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语的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趁着本书,多学点成语知识,同时也学些人生哲理,一举两得。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中华成语,每个成语后面都设置了心灵语丝、名人点拨、出处、原文和相关语词释义。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以成语的灵光引领生活的智慧,以先贤的经验启示现代的人生。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中华成语,每个成语后面都设置了心灵语丝、名人点拨、出处、原文和相关语词释义。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以成语的灵光引领生活的智慧,以先贤的经验启示现代的人生。

目录

生存哲理——思维的智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5

塞翁失马/7

南柯一梦/9

惊弓之鸟/11

逼上梁山/13

世外桃源/15

东窗事发/17

唇亡齿寒/19

人面桃花/21

黄粱一梦/23

滥竽充数/2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7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9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31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33

狡兔三窟/36

画龙点睛/39

水深火热/41

天经地义/43

天衣无缝/45

生存艺术——创意的智慧

围魏救赵/49

退避三舍/51

破釜沉舟/54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56

请君入瓮/59

卧薪尝胆/61

抛砖引玉/63

望梅止渴/65

约法三章/67

三顾茅庐/69

狐假虎威/7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74

以卵击石/76

鸡鸣狗盗/78

风声鹤唳/80

萧规曹随/83

赔了夫人又折兵/86

门庭若市/88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90

老马识途/92

纸上谈兵/94

心腹之患/96

励志教育——成长的智慧

悬梁刺股/101

囊萤映雪/103

洛阳纸贵/105

开卷有益/107

韦编三绝/109

水滴石穿/111

毛遂自荐/113

闻鸡起舞/115

胸有成竹/117

怒发冲冠/119

玩物丧志/121

百闻不如一见/122

东山再起/123

专心致志/12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27

过关斩将/129

百步穿杨/131

投笔从戎/133

两袖清风/136

闻一知十/138

欲速则不达/140

处世交友——处世的智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45

居安思危/147

三人成虎/149

负荆请罪/15l

高山流水/153

千里送鹅毛/155

坦腹东床/157

宠辱不惊/160

道听途说/162

亡羊补牢/164

无可奈何/167

乐不思蜀/169

覆水难收/171

不名一钱/173

为虎作伥/175

分道扬镳/177

指鹿为马/179

心怀叵测/181

上梁不正下梁歪/183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185

口蜜腹剑/187

机不可失/189

幽默人生——生活的智慧

掩耳盗铃/193

郑人买履/195

黔驴技穷/197

名落孙山/199

夜郎自大/201

邯郸学步/203

东施效颦/205

画蛇添足/207

博士买驴/209

狗尾续貂/211

班门弄斧/213

守株待兔/215

刻舟求剑/217

自相矛盾/219

买椟还珠/220

朝三暮四/222

揠苗助长/224

南辕北辙/226

杯弓蛇影/228

杞人忧天/230

对牛弹琴/232

叶公好龙/234

试读章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秋时代,群雄争霸。位于我国南方江浙一带的吴国逐渐强盛起来,吴王寿梦的欲望也逐渐膨胀,他不仅屡屡侵犯周边的一些小国,更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与之旗鼓相当的邻国——楚国。

楚国,古代通称“荆楚”,在今湖北和湖南的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占据长江天堑的优势,易守难攻。如果能将它收入囊中,便可使东西部地区连成一片,这样春秋霸主之位唾手可得。况且,楚国国君正四处网罗人才,吴王认为其真正的目的应当是伺机吞并吴国,如果不趁现在及早下手,吴国早晚会被楚国所灭。因此,吴王迫不及待地宣布了这个消息,并且说:“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谁都不要出来阻拦!谁要是敢说一个‘不’字,就杀了他!”这样一来,大臣们谁也不敢劝谏了。

宫里有个年轻的侍从,很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念头,但慑于吴王的威势又不敢直说。如果当面劝谏可是要掉脑袋的!怎么办呢?琢磨了好几天,年轻的侍从总算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这一天,年轻的侍从起了个大早,他手里拿着打鸟的弹弓,装作打鸟的样子,跑进宫廷花园里去。他蹲在大树下,左看看,右瞄瞄,连园中花草上的露水打湿了衣裳都没有觉察。他连续去了三个早上,到了第四天,早起舞剑的吴王看见了他,吴王很奇怪,大声叫道:“哎,过来,年轻人!你在忙什么,怎么把衣服弄得那么湿?”

“嘘,小点声儿。大王,您看!”顺着侍从手指的方向,吴王看到树梢上有只黄雀。吴王不解地看了眼身边的侍从,说:“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只黄雀吗?”

“大王,远非您想得那么简单。您仔细看啊,黄雀的前面是什么?”侍从问。

“是螳螂呀。”吴王答道。

“那螳螂的前面呢?”侍从接着又问道。

“螳螂的前面,我再仔细看看啊,是一只蝉吧?对,是只蝉,它还在叫呢!难道你没有听到吗?”吴王十分肯定。

“是,确实是只蝉。”侍从好像暗暗松了口气,他接着说道:“大王,您看,这只蝉每天在树枝上‘知了,知了’地高声叫喊。它哪里知道树叶子后边正躲着一只螳螂,弓着身子,伸着前爪,悄悄向前爬,正准备吃它哩。这只蝉拼命地‘知了,知了’地叫,似乎熟知一切,可是,危险已经来到自己身后竞不自觉。再看这只螳螂,它以为美餐即将到手,心里不知道有多兴奋,然而它哪里想到,黄雀正伸长了脖子,想啄食它哩。黄雀呢,即使再聪明,它也不会想到臣子我正在下边拉弓射弹准备打它呢!我想,它们的可悲之处都在于:只盯着眼前利益,而忘了后患啊!”说到这儿,侍从忽然笑了,“我呢?何尝不也是这样,只想着打黄雀,而无暇顾及脚下,结果衣裳都被露水打湿了!”吴王出神地盯着那棵大树,侍从的话让他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于是就打消了伐楚的念头。

【心灵语丝】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而要全面考虑,宏观把握-才能成就大事。

年轻侍从采取的灵活劝谏方式,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有时候委婉的方式比直接的建议,更易于为人采纳。

【名人点拨】

要把一件事情做成功,你首先要对这件事情有一幅清晰正确的心理图像。

——[美]莫里森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

【原文】对日:“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颈欲逐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相关语词释义】比喻只顾眼前利益,却不知道祸患就在后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是战国纵横家苏秦的弟弟苏代劝谏赵惠王不要侵略燕国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政权,增强国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称雄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之间经常展开攻伐,到战国末期,七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而激烈。

赵国因事伐燕,时任燕国相国的苏代受燕昭王之托到赵国劝说赵惠王放弃伐燕。

苏代,与其兄苏秦一样,也擅长纵横之说。后来,苏代出任燕国相国,因力劝燕昭王联合宋国,击退齐国的侵略而闻名于世。因此,众诸侯国纷纷迎请他做辅国,像苏秦当年那样,苏代也身兼数国相职。

见到赵惠王,苏代并不急于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而是先给赵惠王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这次来赵国,路过易水的时候,看到一只河蚌张开外壳在河边晒太阳,有只鹬鸟看见了,便快速地飞过去,稳稳地落在河蚌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细长的嘴巴伸进蚌壳开始啄食蚌肉。河蚌吓坏了,急忙把外壳合起来,死死地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遭此一击,颇感意外,它不停地摇摆身体,希望能摆脱河蚌的钳制,可是无论怎样努力,嘴巴始终被牢牢地夹在两片蚌壳的中间。

河蚌得意地说:“我今天不放开你,明天还不放开你。瞧好吧,等不到后天,一定会有一只死鹬鸟躺在这儿!想一想,它会是谁呢?”

鹬鸟自知一时无法脱身,却也毫不示弱:“好啊,那我们就走着瞧好啦!你看今天艳阳高照,一点风丝儿都没有,要是我说得不错的话,今天肯定不会下雨,明天自然也不会下雨。这样一来,不出两天,这河滩上一定能捡到一只死蚌。想一想,它会是谁呢?”

正当它们争执不下的时候,一个渔夫走过来,一伸手,把两个都逮住了。渔夫笑道:“没想到今天的运气这么好,不费一点力气就可以得到这么丰厚的收获。”

故事讲完了,苏代停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大王,我私下里认为燕、赵交兵,犹如这鹬蚌相争,彼此相持,短时间内恐难分胜负,及至燕赵两国筋疲力尽、无暇自顾的当儿,坐收渔翁之利的恐怕是强大的秦国吧?”赵王听了,半晌不语,最终取消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后人根据苏代劝谏赵惠王时所讲的这则寓言故事,引申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语,用来比喻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趁机得利。

【心灵语丝】

不能为了一己的利益而互不相让,这样只能两败俱伤。生活中处理各种利害冲突时,要注意互利双赢。

【名人点拨】

只有相互让步,生活才能在社会中继续下去。

——[英]塞·约翰逊

【出处】《战国策·燕策》

【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令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也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交,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相关语词释义】鹬(y0),鸟的一属,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蚌(b6ng),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阔。壳表面黑绿色,有环状纹,里面有珍珠层。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种类可产珍珠。

塞翁失马

古时候,偏远的西北边塞住着一个叫“塞翁”的老人。他擅长养马,养的马个个膘肥体壮,奔跑如风,驻扎在附近的军队经常到他那儿去买马。

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马群突然被冲散,老人检查后发现丢失了一匹马,而这匹马恰恰是儿子最喜爱的那匹。邻居们听说了,纷纷赶来安慰。塞翁毫不在乎,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难过什么,不就是跑丢了一匹马吗?”

“您不知道,那可是匹百里挑一的好马!”儿子流着眼泪辩解道。

“事已至此,你难过又有什么用,反倒不如打起精神来照顾好其他的马。再说,换一个角度看,说不定这还是件好事哩!”塞翁的话引来在场人们的一片嘘声。

过了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竟然跑了回来,并且还引来了一匹胡地的好马。邻居们听说了,都赶来庆贺,谁知塞翁对此并不高兴,他说:“有什么可庆贺的,也许会带来灾祸呢!”邻居们听了,都面面相觑,谁也搞不清楚,塞翁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胡马红鬃长尾,腿部粗壮,塞翁的儿子越看越喜欢,他飞身一跃,跨上那匹胡马,没想到胡马性情刚烈,又没有经过驯化,它仰天长啸一声,撒开四蹄狂奔起来。塞翁的儿子最终没能制服这匹烈马,被它掀翻,重重地摔在地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呼喊着跑去救护。

塞翁的儿子摔断了腿,成了残疾。好心的邻居又来慰问,老人笑着说:“虽说成了瘸子,但未必是件坏事。”

果然,一年后,胡骑入侵,边关情势十分危急。朝廷下令征集兵丁,要求居住在胡人邻近地区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入伍。塞翁的儿子是瘸子,不在征召之列。战斗格外激烈,奉命出征的将士全部战死疆场,无一生还。塞翁的儿子因祸得福,意外地于战乱中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极富辩证思想,说明事物间可以相互转化。后人据此引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安知非祸”一语,现用“塞翁失马”比喻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来;用“塞翁得马”比喻本是好事,但也可能引出坏的结果来。

【心灵语丝】

生活中福与祸,有时是无从把握的,我们只有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中国古代诗人陶渊明曾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蕴含着坦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幸运与不幸只是一种循环,只有智慧才能看到那运转的水车。

【名人点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一《老子·五十八章》

【出处】《淮南子》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日:“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相关语词释义】塞,古时可做屏障的险要地方。塞外,一般指长城以北的地区。  P3-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语的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敏//王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4920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2: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