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研究(基于公证权与司法权的关系视角)/纠纷预防与诉源治理公证理论与实务系列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现代公证制度凭借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证明效力、执行效力、要件效力等三大效力,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基于执行效力而形成的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制度,因其具有疏减讼源、保障债权、增进信用、节约成本等方面的独特功能,被广泛运用于经济交往与金融服务等领域。作为勾连赋强公证与强制执行两种程序的独特制度,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制度在本质上是公证权与司法权共同作用的“场域”。决定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制度运行是否顺畅的关键在于,这两种性质与功能相异的权力,如何在公证债权文书执行中进行合理分工和权力平衡的问题。本书从“公证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公证权的属性、权能及演变规律进行梳理和澄清,再对其与司法权的关系进行界定,由此总结出公证权与司法权在公证债权文书执行中分工与协作的指导理念与基本原则。最后,将“公证权与司法权关系理论”分别融入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效力赋予程序、执行启动程序、司法审查程序以及救济程序的理论探讨和制度构造中,以此构建理论自洽与体系协调的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制度。
作者简介
段明,1991年8月出生,江西赣州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讲师,高院第五批法律研修学者,兼任高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公证法学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司法部课题等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及其他课题多项;在《商业研究》《民事程序法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曾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合著出版《诉讼费用制度专题实证研究》《中国调解的理念创新与机制重塑》等学术专著3部;荣获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二等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学位论文奖等奖励10余项。
目录
绪论 问题与进路
一、问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一)深化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研究的理论深度
(二)回应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改革的时代需求
(三)推动解决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难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其动态
(二)域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动态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厘清
(一)公证
(二)债权文书
(三)公证债权文书的名称之辨
第一章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制度变迁与功能定位
一、历史起源与欧陆演变
(一)公证简史:从罗马起源到世界效仿
(二)赋强简史:从证明效力到执行效力
二、本土发展与立法沿革
(一)民国时期的制度兴起(1926—1949年)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制度尝试(1949—1958年)
(三)“文革”前后的发展低谷(1958—1979年)
(四)改革开放后的恢复发展(1980—2011年)
(五)新时期以来的快速发展(2012年至今)
(六)数据视野下的制度变迁与现状
三、功能延伸与制度定位
(一)防范法律风险,疏减诉讼纠纷
(二)督促债务履行,促进债权实现
(三)加速纠纷解决,节约司法成本
(四)增强交易信用,促进市场交易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中的公证权与司法权
一、公证债权文书执行中的两种权力
二、公证权的性质定位
(一)域外公证权的性质定位
(二)中国公证权的性质定位
三、公证权的基本权能
(一)核实权
(二)判断权
(三)辅助权
四、公证权与司法权的分工与协作
(一)关系定位的指引:提升解纷效能
(二)关系定位的原则:功能适当原则
(三)关系定位的标准:适格性与适度性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效力:法理依据与法定要件
一、法理基础:私法自治与公法确认
(一)基于私法自治的执行契约
(二)基于公法确认的推定债权
二、实体要件:债权债务关系明确
(一)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内涵界定
(二)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判断标准
(三)法律关系复杂不等于不明确
三、程序要件:符合范围与程序保障
(一)符合赋强公证的法定适用范围
(二)遵循办理赋强公证的法定程序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启动:执行依据与程序要件
一、执行依据的争议历程
(一)争议的源起:《联合通知》的出台
(二)争议的根源:司法权让渡与公证权扩张
(三)争议的“平息”:废除执行证书改设执行文
二、执行证书的规则构造
(一)主体架构:公证处与当事人的互动
(二)审查标准: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
(三)证书内容:以便于法院执行为标准
三、申请执行的时效期间
(一)执行时效期间的中断
(二)执行时效届满的处理
(三)执行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衔接
四、申请执行的管辖法院
(一)协议管辖之禁止
(二)执行管辖之连接点
(三)指定管辖之借鉴
(四)网络赋强公证之管辖变革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证债权文书的司法审查:程序与实体的分类审查
一、司法审查的法理依据
(一)公证权的公权性需要司法权的约束
(二)公证权的软弱性需要司法权的保障
(三)公证权的公正性需要司法权的监督
二、司法审查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适度司法审查的原则
(二)促进赋强公证发展的原则
三、司法审查的范围之辨
(一)执行证书是否需要纳入审查范围
(二)基础法律关系是否纳入审查范围
四、立案环节的司法审查
(一)从立案登记到立案审查之反思
(二)法院依职权审查的主要事项
(三)部分执行内容不明确的处理
五、执行环节的司法审查
(一)被执行人基于程序争议申请不予执行
(二)债务人基于实体争议诉请不予执行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证债权文书的救济程序:完善公证与司法的衔接
一、公证复查救济程序的构造及其完善
(一)公证复查程序的基本构造
(二)公证复查程序的不足与完善
二、债权人及利害关系人的诉讼救济
(一)赋予债权人诉权的正当性追问
(二)赋予利害关系人诉权的必要性
三、裁定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诉讼救济
(一)禁止债权人提出执行异议或复议的原因
(二)增设财产保全规定缓解债权人的担忧
四、裁定驳回不予执行申请的执行救济
五、公证损害责任纠纷的诉讼救济
(一)法律性质: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
(二)适格被告:单独被告还是共同被告
(三)责任认定:归责原则及其司法认定
六、本章小结
余论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制度的休眠与激活
(一)制度陷入休眠的主要原因
(二)激活制度运行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一、中文著作
二、中文译著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论著
五、报刊文章
六、学位论文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研究(基于公证权与司法权的关系视角)/纠纷预防与诉源治理公证理论与实务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段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79618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6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6-01
印刷时间 202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345
CIP核字 2021064233
中图分类号 D923.34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