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生前籍籍无名,离世后享誉世界,并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三十七岁便英年早逝,短暂的一生,疾病缠身、生活拮据、命运多舛。他把苦难转化为画面上热情洋溢的美,为艺术奉献了一生,创作了两千余幅作品,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书不仅收藏了凡·高多幅珍贵作品,而且还对每幅画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读者将由此得知这些作品成为不容错过的杰作之原因,画家的创作意图、技巧,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时间、地点、尺寸、材料和收藏地,等等。
图书 | 凡·高(色彩大师) |
内容 | 内容推荐 凡·高生前籍籍无名,离世后享誉世界,并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三十七岁便英年早逝,短暂的一生,疾病缠身、生活拮据、命运多舛。他把苦难转化为画面上热情洋溢的美,为艺术奉献了一生,创作了两千余幅作品,形成了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书不仅收藏了凡·高多幅珍贵作品,而且还对每幅画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述。读者将由此得知这些作品成为不容错过的杰作之原因,画家的创作意图、技巧,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时间、地点、尺寸、材料和收藏地,等等。 作者简介 热拉尔·德尼佐(Gérard Denizeau)生于1953年,巴黎第四大学音乐学系教授,是一位音乐学家、艺术史学家、作家、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专家。他专攻不同艺术领域的交叉研究,主张从图像、美学、历史、认识论等多角度,研究基于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创作活动。他写作和出版的作品体裁多样,有小说、散文、诗歌、传记等,另有一些关于美术和音乐的专著问世。 目录 动荡的一生 安稳的童年 波折的事业 宗教的召唤 苦难的体验 学徒生涯 风景:最初的尝试 在纽南的日子 从安特卫普到巴黎 1887年的机遇 地中海的光芒 阿尔勒、普罗旺斯、卡玛格 凡·高与高更:美学分歧 第一场灾难:割耳 病情恶化 圣雷米 最后 “你究竟想要什么?” 作品赏析 《纽南墓地的旧塔楼》 《一扇敞开的窗前的织布工》 《吃马铃薯的人》 《煎饼磨坊》 《阿涅勒的美人鱼餐厅》 《唐吉老爹画像》 《日本风格:李树花开》 《意大利女人》 《戴灰毡帽的自画像》 《朗格鲁瓦桥下的洗衣妇》 《桃树花开(纪念莫夫)》 《阿尔勒的鸢尾花》 《收获的景象》 《约瑟夫·鲁林坐像》 《在卸货的运沙船》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吉卜赛人露营的大篷车》 《罗纳河上的星夜》 《夜间的露天咖啡馆》 《夜间咖啡馆》 《尤金·博赫像》 《黄房子》 《红葡萄园》 《阿尔勒的舞厅》 《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鸢尾花》 《星月夜(柏树与村庄)》 《阿尔勒的卧室》 《麦田中的柏树》 《在圣雷米的自画像》 《修路工人》 《圣保罗医院的花园》 《午睡》 《盛开的杏花》 《星空下有柏树的道路》 《加歇医生的花园》 《科尔德维尔的草屋》 《弹钢琴的玛格丽特·加歇》 《阿德琳·拉武的肖像》 《奥维尔的教堂》 《奥维尔的房子》 《日本花瓶里的玫瑰和银莲花》 《加歇医生的肖像》 《多比尼的花园》 《乌鸦群飞的麦田》 年表 术语表 图片版权说明 导语 很多人天生就喜爱艺术,就像人天生爱美一样。要欣赏千变万化的艺术,需要把它置于历史和风格的框架之中,不仅需要观看的眼睛,更需要知识。艺术的美丽、艺术的优雅、艺术的崇高是宇宙间的奇迹,它总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愉悦。 本书将观者置于画家凡·高所处的时代,跟随画家成长的脚步,了解一幅幅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根源、创作意图、绘画技巧等等,让欣赏艺术不再是件困难的事。 精彩页 动荡的一生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威廉·凡·高(Vincent Willem VanGogh)出生于荷兰南部的格鲁-津德尔特。在凡·高出生的前一年,母亲曾生下第一个男孩,取名为文森特,但在1852年3月30日便夭折了。一年后,凡·高出生了,母亲又给他取名为文森特。就这样,凡·高后来成了家里六兄妹中的大哥。凡·高的兄弟姐妹有:妹妹安娜·科尔内利亚(Anna Cornelia)、伊丽莎白(Elisabetha)和威廉明娜(Wilhelmina),弟弟提奥(Theo)和科尼利斯(Cornelis)。 安稳的童年 1849年,凡·高的父亲提奥多鲁斯·凡·高(Theodorus VanGogh)为津德尔特的牧师,并在这里娶了安娜·科尔内利亚①(AnnaCornelia)——艺术家凡·高平凡的母亲。凡·高一家是北欧人眼中“令人尊敬的家庭”——牧师家族。其先辈可追溯到16世纪,他们在艺术领域,尤其是绘画,占据着突出的地位。提奥多鲁斯的两个兄弟亨德里克(Hendrick)和科内利斯(Cornelis)都是画商;另一个兄弟约翰尼斯(Johannes)是海军上将。凡·高从小便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愁衣食的资产阶级家庭里。这个阶级的人们遵循工作和宗教所推崇的道德规范,却也熟识金钱游戏的规则。童年的这些见闻让他成为一个认真严肃的人,也让他变得忧郁而寡言。凡·高六岁的时候,进入津德尔特学校念书。但第二年,他就回到家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1864年10月1日,他开始了泽芬贝亨寄宿学校的痛苦生活。在那里,这个年轻的中学生发现了对绘画与法语的乐趣。以后,他在法国能流利地使用这门语言也是得益于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然而,十五岁那年,他又回到了津德尔特的家,随之结束了人文学科的学习。 波折的事业 十六岁那年,凡·高在古皮尔公司的海牙分部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这家商行专门从事绘画艺术品交易,凡·高因此接触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从而有机会提升他的艺术修养。他的认真和勤恳令老板十分满意,所以,1873年6月,他得到了一个调去伦敦公司工作的机会。这时的他才二十岁,一切都似乎预示着文森特·凡·高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美好的愿景最终被一段失败的恋情打破。凡·高爱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欧仁妮·卢瓦耶,他的表白被拒绝,卢瓦耶说她已经与前房客订婚了。凡·高因此变得愤世和孤僻,转而对宗教事务产生了狂热兴趣。这让他的家人感到很不安,他们不赞同他突如其来的宗教狂热。这时,同样到了工作年龄的弟弟提奥在1873年12月12日进入了古皮尔公司的海牙分公司。1875年5月中旬,凡·高在叔叔的提议下,到了古皮尔公司驻巴黎总部(夏普塔路9号)去工作。那时候,他的家人搬到了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埃腾。与巴黎的第一次接触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当地艺术市场的重商主义给这个敏感的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也绝不是一个会隐藏情绪的人,一些客人受够了他轻蔑的态度,便直接向上级投诉。结局也不令人意外:1876年4月1日,凡·高被解雇了。 P3-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凡·高(色彩大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热拉尔·德尼佐 |
译者 | 译者:梁菁宜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5188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4 |
CIP核字 | 2020088087 |
中图分类号 | J205.5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30 |
宽 | 180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