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金融(保险)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9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奉先,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靠前金融领域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国家社科、北京社科课等纵向课题3项,在《靠前金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2018年入选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目录 “保险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及案例”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张欲晓1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再探索/刘妍芳7 “投资学”实践教学改革及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基于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考/王佳妮11 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王苹 张颖16 新型投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新23 财经类高校金融专业结构改革与路径/李雪30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张萍37 对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廉永辉42 对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再思考/冯瑞河50 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李亚男54 关于高校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一些思考/祁敬宇58 国际金融专业国际化教学改革的相关探讨/周晔王梦然63 “五位一体”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研究/徐昕70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全英教学现状分析/张若希78 金融科技背景下衍生金融工具实践教学探讨/杨阳84 科研导向的金融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研究/施慧洪89 新时代财经类微课教学调查与改革探讨/梁万泉103 新时代金融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本硕博贯通模式为例/王雅洁111 把握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常彪118 “双万计划”背景下金融学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陈奉先122 “一流专业”背景下本科生科研能力塑造机制研究/郝思源132 人工智能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张萍141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慕课建设/周晔 王亚梅146 大学课堂互动效果的调查和思考/梁万泉152 内容推荐 在优选金融科技创新浪潮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也应与时俱进,为首都智能金融的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和输送工作。金融学院教师将自己对金融创新背景下金融教育教学发展与变革的研究与思考进行总结、反思,并努力进行理论提升,撰写成文。这是既有对智能时代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金融教育教学评价影响因素、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又有对金融创新背景下课程改革、实验室建设、教学实训软件开发的研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金融(保险)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9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奉先,郝思源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83066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6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5000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F830-53,F84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