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书/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内容
试读章节

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丙)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亡(无)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徵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

巫蛊事连岁不决。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语在《吉》及《外戚传》。

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时掖庭令张贺尝事戾太子,思顾旧恩,哀曾孙,奉养甚谨,以私钱供给教书。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曾孙因依倚广汉兄弟及祖母家史氏。受《诗》于东海後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数上下诸陵,周遍三辅,常困于莲勺卤中。尤乐杜、郫之间,率常在下杜。时会朝请,舍长安尚冠里⑧,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雠,亦以是自怪。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崩,毋嗣。大将军霍光请皇后征昌邑王。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玺绶,尊皇后日皇太后。癸巳,光奏王贺淫乱,请废。语在《贺》及《光传》。

秋七月,光奏议日:“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遣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柃猎车奉迎曾孙,就齐(斋)宗正府。庚中,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九月,大赦天下。

十一月壬子,立皇后许氏。赐诸侯王以下金钱,至吏民鳏寡孤独各有差。皇太后归长乐宫。初置屯卫。

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赀)百万以上徙平陵。遣使者持节诏郡国二千石谨牧养民而风德化。

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论定策功,益封大将军光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万户。诏日:“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及丞相阳平侯义、度辽将军平陵侯明友、前将军龙雒侯增、太仆建平侯延年、太常蒲侯昌、谏大夫宜春侯谭、当涂侯平、杜侯屠耆堂、长信少府关内侯胜邑户各有差。封御史大夫广明为昌水侯,后将军充国为营平侯,大司农延年为阳城侯,少府乐成为爰氏侯,光禄大夫迁为平丘侯。赐右扶风德、典属国武、廷尉光、宗正德、大鸿胪贤、詹事畸、光禄大夫吉、京辅都尉广汉爵皆关内侯。德、武食邑。”

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

五月,凤皇集胶东、千乘。赦天下。赐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各有差,自左更至五大夫。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租税勿收。

六月,诏日:“故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语在《太子传》。

秋七月,诏立燕剌王太子建为广阳王,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

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

夏五月,诏曰:“朕以眇(渺)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义,选明将,讨不服,匈奴远遁,平氐、羌、昆明、南越,百蛮乡(向)风,款塞来享;建太学,修郊祀,定正朔,协音律;封泰山,塞宣房,符瑞应,宝鼎出,白麟获。功德茂盛,不能尽宣,而庙乐未称,其议奏。”有司奏请宜加尊号。六月庚午,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献。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匈奴数侵边,又西伐乌孙。乌孙昆弥及公主因国使者上书,言昆弥愿发国精兵击匈奴,唯天子哀怜,出兵以救公主。秋,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成击匈奴。

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后许氏崩。戊辰,五将军师发长安。夏五月,军罢。祁连将军广明,虎牙将军顺有罪,下有司,皆自杀。校尉常惠将乌孙兵入匈奴右地,大克获,封列侯。

大旱。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三辅民就贱者,且毋收事,尽四年。

四年春正月,诏曰:“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今岁不登,已遣使者振(赈)贷困乏。其令太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使归就农业。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书入谷,输长安仓,助贷贫民。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

三月乙卯,立皇后霍氏。赐丞相以下至郎吏从官金钱帛各有差。赦天下。

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诏日:“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丞相、御史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经学之士,有以应变,辅朕之不逮,毋有所讳。令三辅、太常、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可蠲除以安百姓,条奏。被地震坏败甚者,勿收租赋。”大赦天下。上以宗庙堕,素服,避正殿五日。

三月,假郡国贫民田。

夏六月,诏曰:“盖闻尧亲九族,以和万国。朕蒙遗德,奉承圣业,惟念宗室属未尽而以罪绝,若有贤材,改行劝善,其复属,使得自新。”

冬十一月,楚王延寿谋反,自杀。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蚀之。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马大将军光薨。诏日:“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馀年,辅孝昭皇帝十有馀年,遭大难,躬秉义,率三公、诸侯、九卿、大夫定万世策,以安宗庙。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毋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夏四月,凤皇集鲁郡,群鸟从之。大赦天下。

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复使乐平侯山领尚书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敷)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枢机周密,品式备具,上下相安,莫有苟且之意也。

三年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馀口,治有异等。其秩成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

又曰:“鳏寡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前下诏假公田,贷种、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二千石严教吏谨视遇,毋令失职。”

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可亲民者。

……

P1-7

目录

前言

《史记》和《汉书》(代序)朱自清

 宣帝纪(节选)

 食货志(节选)

 艺文志(节选)

 楚元王传

 李广苏建传

 张骞李广利传

 霍光金日蝉传

 赵充国辛庆忌传

 隽疏于薛平彭传(节选)

 王贡两龚鲍传(节选)

 萧望之传(节选)

 翟方进传

 谷永杜邺传(节选)

附录

《汉书》大事系年

《汉书》名言警句

《汉书》主要版本及重要研究著作

序言

《汉书》,共一百二十卷。相对于《后汉书》,又称《前汉书》。主要记述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也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汉书》的编著者班固(32—92),字孟坚,后汉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问,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班固的父亲班彪“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去世之后,二十三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史记》的巨著。其问因人告发他“私作国史”,班固蒙冤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汉明帝看到班固的书稿后,很赏识班固的才气,召他到洛阳,任以兰台令史之职,随后又迁升为郎,典校秘书,并让他继续完成修史任务。经过二十五年的努力,班固终于在死前完成了这部著作的大部。馀下未定稿的“表”和“天文志”,则是由他的妹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写就的。所以说,《汉书》实际成于四人之手。

《汉书》这部史学巨著,有记叙西汉帝王事迹的“纪”十二篇;志各类人物生平及少数民族、外国情况的“传”七十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志”十篇;史“表”八篇。全书八十万字。书中的史料十分丰富翔实。汉武帝以前部分,基本上依据《史记》写成。汉武帝以后部分,除吸收了班彪遗书和当时十几家续《史记》书的资料外,还采用了大量的诏令、奏议、诗赋、类似起居注的《汉著记》、天文历法书,以及班氏父子的“耳闻”。不少原始史料,他都是全文录入书中。《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刘知畿的这个评价,今天看来还是很公允的,它道出了班固及《汉书》在我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书以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为底本,主要参考唐代颜师古所作《汉书》注、近代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等,分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注释选择生僻、难懂的词语,古今差异较大的官职、地名、风物予以注解,并对难字括注汉语拼音。此外,颜注及其他参考书未有标明的生僻字之音义均采自1983年修订本《辞源》,官职、地名、风物之释义采自1983年修订本《辞源》、1999年修订本《辞海》及1997年修订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等。对诸参考书中字、词、句的不同诠释,依据注者认识加以注解,或择一而从,或自行撰注,并未全都一一给予标注。

由于《汉书》好用古字,本书于原文通今字处皆用括号标注,以方便读者阅读。若需注释,则只出现今字。此外,不同篇章、段落中相同字、词的释义,视出现间隔给予重复标注,以方便读者跳跃浏览。

《汉书》规模宏大,这里选择了帝王、诸侯、著名士大夫、儒士的纪、传及《食货志》、《艺文志》等代表性篇章,或全选,或节选,以飨读者。本套丛书中史学名著卷《史记》所选篇目,本书不再选注。

为方便读者使用,书末附有“《汉书》大事系年”、“《汉书》主要版本及重要研究著作”、“《汉书》名言警句”(在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

因水平所限,选注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诚望方家不吝指正。

马玉山胡恤琳

2008年6月

内容推荐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由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起自汉高祖刘邦,止于平帝、王莽,写了西汉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全书体例分四类,包括纪、表、志、传。

本书精选了原著中的一些经典选段,除了表外,其他体例均有涉及。书后还附有《汉书》大事系年、名言警句、主要版本及重要研究著作。

编辑推荐

本书以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为底本,主要参考唐代颜师古所作《汉书》注、近代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等,分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注释选择生僻、难懂的词语,古今差异较大的官职、地名、风物予以注解,并对难字括注汉语拼音。此外,颜注及其他参考书未有标明的生僻字之音义均采自1983年修订本《辞源》,官职、地名、风物之释义采自1983年修订本《辞源》、1999年修订本《辞海》及1997年修订本《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等。对诸参考书中字、词、句的不同诠释,依据注者认识加以注解,或择一而从,或自行撰注,并未全都一一给予标注。

为方便读者使用,书末附有“《汉书》大事系年”、“《汉书》主要版本及重要研究著作”、“《汉书》名言警句”(在正文中用着重号标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书/中国家庭基本藏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汉)班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98976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4.104.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2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