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机立断(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郑明武编著的《当机立断(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记述了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的有关情况。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郑明武编著的《当机立断(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为该丛书之一。

《当机立断(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选取了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详细讲述了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中央决定

 毛泽东要求解决粮食问题

 陈云提出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案

 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二、政策实施

 各地积极宣传统购统销政策

 各地积极实施统购统销

 政法部门保障政策顺利实施

 统购统销从粮食扩展到棉花

 人民群众积极揭发“缺粮”问题

 及时纠正统购统销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农民普遍尝到统购统销好处

 各地丰收农民踊跃售粮

三、完善政策

 陈云调研统购统销实施情泖

 陈云提出定产、定购、定销

 各地热烈支持粮食新政策

 中央正式确定“三定”政策

 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

 及时纠正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

 各地政府领导对破坏分子的斗争

 大辩论使统购统销赢得民

 农民对粮食政策有了新认识

 正式结束统购统销政策

试读章节

毛泽东要求解决粮食问题

1953年10月1日,国庆之夜,举行了国庆4周年大阅兵后的天安门广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此刻,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厅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在这里商讨国事。

在这次商讨国事中,陈云把实行粮食征购和配给的想法,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盘托出,经过讨论,陈云的想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于是,毛泽东当即拍板定案,并指出:

由陈云负责起草《关于召开全国粮食紧急会议的通知》。由小平同志负责起草决议,迅速召开全国粮食会议,把这一方案付诸实施。

由于情势紧急,不能拖延,从天安门城楼回来后,陈云连夜起草了会议通知,并于10月2日凌晨送到毛泽东处。

毛泽东迅即对陈云起草的通知做修改,并决定于当日19时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

对此问题中央之所以如此紧迫,是因为当时在全国各地对粮食大抢购之风盛行。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国家。粮食问题是历代政府都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伊始,粮食产需矛盾、供求矛盾就十分突出。建国初期的几次剧烈的物价波动,都与粮食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过土地改革和几年的经济恢复,这一矛盾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1953年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以后,粮食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当时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兴风作浪,抢购粮食,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

以下是几个抢购粮食的画面:

1952年12月18日到22日,5天内,江西省吉安市上市的稻谷全被私商收去。

……

1953年,江苏省徐州各县,不法私商赶来抢购。他们勾结当地粮商和粮贩子,深入农村抢购。其中王雨农在邳县、新沂等县的集镇上安排10多家“代理店”,抢购黄豆50多万斤;陈生则用抬高价格的办法,一次就抢购黄豆6万多斤。

……

1953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湖北省潜江县腰河乡被私商买去青苗谷13万多斤;浙江省温州专署粮食局在温州蒲江乡36个村调研,有74%的农民卖了青苗或禾花谷。

这种粮食投机市场的存在,严重地干扰国家粮食购销计划的实现,导致粮食产需矛盾更加尖锐。

由于1953年小麦受灾,预计减产35亿公斤,加上广大农民因灾产生有粮惜售思想,预计夏粮征收和收购都将大大减少。

全国粮食形势相当严峻!全国财经会议的粮食组集中讨论了粮食供销形势,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很大,办法不多,难以为继。

粮食形势如此严峻,解决粮食问题,在当时已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极为重大的任务。

1953年,全国粮食形势进一步严峻,毛泽东要求当时充当中国经济领导机关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简称中财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在当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陈云,因病在外地休养,中财委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但一时没有拿出可行的办法。  P2-4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巾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机立断(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二大战役)/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明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727402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24
154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