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刀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亲眼目睹最亲密的战友为了救自己而牺牲后,年轻的拉里选择离开既定的人生轨道,拒绝锦绣前程,拒绝貌美未婚妻,开始了全心全意探索人生意义的漫长历程……冷峻客观而褒贬自现的讲述里,所有人物都获得了各自想要的东西:艾略特获得声望;伊莎贝尔获得教养良好的社会群体中稳固的地位;格雷获得高报酬的稳定工作;苏珊娜获得安全保障;苏菲获得死亡;而拉里,则获得了幸福喜乐。
人这一生,如在刀锋攀越。终结之际,兴许才能窥见端倪。
作者简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故事圣手”。
生于巴黎,10岁前父母双亡,由叔叔接回英国抚养,因身材矮小,说话结巴,总被同龄人欺凌,性格孤僻敏感。
18岁在伦敦学医,后弃医从文。23岁时发表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42岁出版《人性的枷锁》,46岁时出版《月亮与六便士》,享誉全球。64岁时出版讲述阅读经验与写作技巧的《毛姆文学课:如何阅读与写作》(又名《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在年轻人中一纸风行。
毛姆人生经历奇特,他做过助产士,做过间谍,做过演员,做过救护车司机;他做过丈夫,做过情人,拒绝过女人的求婚,他的求婚也被另一个女人拒绝过;他自称“四分之三喜欢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欢男人”。
在文学界,毛姆是一个优雅、老到、冷漠的人性观察者,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自己,这也让毛姆成为20世纪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
他的后半生住在一座仙境般的别墅里,晚年几乎获得了整个欧洲文学界的一切殊荣。91岁时,逝于法国。
作家榜经典名著·毛姆代表作系列:
已出版:《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毛姆文学课:如何阅读与写作》,即将出版:《面纱》《刀锋》。
目录
《刀锋(精)》无目录
导语
人这一生,如在刀锋攀越。终结之际,兴许才能窥见端倪。
毛姆毕生思考与识人智慧全然呈现,诘问并回答所有伟大作家共同探索的主题。
李晖考究译本,在准确与优美之间游刃有余。
精巧开本,圆脊精装,特别赠送毛姆金句贴纸。
书评(媒体评论)
(毛姆是)我喜欢的
作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
拉里是我们不愿迎合
外部世界而想有所保留的
一部分,对生活有些抽离
,心里装着远方。
——知乎读者
精彩页
我以前写小说开篇时从未有过这么多的顾虑。如果我还称之为小说,只是因为不知道该使用其他什么名称。我没有多少故事可讲,我的结尾方式既不是谁死掉也不是谁结婚。死亡终结一切,所以堪称故事的全面收束;然而用男婚女嫁作为故事结局,却也颇为妥当。风雅之人会嘲笑这种所谓美满结局的写作手法,但他们这样很是欠缺考虑。普通人拥有某种健全的本能,所以才会相信:在一个美满结局里,所有该说的都已经说完。男男女女经历过你所能想到的各种波澜起伏,最终仍然走到一起,就已经尽了亲缘组合的职责;读者兴趣也由此转移到未来一代人身上。不过我却让读者的心思悬吊在半空。这本书包含了我对某个人的零星回忆:我只是隔很久才和他偶然相逢,并有些近距离的接触。至于他在我们分别期间经历的事,我几乎一无所知。我想,若是发挥编造手法,貌似也能够完全合理地弥补这些空白,我的叙述也会变得更加连贯。但我无心这样去做。我只想整理清楚自己的亲身见闻。
多年前我写过名为《月亮与六便士》的长篇小说。我在书里根据一位著名画家保罗?高更的形象,并且运用小说家的特权,设计了一连串的事件,来描摹我重新创造的这个角色。重新创造的原因,是这位法国艺术家的零星事迹对我产生了一些启发。在眼下这本书里我准备完全舍弃这种做法。这次我没有编造任何东西。为了避免在世之人觉得尴尬,我还精心设计出新的姓名,赋予故事里登场的列位人物。我在其他方面也想尽办法,以便确保他们不会被任何人辨认出来。我要写的这个人并不出名。或许他永远也不会有这一天。或许当他的生命走向终结时,他在人世间的行迹将杳然无痕,不比一块石头扔进河水后留下的涟漪更多。如此说来,假如我这本书还有人读的话,也只是因为它可能拥有的内在趣味。不过,这个人替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他性格里那种奇特的力量与温醇,或许会对他的同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所以,大概在他死后很久,会有人意识到,这个时代曾经有过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么我在书里面写的是谁,也就一目了然。那些想稍微了解一番他早年生活的人,或许能从中找到合意的材料。我想,对于今后想替我这位朋友撰述生平的诸位作者来说,我的这本书在它承认的局限范围内,将成为一处有用的信息来源。
我无意妄称我记载的这些言谈内容堪比逐字逐句的报道,至于某个人在此时或彼时讲过什么话,我也从来不做笔记。但我对自己关注的事却记忆至深。尽管我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这些谈话,但我相信它们忠实再现了当时的交谈内容。前面我刚说过自己并没有编造任何事情,但现在我想调整一下说法。我采取的方式,是历史学家自希罗多德时代以来沿用的权变手法,即借助叙事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我不曾也不可能亲耳听到的话语。我的出发点和历史学家相同,就是为了让场景生动逼真。如果我只是简略回顾一下当时的场景,效果就不会太好。我想让别人读我的书,我认为我有理由尽量让它具备可读性。机敏的读者会轻易发觉我在哪些地方采用了这种手法,所以他完全可以直接跳过这些内容。
另一件事也让我在动笔时感到惴惴不安,因为我描写的主要是美国人。清楚了解他人是件很困难的事。我认为一个人除了本国民众以外,并不能够真正了解谁。因为世间男女不仅是他们自己,还意味着当年的出生地,蹒跚学步时住过的市区公寓或农场,孩提时候玩过的游戏,从老妇那里闲听来的往事,吃过的食物,上过的学校,关注过的体育赛事,读过的诗,以及信仰过的那位神明。正是所有这些,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们;而这些你都不可能通过侧面消息来了解。你只有亲身经历一遍才能知晓。你只有成为他们才能够了解他们。因为你除了观察,并没有了解外国人的好办法,所以很难在字里行间让他们显得真实可信。纵然是亨利?詹姆斯这样敏感细致的观察者,尽管他还在英国住了四十年,也从未成功塑造过一个彻头彻尾的英式英国人形象。至于我,除了在一些短篇小说里,从来不曾尝试描写过本国同胞以外的人物。如果说我还胆敢在写短篇小说时别出心裁,那是因为可以将里面的人物进行较为概略的处理。你给读者提供一些宽泛的暗示,然后随他自行补充细节。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我能把保罗?高更写成英国人,为什么就不能照搬套路来描写这本书里的各色人物。答案很简单:我做不到。那样他们就会失去本来面目。我并不谎称他们是美国人自己眼中的美国人。他们只不过是一个英国人看到的美国人。我并不打算再现他们说话方式的奇特之处。英国作家在尝试此类手法时,往往写得一团糟。这种糟糕情形,只有当美国作家试图表现地道的英国英语时,才算是旗鼓相当。俚语是巨大的陷阱。亨利?詹姆斯在英国题材的短篇小说里经常使用俚语,却始终不太像是英国人的用法。因此他不仅没有实现他希望达到的口语化效果,反而时常给英国读者造成生疏突兀的感觉。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刀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译者:李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85990
开本 32开
页数 47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10
CIP核字 2021036757
中图分类号 I561.45
丛书名
印张 15.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8
141
3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