美,格调激昂,呈现出有别于他的经典剧作的另外一种风格。

目录

序言

茶馆

宝船

青蛙骑手

试读章节

康六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刘麻子卖到窑子去,也许多拿一两八钱的,可是你又不肯!

康六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刘麻子有女儿,你可养活不起,这怪谁呢?

康六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刘麻子那是你们乡下的事,我管不着。我受你之托,教你不吃亏,又教你女儿有个吃饱饭的地方,这还不好吗?

康六到底给谁呢?

刘麻子我一说,你必定从心眼里乐意!一位在宫里当差的!

康六宫里当差的谁要个乡下丫头呢?

刘麻子那不是你女儿的命好吗?

康六谁呢?

刘麻子庞总管!你也听说过庞总管吧?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

康六刘大爷,把女儿给太监作老婆,我怎么对得起人呢?

刘麻子卖女儿,无论怎么卖,也对不起女儿!你胡涂!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怎样,摇头不算点头算,来个干脆的!

康六自古以来,哪有……他就给十两银子?

刘麻子找遍了你们全村儿,找得出十两银子找不出?在乡下,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康六我,唉!我得跟姑娘商量一下!

刘麻子告诉你,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耽误了事别怨我!快去快来!

康六唉!我一会儿就回来!

刘麻子我在这儿等着你!

康六(慢慢地走出去)

刘麻子(凑到松二爷、常四爷这边来)乡下人真难办事,永远没有个痛痛快快!

松二爷这号生意又不小吧?

刘麻子也甜不到哪儿去,弄好了,赚个元宝!

常四爷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

刘麻子谁知道!要不怎么说,就是一条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里嘛!

常四爷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

刘麻子我要不分心,他们还许找不到买主呢!(忙岔话)松二爷(掏出个小时表来),您看这个!

松二爷(接表)好体面的小表!

刘麻子您听听,嘎登嘎登地响!

松二爷(听)这得多少钱?

刘麻子您爱吗?就让给您!一句话,五两银子!您玩够了,不爱再要了,我还照数退钱!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看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刘麻子洋东西可是真漂亮呢!我要是穿一身土布,象个乡下脑壳,谁还理我呀!

常四爷我老觉乎着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

刘麻子松二爷,留下这个表吧,这年月,戴着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

松二爷(真爱表,但又嫌贵)我……

刘麻子您先戴两天,改日再给钱!

[黄胖子进来。

黄胖子(严重的沙眼,看不清楚,进门就请安)哥儿们,都瞧我啦!我请安了!都是自己弟兄,别伤了和气呀!

王利发这不是他们,他们在后院哪!

黄胖子我看不大清楚啊!掌柜的,预备烂肉面,有我黄胖子,谁也打不起来!(往里走)

二德子(出来迎接)两边已经见了面,您快来吧!

[二德子同黄胖子入内。

[茶房们一趟又一趟地往后面送茶水。老人进来,拿着些牙签、胡梳、耳挖勺之类的小东西,低着头慢慢地挨着茶座儿走;没人买他的东西。他要往后院去,被李三截住。

李三老大爷,您外边蹓蹓吧!后院里,人家正说和事呢,没人买您的东西!(顺手儿把剩茶递给老人一碗)

松二爷(低声地)李三!(指后院)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事,要这么拿刀动杖的?

P12-14

序言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出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一个贫民家庭。一九〇〇年,做皇城护军的父亲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殉国。家中日子更加窘迫,仅靠母亲给人缝洗、做杂工维持生计。一九〇五年,老舍在乐善好施的刘大叔(即老舍散文《宗月大师》中的宗月大师)的热心资助下,进入私塾读书。一九一三年,老舍小学毕业,考入京师公立第三中学。半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转而考进免费供给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幼年性格抑郁寡欢的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以口才与写诗作文出众而引人瞩目。一九二二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次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一九二四年老舍赴英国,担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他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文学创作。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一九三〇年老舍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半期,老舍发表了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和《牛天赐传》等。一九三六年夏他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先后出版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十七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样子》。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别离妻小,只身前往武汉,后辗转到重庆,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抗战期间,老舍运用小说、新诗、话剧、曲艺等多种文体来表现抗战题材,如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话剧《张自忠》,长诗《剑北篇》等;与此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实际负责全面工作,为抗战文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九四六年,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继续创作与翻译,完成了长篇小说《鼓书艺人》与《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

一九四九年底,老舍回国。一九五〇年创作话剧《龙须沟》,引起热烈反响。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荣获“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一九五七年七月,堪称二十世纪中国话剧经典的三幕话剧《茶馆》发表于《收获》创刊号上。此后,随着政治运动的愈演愈烈,老舍的艺术创造几乎完全被压制了。

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老舍和文艺界其他人士受到迫害。同年八月二十三日,老舍受到一帮暴徒和无知少年的百般侮辱与轮番毒打。八月二十四日清晨,老舍拄着手杖,离开家门。第二天晚上,人们在德胜门外的太平湖西侧发现了他的遗体。

老舍一生除了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外——留下十五部长篇小说、三部未完长篇小说、九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六十余篇中短篇小说);在戏剧创作方面也成就巨大:创作了三十余部话剧、曲剧、歌剧,如《忠烈图》、《残雾》、《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写)、《张自忠》、《面子问题》、《谁先到了重庆》、《方珍珠》、《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青年突击队》等。

《茶馆》,代表着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本借裕泰茶馆的兴衰与茶馆老板王利发和茶客秦仲义、常四爷等人的视角,将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国民党统治崩溃前夕这三个时期的历史风貌与时代变迁,像一幅长卷一样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剧中没有总贯全篇的矛盾冲突,没有统领始终的情节链条,依靠小人物的遭遇、故事,四下铺展,彼此连缀,汇集出一幅足以反映这三个历史时代的世情画卷。剧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富于时代色彩,突出展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几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作者将主要人物刻画得形象鲜明而又栩栩如生,人物的性格变化与命运的走向成为全剧的焦点。

《茶馆》的台词雅俗共赏,不仅充满古都北京街巷语言的“精气神儿”,具备市井口语的灵动和脆生劲儿,也带有古今诗歌作品的含蓄气质。这出戏张嘴说话的有几十人,每个人的谈吐都是性格化的,专靠各自的声口,就可以把不同身份和情感的人物,从人群中间找出来。

《茶馆》是老舍最具“京味”的话剧作品。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受到热烈欢迎与赞赏;一九八〇年、一九八三年,曾几度赴德、法、瑞、日等国演出,引起轰动,获得高度赞扬,被西方观众誉为“东方戏剧的奇迹”,为中国话剧艺术贏得了国际声誉。

老舍的戏剧创作中,有一类为大多数读者所陌生和忽视的作品——儿童剧。这类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是《宝船》和《青蛙骑手》。这两部儿童剧是老舍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既保留了民间故事所特有的人物质朴、故事曲折的特色,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蓬勃昂扬的时代激情。

《宝船》写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于一九六三年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宝船》讲述了贫家小孩王小二偶得宝船、救助弱者,被奸险小人骗走宝船,又在朋友的帮助下重夺宝船的神话故事,颂扬了劳动者勤劳善良、助人为乐、顽强勇敢、团结互助的美好心灵。曲折生动的故事、富于神幻色彩的情节、天真童稚的语言,使得该作自诞生以来一直深得年轻读者的喜爱。《青蛙骑手》则是老舍根据藏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中融入了反抗压迫、民族团结的主题思想,剧情精彩,唱词优美,格调激昂,呈现出有别于他的经典剧作的另外一种风格。

老舍是戏剧大师,还是语言大师。此次我们把他最好的剧作《茶馆》,与他的两部珍贵的儿童剧《宝船》、《青蛙骑手》汇集成册,奉献给广大读者。相信读者从中能读出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精妙之处和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完整面貌。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茶馆宝船(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3073901
开本 32开
页数 19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2317171
中图分类号 I234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