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精)》由南怀瑾所著,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述,每每贯通儒、释、道三家之义理而不拘泥,联系自身实证经验及日常生活实际,使“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见其深”,哲理离生活本身不远,生活原本意味深长。

不同的读者均能有所收获。

内容推荐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精)》是南怀瑾先生2007年在太湖大学堂应邀就金融、企业、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所做的三次重要讲座内容的辑录。南先生“破天荒”地第一次以资本为题,开篇即幽默地指出:“在社会上做事情,攻击人家犯罪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男女关系,一个是钱。”用举重若轻的“南氏风格”,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南氏语言”,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等中国古代典籍里的财货观切入,从自己在近现代中国的亲身经历出发,将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讲述了近一个世纪中国金融、企业、文化演进的“另类史”。《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精)》言简意赅,大题小讲,既化古为今,又旁涉西洋经济、管理体制,虽各有侧重,但每每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玄深妙用,及其痴心、醉心于中华文明的缘由和立场。大道至简,虽曰漫谈,实真知卓见处处可现。

目录

与银监会的漫谈

第一堂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

缘起

北伐与南伐

翻译问题大

西方、东方和人类的经济学

吃饭大如天的农业

自己的金融、法律体系

求索而迷惘的百年

票号、钱庄、银行与金银、钞票、卡

第二堂

财富从哪里来

清末民初的货币战争

张恨水的文章

抗战与抗战后的金融

到了台湾  

朝不保夕与白色恐怖

分税制、黄金、计口授粮

治理通货膨胀

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合作社、搭会与信用

第三堂

小国寡民与治大国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克难运动

土地公有与金融

公与私的辨证

盛名之下不可久居

《票据法》的兴废

文物衣冠与中药

美国、法国的银行

做生意的时机

金温铁路与试验中国银行

文学与人生修养

两首诗的感慨

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

第一堂

缘起与感想

奖学金与助学金

所谓“经济”

学问知识文化

历史的重要性

政治与经济的主辅

管鲍之交与做领袖的条件

第二堂

国之四维

管仲相齐

吕不韦相秦

春秋大义

文景之治

发展的虚实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第三堂

一穷二白的发展经验

政策的争论

读《史记》的窍门

政治哲学

史官的品格

六经皆史也

骄奢淫逸的风气

经济、政治的教育原则

谁够得上儒商

第四堂

贤愚不肖皆爱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财产与人格

财富的无常与无情

财富与文化、道德

欲望的极限

第五堂

微言大义

文化的基础在文学

经史合参

企业实业事业

六个突然

新旧企业家

管理学的历史

访问日本

第六堂

自我管理

《诫子书》

唯大英雄能本色

管理自己的性与情

最大的管理学

晚餐后答学员问

国学与中国文化

第一堂

缘起

国学中国文化国粹汉学

焚书坑儒的背后

项羽的一把文化劫火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断层

对汉学的无知

白头宫女在

学国学的第一步——诵书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二百年文化反省

文字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

第二堂

万古通晓的文化体系

先研究“小学”

中国的书院

尺牍与师爷

教授与“叫兽”

儿童经典读诵工程

教育的终极目标

民办、官办教育的历史得失

知识分子的榜样与精神追求

第三堂

有容乃大与通变

组织与利害关系

研究中国文化的捷路

《朱子治家格言》

如何读史

文化文学诗词

第四堂

诗词与文艺

玩索而有得

好小说中短命的爱情

帝王的诗才

诗人政治的代价

试读章节

这一次不是讲课,刚才郭副主席对大家讲说我讲课,不对的,是跟大家来闲谈,讲个故事给大家听。

这一次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位老同学,老朋友,陈峰先生,他搞了个“海航”,做得不错,他算是老学生了吧,也是我的老朋友,不过我经常骂他的。我们这里有好几位同学都说我脾气坏,经常骂他。我真的讲他年轻不懂事。可是讲句实际的话,他是我的几位“言听计从”朋友学生里头的一位。我讲什么他就听,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也照办。我说陈峰啊,你当年没有钱,能够弄到这个航空公司,我说你“骗”来的,但是你“骗”得好。世界上都是骗的,可是你成功了。要跳出“海航”变成全国的航空公司。结果他听我的话,努力了四五年,现在变成大新华航空控股公司了,全国性的,这是一点。同时我告诉他,你不要光做民航,中国缺乏的是空中的货运。我说我找一个朋友来帮忙你搞空中货运,他听了照办,也办好了。当年他飞机也没有,不到一两年,有了,发展很快,现在空中货运也开始了。

上个月,他突然打电话给我,他说有一位先生你知道吗?我说谁啊?刘明康先生。我说久仰大名,干什么的?好像管金融的吧。他就告诉我是银监会的主席。我说久仰了,什么事啊?他说他想请您讲点话,讲课吧!

陈峰我经常骂他,经常开他玩笑的,我说好吧!人家既然找到你,就答应吧!当时讲话的确是无意的,因为我正在忙事情,一边在做事,一边拿到电话就这样答复他。他一听就说谢了,就认真起来了。这件事是这样来的,对不起,开玩笑来的。所以劳驾诸位从各地远道而来,非常抱歉,请大家原谅,我这是开玩笑来的。  那么同时,我一看名册,你们在座的,都是中国当今了不起的人才,吓住我了。讲银行、金融、经济,我通通外行,什么都不知道,这怎么讲话?他们说讲中国文化吧。

对了,我说把上个月对人民大学讲中国文化课的记录印给大家,诸位都有了吗?(答:有)好,上个月,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师生来过。现在有个风气很奇怪,每个大学都讲国学。我说请问你什么叫国学?我也不懂。还有中国文化,甚至讲中国文化特色。我说中国文化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你简单两句答复我,我想几乎没有人答得出来。如果说中国文化就是孔子、孟子、儒家,完全错了。中国文化诸子百家那么多啊!孔孟之道代表个人修养是可以,完全代表中国文化是不可以的。

那么,国学又是怎么来的?推翻清朝以后,民国初期开始才有“国学”这个名称。我说这个名称也有问题,中国人说这是我的国学,英国人讲他们的国学,德国人讲德国的国学,究竟国学是个什么东西?

人民大学的纪校长为了这个,创办了一个国学院,挨了大家的批评,很痛苦,但他还是办了,不过据说现在国学院很热门。办了以后,他要我到北京,我这个人老了,哪里都不动,最后只有劳驾他们赶来。上个月他们带领博士班的学生同老师们在这里,我讲了国学与中国文化的问题。

你们银监会的刘主席要我讲这个问题,我说不需要重讲,所以我让他们发了给人民大学讲话的记录,那里面讲了一点点国学方面的问题,给诸位做一个参考,甚至给我一个指点。

我们长话短说。这一次来,除了你们这班金融界的英才以外,听说还有些人,我的老朋友皇甫平也在吧?这位周瑞金先生,我说一九八九年后能够继续改革开放,他是第一功臣。当年讲姓“资”的也好,姓“社”的也好,争论走资本主义路线、社会主义路线的时候,邓小平先生还在,很难下结论的时候,他敢于带头站出来写篇文章,影响很大。他当年是准备挨斗的。我说你这个读书人,老朋友,有胆识,很有功劳,他今天也在这里。听说还有大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也在这里。这些老前辈们,我都要请大家原谅。给我一点指教。

P5-7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本书即是南先生2007年在太湖大学堂应中国银监会、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人大国学院之邀,就金融、企业、经济与国学和传统文化诸多问题所做的三次重要讲座内容的辑录。南先生“破天荒”地第一次以资本为题,用举重若轻的“南氏风格”,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南氏语言”,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等中国古代典籍里的财货观切入,从自己在近现代中国的亲身经历出发,将人们的日常经济活动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联系起来,涉及了经济学、管理学、银行金融业、国学和中国文化的诸多基本知识及基础性概念,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大题小讲,深入浅出,熨帖人心。既化古为今,又旁涉西洋经济、管理体制,虽各有侧重,却每每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包罗万象和玄深妙用,及其痴心、醉心于中华文明的缘由和立场。大道至简,本书虽日漫谈,真知卓见处处可现。

承蒙南怀瑾先生独家授权,东方出版社将这三次演讲内容第一次汇编整理出版,以飨读者。为再现大师讲座时的生动情态,原汁原味地保持大师的演讲风格,我们保留了讲演记录文本生动有趣、幽默宜人的“原生态”,维护了南师“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见其深”的一贯特点,旨在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南怀瑾和“南怀瑾说”。为阐明主旨,透析义理,南先生对某些观点和例证多次说明和强调,相信读者诸君自能领悟。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南怀瑾作品的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作为学贯中西古今的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给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八年十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怀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64491
开本 16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2013130546
中图分类号 K203-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3
16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