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丐王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自传体文集。作者曾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出席过省劳模会;曾浪迹数省市,进过原始森林,住过上海滩;曾成为“大款”,办奶牛厂,兴福利,做善事;曾沦为丐王,后为“报王”,手下有千人之众;曾与5个女人有事实婚姻,演绎了悲欢离合;然而,繁华过后成一梦,最终回归故里,笑看人生。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自传体文集,记述了作者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因各种遭遇而沦落街头,渐成“丐王”,数年后毅然回乡务农,过本分生活的传奇经历。由于时间仓促,我难以仔细研读书稿,但我觉得,该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情况以及流浪乞讨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将有所裨益。同时,“丐王”能够自我觉悟,从而结束不劳而获的寄生般的生活方式,走上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应该说对于新时期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特别是教育、引导流浪乞讨人员依靠当地政府自食其力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流浪乞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有的是衣食无着,一时为生活所迫;有的则是以此为生财之道或以此为生活方式。当然,还有其他的社会不公等方面的原因。

目录

破迷信崭露头角

当清官祖上有德

主正义命运陡转

痴情女埋后复活

搞培训登台授课

欲捉贼反被拘留

藏深山入赘招婿

巧施汁狼皮显威

铭父恩自投牢狱

毙死囚祸及无辜

为自由茹毛饮血

捉飞鸟监利恋娇

救美女劈波斩浪

归无路远走申城

炒外汇财源茂盛

争老大舍生忘死

救老叟跳车抓贼

去北京再遇恩师

出奇招浪子创业

放牧人血本无归

悟寓言再别亲人

中秋夜家难团圆

当丐王纵横岛城

施绝招天掉馅饼

亮文凭遭人冷眼

辩论会丐王易帜

辨真伪丐头嗅钱

迎奥运情满大院

狗子队捐款救灾

数日内连救三命

别丐帮返乡耕田

收获时痛失爱妻

学手艺温饱有余

助邻里赌场争胜

认弃儿说古论今

一碗面爱心无限

破迷信先治愚昧

赴寿宴巧作月老

卧病榻宾朋满堂

建家园叶落归根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东明县。东明县位于黄河中下游东岸的鲁西南平原,从我们这里往东30多公里可到菏泽市,往西可到河南长垣县、往南即是县委书记的楷模——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县,往东北270多里可到省会济南市。

东明县在解放后曾归河南省管辖过一段时间,从1963年4月至今一直归山东省管辖。

我居住的村庄叫柳林村。柳林村背临黄河,土地贫瘠。过去这里林、粮虽不丰足,但民风纯朴,乡俗典雅。男女百姓勤劳勇敢,忠厚诚实,且喜习武术,崇尚礼义。自古以来,柳林村就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封建社会时,曾有过陈氏先祖进士及第、高脚拳师威震黄河两岸的历史传说。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叱咤风云的志士从这片热土冲进战场,在枪林弹雨中拼杀,成长为革命者,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新中国诞生后,在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中,柳林人步步举旗在前,成了当时河南省的先进明星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林村率先实行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的改革,又成了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涌现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传奇人物。

我家在村东北一片几十亩大的坑塘旁边。坑塘周围绿柳成荫,果树上已经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子,浅水中栽植的条编水柳,随风摇曳。坑塘内荷莲亭亭玉立,鹅鸭在碧波中嬉戏畅游,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击起片片涟漪。这片坑塘已荒芜多年,无人问津。自从我回乡之后,就带领一班人,把这里变成了风景靓丽的家园。平常院子里聚集着几十个丐男丐女,还有邻村来的残疾人。他们有的在一声不响地扎着扫地用的笤帚。有的在编织柳条制品,有的在喂鸡,有的在剁草喂兔子,呈现一派忙忙碌碌的景象。

2005年8月的一天上午,市县电视台的记者一路风尘,专程来到柳林村,这次他们来是专为我拍摄的一部新闻专题电视片再补拍一些新闻镜头,但不巧,我当时没在,家里人说我进城买东西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近年来,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好过多了,但各村却兴起了烧香磕头大盖庙宇的封建迷信活动。一些巫婆,巫师趁机利用巫术和江湖小技大肆骗取农民的血汗钱。于是,我就骑上摩托车到城里医药商店、化工门市部买来了几样药品和化工原料,准备当场揭穿他们的骗局。我从城里回村后,见到电视台的记者,我对他们说,你们拍片的事最好先放放。说罢,我就让丐男丐女们拿上炭火和其他工具,领着众人走进巫婆、神汉表演拿妖捉鬼的现场。只见巫师正在表演“铁棍降妖”,他嘴里诡称,病人被妖怪所缠,必须用烧红的铁棍握在手中打妖魔才会被降住。只见一股青烟从巫师手中直往上冒,巫师说:“妖怪随烟跑了,病人的病很快就会好了的。”我在一旁高声大喊:“乡亲们,不要听信他那一套,那是骗人的把戏,看我来揭穿他的骗术。”说完,我就叫人生火拉风箱将一根铁棍烧红,然后用手去握被烧红的铁棍。有人忙喊:“老陈,你别握它,当心手指头被烧坏了。”我笑着说了声“不碍事”,便将烧红的铁棍高高举过头顶,手中青烟直冒,有人吓得闭上了眼睛,有人惊得张大了嘴巴。我用另一只手指着青烟对乡亲们说:“我的这只手已经用白醋洗过了,烧红的铁棍根本就烫不着我的手,那青烟不是什么妖怪,而是白醋见热起的作用。”我这一招果然灵验,使在场的群众立时明白了道理。那巫师见有人当场揭了他的老底,气得嘴歪眼斜,遂又叫巫婆表演“油锅捉鬼”,说是病人被恶鬼缠身,只有把恶鬼从油锅里捉出来,病人才能康复。只见巫婆将袖子卷起,伸手到冒着热气的油锅里捉出来一个事先就放进去的面人,巫婆嘴里还念念有词:“看你还往哪里跑!”说着就用刀劈开面人,里面流出了血,众人见巫婆的手皮一点也不发红,都十分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我在旁边高喊一声“看我的”,顺手往锅里加了少许油,又加了许多醋和芒硝,然后叫伙伴们拉动风箱,加大火力。围观的群众只见油锅里直冒热气。我挽起衣袖,伸手在油锅里摸了起来。不大一会儿,我便从油锅里摸出一个面人,用刀劈开也流了血。我说:“这不是血,是红水,面人用姜黄染了,刀上沾了碱水,刀劈时姜黄与碱水起了化学变化出现了红色。”我将手指张开让大家看,手心手背手指头不染红,也没起泡,连块皮也没有伤着,在场的人无不“啧啧”称赞,都说:“老陈神了!”我笑着对大家说:“不是我老陈神了,而是科学知识神了。”我向大家解释说,锅里冒出的热气根本就不是油的热气,而是醋蒸发出来的热气,醋的沸点最低,见热就冒烟。锅里刚才冒出来的热气是醋,而不是油,所以,我伸手在锅里捉面人,根本就不会烫伤手。我提醒大家,有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到医院去看,不要轻易信巫婆巫师那一套,不要上当受骗。

巫婆巫师又吹嘘他们的药最灵,喝下肚立见止疼。我从衣服口袋里也掏出一个纸包说:“这一招我也会,不信就当面试验。”我将纸包的克胆南星末溶于一碗水中,让在场患有风湿性腰腿疼的老年人喝。一位患有腿疼病的老人,一口喝下去半碗。停了一会儿,我叫老人走动走动,老人向前走了几步。我问他:“还疼吗?”老人说:“不疼啦,你这药真灵验。”我说:“这药不是神药,是用克胆南星末溶在水里的,江湖上叫风湿止疼水,它不但能止疼,还能消肿.但是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除不了病根。巫婆吹嘘是画符念咒得到的神水,老佛爷恩赐,那纯粹是骗人的鬼话。”

那巫师见一位老汉两眼发红,就说是神火所致,便要为老汉从帽子上取火消灾。我上前拦住说:“还是让我来吧!”我摘下老汉的草帽拿在手中,喝了一口酒喷到草帽上,只见草帽立刻燃起火来。大家都非常惊奇。我说:“乡亲们不必奇怪,我事先在酒里泡上了一点白磷,白磷的燃点很低,当它和酒一起喷出时,与空气发生强烈摩擦,白磷就会自燃,酒中的酒精也就跟着燃烧起来,这并不是什么神火,这位老先生害的是风火眼病,并不是神火所致。”我这一精彩的表演又使乡亲们明白了另一个科学道理。

有人说刚才巫婆表演了火炼金丹,专治眼病还收了人家不少钱。我说:“我当面炼丹,请大家细心观看。”我边做边讲解,先将樟脑粉和酒精调做成豆粒大的丸,外面裹上朱砂,放在掌中点火滚动,不会烫手。过了一会儿,药丸被烧成白末,刮下一点放人人眼内,有一种清凉感。我对大家说,光觉得清凉,就是不治眼病,这金丹全是骗人的鬼把戏。P1-5

序言

中国社会出版社的张承先生向我推荐由他责编的《丐王传奇》书稿,并嘱作序。尽管我的工作很忙,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这是一本自传体文集,记述了作者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因各种遭遇而沦落街头,渐成“丐王”,数年后毅然回乡务农,过本分生活的传奇经历。由于时间仓促,我难以仔细研读书稿,但我觉得,该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情况以及流浪乞讨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将有所裨益。同时,“丐王”能够自我觉悟,从而结束不劳而获的寄生般的生活方式,走上自食其力的生活道路,应该说对于新时期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特别是教育、引导流浪乞讨人员依靠当地政府自食其力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流浪乞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有的是衣食无着,一时为生活所迫;有的则是以此为生财之道或以此为生活方式。当然,还有其他的社会不公等方面的原因。

流浪人员乞讨的方式,有的是个体行为,有的则是有组织性的行为,甚至形成“丐帮”。流浪乞讨行为对于身处少数困境的人来说,往往是维持生计的一种不得已的办法,但它对于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往往是有负面的消极影响的。特别是当它具有组织性,且以此为发财之道的情况下,其对社会的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应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确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曾实行了几十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这种集救助性和强制性于一体的管理模式’于2003年被新型的救助管理制度所取代。对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以自愿、无偿、开放为特征的救助管理办法。对于破坏城市社会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则依法实施管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社会变革,它根据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社会文明进步的步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在新型的救助管理制度下,我国在解决流浪乞讨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也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随着价值观念的曰益多元化,以外出乞讨为生财之道的现象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较为盛行,有的甚至组成团伙,操纵未成年人在城市乞讨,以牟取暴利,这不仅对城市的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诱发刑事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应对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完善制度,创新办法,尤其是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如流出地与流人地的相互配合,采取救助服务、行政管理、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实行综合治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最终有赖于经济的高度发展,及在其基础上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同时也有赖于全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高度文明,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后记

我是在没有任何资料,甚至连本字典也没有的情况下写下这些文字的。它大致勾勒出我这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漂泊人生,记录下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活片断。对于人生的意义,我不敢妄谈,因为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个乞丐,充其量不过是个乞丐的头。所以,我的人生轨迹,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可以任人评说。

我要说的是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里,都有其正面的、积极的主流,同时也有着不容回避的消极的负面现象。而这些正是人们需要正视并加以解决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固定在当前党中央号召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方向上,尤其是那些与我的经历类似,至今还在城市中过寄生生活的人们。他们应该在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尽快走上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去过本该属于他们的本分的生活。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首先我要感谢菏泽市的陈光书记,他在我遭车祸奄奄一息时,及时把我送到医院,挽救了我的生命;还要感谢县委的庄副书记,是她亲自打电话给乡政府,才使我承包的土地里的庄稼因修路造成的损失,获得了赔偿,以及帮助我、为我排忧解难的沙沃乡派出所、司法所的同志们。他们秉公执法,主持公道,维护了我的合法权益。其次,我要感谢东明县广播电视局的王奇才同志,还有为我出书跑前跑后忙碌,帮助摄影、照像的陈东伟,感谢县党史办的刘青峰和县政协办公室的陈银生同志,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还有县创作室的杨洁同志,他为我的初稿曾修改过两个月的时间,至今那份初稿还保留在他那里;再次,我要感谢责任编辑张承先生,是他帮我精心修改书稿、润色文字、花费了大量心血;还要感谢中国社会报社的时永福、祝晓惠同志,他们对书中的小标题和部分内容提出了很好的改动意见,以及人民日报社的唐进修同志。我祝愿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

书评(媒体评论)

丐王一生  颠沛流离

终有所悟  奉献余生

山东省东明县文联主席 肖思庆

2007年6月29日

祝贺《丐王传奇》出版发行,它是陈鸿剑一生坎坷的铨释,人老夕阳红!

东明县张寨经委 杨轩印

2007年8月3日

丐王陈鸿剑回归故里,返璞归真,带头躬耕,自食其力。欢迎乞丐离城回乡开荒种地,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沙沃乡乡长 范怀忠

2007年5月3日

欢迎乞丐回乡创业,自己动手,温饱有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出力流汗。

沙沃乡党委副书记 刘宝文

2007年5月2日

丐王一生是个悲剧,但他有声有色地演过这一幕剧,没失壮丽和快慰。老了毅然回乡开荒种地,活得豁达充实。

我所曾为丐王解决过土地纠纷,我所支持他,并为他辛勤执著地耕耘深受感动。

沙沃乡司法所 郝红军

2007年4月28日

鸿剑一生坎坷,曾一度沦为丐王。但他已归故里,返璞归真,开荒躬耕,植柳种苇,编篮编筐,扎制扫帚,自食其力,并带领乞丐和残疾人学手艺促其有一技之长,为乞丐和残疾人树立了榜样。他的行为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于构建和谐村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柳林村党支部书记 陈洪印

2007年4月28日

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陈鸿剑从一个寄住城市的乞讨丐王,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回家后开荒种地,掏大粪清扫厕所,干得辛勤执著。他在荒地里种出丰收稻,并草编条织多挣钱,他还请人教乞丐和残疾人学手艺,使之有一技之长,他为乞丐和残疾人树立了榜样,大家要向他学习。

柳林村村委会主任 申海军

2007年4月28日

陈鸿剑的一生,如泣如诉,他离沪回家创业,养奶牛办针织厂,又办慈善院。当时牛奶没有销路,他广贴告示:老弱病残,没奶吃的婴儿和被丢的弃儿,予以收留并免费喝牛奶;他仗义疏财,济困助贫为民办福利,后因经营不善彻底倒闭。他流浪青岛乞讨混为丐王。经学习他走正道去卖报纸。因车祸他成了残疾,归故里后开荒种地并教乞丐和残疾入学手艺。在他的感召下,乞丐离城回家为建设新农村出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国家排忧,使城市形象更和谐美丽。

柳林村会计 张明显

柳林村队长 陈兴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丐王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鸿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07709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