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赋研究史论(精)/北京社科精品文库
内容
内容推荐
《汉赋研究史论/北京社科精品文库》将中国古代的汉赋研究划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四个时期,系统梳理汉赋研究的历史嬗变。作者对中国古代的汉赋研究资料进行了穷尽式搜集,并且将这些研究成果分为评论、编集、注释等三大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和学术总结。作为**部汉赋研究史专著,《汉赋研究史论/北京社科精品文库》还对中国古代的汉赋研究进行了理论思考,探讨其产生的学术背景、包蕴的文化内涵以及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认识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和中国学术目前的价值及地位。《汉赋研究史论/北京社科精品文库》**次全面勾勒了近代以前汉赋研究的历史进程,填补了本领域的学术空白,不仅为赋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而且以其完备信实的资料考订、文献学和注释学方法的精妙运用、严密系统的结构体系、全面深刻的分析和迭出的新见而当之无愧地成为赋学研究领域的一部上乘佳作。《汉赋研究史论/北京社科精品文库》曾于2008年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者简介
踪凡,原名踪训国,男,1967年8月生,江苏沛县人,文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赋学会副会长,中国文选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辞赋研究。曾在《文学遗产》《文献》《文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专著《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司马相如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版)、《中国古文献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序 龚克昌绪论节 汉赋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第二节 汉赋研究基本情况综述第三节 关于本课题的几点说明章 两汉:汉赋研究的开创与奠基节 司马迁汉赋研究发微第二节 扬雄汉赋观刍议第三节 刘向父子的汉赋研究第四节 西汉帝王的汉赋观第五节 王充汉赋观试说第六节 班固汉赋研究评析第七节 蔡邕与鸿都门学的汉赋观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汉赋研究的发展与兴盛节 三曹的汉赋观与古代汉赋研究的转捩第二节 晋代的汉赋观与古代汉赋研究的拓展第三节 兴楚盛汉,蔚成大国——刘勰论汉赋的性质源流第四节 写物图貌,蔚似雕画——刘勰论汉赋的文学成就第五节 《文选》对汉赋的编录与分类——兼及东汉六朝时汉赋整理的盛况第三章 唐宋元:汉赋研究的低落与复苏节 关于汉赋价值与赋家品德的讨论第二节 李善《文选注》对汉赋的注释第三节 唐宋类书对汉赋的摘录与编类第四节 语言研究与名物考辨——汉赋研究的新亮点第五节 朱熹、晁补之、章樵等人的汉赋研究第六节 王观国、程大昌、王应麟的汉赋研究第七节 祝尧、陈绎曾等人的汉赋研究第四章 明清及近代:汉赋研究的总结与深化节 明代学者对汉赋的评论第二节 明代的汉赋整理与编录第三节 明代的汉赋注释与评点第四节 清及近代的汉赋评论——以赋话为中心第五节 刘熙载《艺概-赋概》的汉赋观第六节 清纂赋集中的汉赋编录第七节 清纂文集中的汉赋编录第八节 清及近代的汉赋评点与注释结语 古代汉赋研究的总结与思考附录 古代语言文字学著作中的汉赋资料主要参考文献后记重排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赋研究史论(精)/北京社科精品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踪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58484
开本 16开
页数 5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58
出版时间 2016-05
首版时间 2016-05
印刷时间 2016-08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982
CIP核字 2015103525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33.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7
178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