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邓稼先(中国著名科学家传记青少年励志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并成功爆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研制速度,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

让我们一起打开本书,走进邓稼先的世界,领略他的传奇一生。相信一定会激励大家像邓稼先那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早日强盛起来。

内容推荐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他(她)们克服了诸多困难,把传主们的故事讲得生动有情,很有气势。相信小读者们在阅读这套丛书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钱三强等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地里、在发射基地、在戈壁荒漠的忙碌身影,也能真切地领悟到他们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拳拳赤子之情。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嘉言懿行,令人萦绕于心。本书为该丛书之一《邓稼先(中国著名科学家传记青少年励志读本)》。

目录

秀实之禾

与杨振宁儿时开始的友情

“七七事变”的枪声

走上北大讲坛

美国普渡大学的高才生

“您的儿子回来了!”

真诚而炽热的爱情生活

走向秘密世界

悲愤的“59·6”

“听钱部长讲故事”

西花厅的客人

建造新的“长城”

中国即将发出第一声巨响

罗布泊升起了一团蘑菇云

向列强挑战

亮起永恒的太阳

永恒的光源

邓稼先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降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白麟坂镇。

白麟坂镇,是一个颇具古风的老镇。一条条街道大多用青石板铺就,一座座有着徽派建筑风格的店铺,风风雨雨几百年,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

邓氏家族的宅第建于平坂之中,一面濒临凤河,三面被龙山、龟山、白麟山环抱。邓家宅院的格局是,后面一排木质结构的高屋,前面一片敞厅、曲廊连着一座精巧的池塘和小园林。起居和游闲于一体,人和自然相融,这是一所典型的徽州老宅。

邓氏家族在这座古镇上,是智慧和富有的象征。

相传二百多年以前,邓氏家族中读书出仕、赴外地经商的人经年不绝,有的成为达官贵人,有的成为商界巨贾,有的则集儒、商、官于一身,可谓有文,有财,亦有势,显赫一时。其中,邓稼先六世祖爷邓石如,被推崇为清代篆刻、书法第一大家,闻名大江南北,且被当朝皇帝所推崇。

邓石如,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精四体书,他的篆刻雄浑朴厚,自成一体。当年的两湖总督毕秋帆很赏识皖派的金石书法,曾向朝廷鼎力举荐。为此,邓石如应邀赴京作书法、篆刻表演,颇受宫廷赏识,并有意留他供职。怎奈这位完白山人不谙为官之道,执意回归故里。于是,宫廷赠与他四方铁砚,一套宅院。这套宅院便建于四灵山水间,并命名为“铁砚山房”。

在“铁砚山房”的大门上方,高悬着一块醒目的匾额,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御笔“松风水月”四个大字,镌刻在上面,为这所宅第营造出一派庄严又恬淡自适的境界。

邓稼先的祖父邓艺荪于民国元年曾任安徽省教育司长,与苏曼殊等名士是情投意合的挚友,在安徽学界享有盛誉。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字叔存,自幼接受父辈的严格家教,苦读诗书,工画山水。1907年,邓以蛰刚满15岁便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攻读文学;一年以后,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从大学到研究生院共学习五年。1913年邓以蛰学成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这期间,邓以蛰在《晨报》、《新青年》等我国早期进步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文笔奔放,见解独到,给学术界、思想界乃至文学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邓稼先的母亲王淑蠲女士,聪颖贤淑。虽然是大家闺秀,但自嫁到邓家,无论农活家务,都勤于操作,干活手脚麻利,不怕辛苦。她为人宽厚,从不与人口舌,不在背后讲人的是非;她还把娘家陪嫁的布匹拿出来给佣人做衣服。人们夸奖她是一个宽宏大度、仗义疏财的好人。王淑蠲还是这座古镇上相貌非常出众的美人。

王淑蠲和邓以蛰于1914年和1918年生下两个女儿之后,于1924年6月25日在“铁砚山房”生下了他们的长子稼先。

为了给他们的长子取名,知识高深的邓以蛰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古老的中国,命名(包括给孩子取名,给书斋、店铺命名等)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从而构成了举世无双的姓名文化。特别是有身份、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希望,有较深的文化蕴涵。邓以蛰对夫人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为其两个儿子取名为苏轼、苏辙,是煞费了苦心的。为此,他着意撰写了一篇散文《名二子说》,特地说明了“轼”、“辙”二字的微言大义,足见古人对命名的审慎。邓以蛰在室内踱着步子,他走到窗前停下来,遥望夏日郁郁葱葱的田野,刚刚吐穗的稻谷在微风中起伏着。邓以蛰眼神一亮说道:

“我们的儿子就取名‘稼先’吧!古人说,禾之秀实,而在野曰‘稼’。‘稼’,就是在田野已经秀穗结实之禾。叫稼先如何?”没等淑蠲回答,他又说:“‘稼先’这个名字内蕴很深,预示我们的儿子根植于中华大地,并且早早地秀实和成熟于中华大地,成为造福民众的沧海之一粟。”  淑蠲赞赏地点了点头。

“稼先”,是父辈的祈盼,也是父辈的良好祝愿。稼先走过大半个世纪的足迹证明,他确乎是一株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秀禾,一株默默无闻地造福于中华大地的秀禾。他没有辜负父辈的心愿。

凤水三山,成为小稼先的摇篮。当他第一次张开眼睛看世界时,他的祖国像是一部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漫的世纪之途。1924年,中国历史上正上演一出军阀混战的悲剧。然而,小稼先出生的白麟坂镇却是一块安静的沃土,是一处“世外桃源”。

白麟坂镇依山而卧,临河而立。这个古镇自“铁砚山房”建造以来,以生产文房四宝闻名遐迩。尤其是他们从三山上采石制砚,更是这个古镇的传统匠艺。因此,古镇上出售各种精美砚台的店铺鳞次栉比。铺面上陈列的砚台也千姿百态,有的大如磨盘,有的小如铜钱,有的雕龙镂凤,有的刻有水榭楼台,个个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在这里经商的人,大都谈吐儒雅,与白麟坂镇的古建筑和徽文化融为一体。

“铁砚山房”门前的凤河,从白麟山深处流淌出来,河面漂荡着朝霞暮云,水色饱含着三山的浓荫淡绿,成就了一段世间的绝妙佳境。站在这三山一水之间,上方是悬崖峭壁,下面是一弯悠悠碧水环绕着的邓家房舍,几丛翠竹,几株香桂,啾啾鸟语,淡淡花香,人们仿佛踏入仙境,或是走人了唐宋诗画之中。邓石如老先生曾自刻闲章“家在四灵山水间”,以赞叹家乡之美。邓稼先就降生在这四灵山水间。大自然的赐予、山水日月的濡染,启迪了他先天的智慧。

就在邓稼先出生的那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皖系军阀卢永祥等在同国民革命军作战中均遭败绩。紧接着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重申“召集国民会议,以谋求中国之统一和建设”,并偕宋庆龄赴京。国共两党通过谈判,出现了第一次合作,这使得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邓以蛰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1925年,他趁回家度假之机,将妻子儿女接来北平定居。当时,邓稼先刚满八个月。

邓稼先的第二故居是现北京丰盛胡同北沟沿甲12号,是一座有着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它坐东朝西,那油漆剥落的圆柱,那青石铺就的曲廊,会使人想到这座老宅的历史。院落里,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前院生长着一棵古槐,覆盖着茂密的树冠,伸展着曲曲弯弯的枝干,在它的脚下,裸露着虬龙般的老根,表示了它的高龄和同风雨搏斗的威猛。四季藤蔓像巨蟒似的身躯攀援而上,并依附着古槐的枝干顺势爬上青灰色的砖墙、瓦顶,给古老的房舍平添了勃勃生机。后院生长着一棵丁香树,每逢夏季,花满枝头,满院流淌着丁香花的清香。南来的燕子和常住这里的麻雀,飞舞呜叫在花木之间。这宁静优雅的环境,对幼年的邓稼先有很大的魅力。P1-4

序言

致小读者

21世纪是科技腾飞、信息超前的时代。谁掌握了高科技,谁就拥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谁拥有了信息量,谁就拥有了交流、发展的机遇。而青少年时期正是树立科技兴国、勇于攀登、开拓创新意识的大好时期。为此,我们与中国传记文学创作方面的资深人士共同为青少年朋友策划、组织出版了《中国著名科学家传记》丛书。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家,他(她)们克服了诸多困难,把传主们的故事讲得生动有情,很有气势。我相信小读者们在阅读这套丛书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钱三强等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地里、在发射基地、在戈壁荒漠的忙碌身影,也能真切地领悟到他们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拳拳赤子之情。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嘉言懿行,令人萦绕于心。也值此出版之际,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的高尚情操和严谨学风,必将引导青少年向更高的目标去追求,激励他们成长,激励他们奋进!

牟洁

后记

我眼含热泪采访并撰写了研制我国原子弹、氢弹的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感人事迹。是他,隐姓埋名28年,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核武器的开创和发展事业。

核武器这种尖端技术首先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起来的,大体上经历了原子弹、氢弹、新型氢弹、核武器小型化及多种效应四次大的突破。我国曾是个经济上不发达的国家,因为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为出现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这样一批敢于拼搏、富有牺牲精神的优秀的核武器专家,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实现了核武器领域的四次突破,为世人所震惊。当年主持这项工作的张爱萍将军对邓稼先评价道:“邓稼先的名字虽然鲜为人知,但他对祖国的贡献将永载史册。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子,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不愧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把《邓稼先》一书奉献给青少年朋友们,相信一定会激励大家像邓稼先那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早日强盛起来。

本书写作中,参考了郭北甄和苏方学两位作家编著的《娃娃博士》一书,特向两位同行表示诚挚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邓稼先(中国著名科学家传记青少年励志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祁淑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20531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4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