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选取的文物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同时兼顾特殊性和稀缺性。既有《清明上河图》、兵马俑这种具有高知名度的文物,也挑选了铜坐龙、金马镫等虽然知名度略低,但具有极高文化、历史价值,甚至影响世界文化进程的重要文物,其中许多文物在此之前很少被进行专门的介绍。(*马镫是中国的发明,具有重要历史和社会意义) ◆文物种类齐全。包括骨器、玉器、青铜器、壁画、雕塑、中国绘画、书法、瓷器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文物器物类型。 ◆地理范围广。涵盖全国几乎所有省份的博物馆中的重要馆藏,勾勒出整个中国各地的文化历史风貌。 ◆知识面广。每篇由文物本身为切入点,介绍知识范围涵盖中国历史背景、传统文化传承、文学典故、古典诗词、历史故事、名人小传等等。 ◆时间线索全面。每册书均以历史时间线性排序,了解历史一目了然。 ◆趣味性高。作者语言幽默生动,在介绍知识的同时融会贯通了大量中外历史故事,提高作品的可读性。 ◆知识有深度、有广度,可作为“小升初”历史学习的有益补充,提升孩子对历史、古典文学、美学等方面的兴趣。 ◆四色全彩,配合文物实物照片插图。 内容简介 “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系列图书是一套有深度、有广度的,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通识类作品。 丛书按照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东南西南的地域分册,故宫单列一册。 每册按从原始时期到清代的历史时间顺序作为讲述线索,涉猎范围全面,包括书法、绘画、壁画、雕塑、器物等各类重要历史文物和国家宝藏。文物宝藏是各个时代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审美等方方面面的高度浓缩,本书从审美和历史的角度向广大少年读者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具体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古典文学等,在教给小读者如何欣赏文物的同时,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罗米,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文化栏目”文博类长期特约作者,“北京大学国子监大讲堂”讲师,“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艺术鉴赏培训课程讲师。多次作为嘉宾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边走边看”栏目直播,介绍国内外博物馆与艺术品。 出版作品有“写给孩子的艺术笔记?博物馆之旅”(全八册)。另有译著《艺术是教不出来的》、《西方艺术通史》、《卢西恩?弗洛伊德》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罗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61647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7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654000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49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2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