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事
内容
亮点展示

《成事》--详情.jpg

编辑推荐

中西管理经验的碰撞,古今成事智慧的叠加。

一本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的理论宝典。

成功不可学,成事可学。人生在世,必须成事。

冯唐管理著作,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二十年的管理实践,讲讲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

在中国公司,既要用西方的流程管理,又要兼顾本土的人情世故、交流方式。《成事》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二十年管理实践,讲述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

曾国藩用为师为将为相的经历验证了两个事情:一、儒学可以与时俱进,可以漂亮地解决现代问题;二、做事是硬道理。

建议有雄心做些大实事的年轻人猛读、精读、反复读,对在现世做正经事遇到的心灵困扰都有一定的指导。

2021年升级版,随书附赠冯唐手写“成事”二字精美海报一张。

内容简介

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为什么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为什么就彻底慌了,就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做了?

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曾国藩做实事,做很大的实事,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方法论和修炼法门。

成功不可学,成事可学。《成事》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过去二十年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帮助中国管理者克服心魔、带领团队,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

作者简介

冯唐,1971年生于北京,诗人、作家、商人。

1998年,获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2000年,获美国埃默里大学MBA学位

2000—2008年,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

2009—2014年,华润医疗集团创始CEO

2015年始,从事医疗投资

已出版作品

长篇小说《北京三部曲》《欢喜》《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不二》《女神一号》

短篇小说集《安阳》《搜神记》

散文集《活着活着就老了》《三十六大》《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无所畏》

诗集《冯唐诗百首》《不三》

译著《飞鸟集》

目录

冯唐自序:如何成事?

书札

家书

家训

日记

文集

精彩书摘

冯唐自序:如何成事?

我从商学院毕业之后就进了麦肯锡,近十年后,加入了我的一个客户,然后在体制内创业,如今在做一级市场投资,一直从事管理工作。一眨眼,都有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了。

我清楚记得在大学时,偶尔读到招聘广告,说要求有八年以上某种经验,总是拉着同宿舍的人一起惊诧:什么东西还需要有这么长的经验?这是真笨呢,还是真笨啊?

后来,残酷的事实教育了我,八年不算长,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炼。

开始主要是管理自己: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三观,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其实几乎没有生活,只是工作、工作、工作。

后来主要是管理事儿:主要围绕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信息收集得对吗?够吗?真实可靠吗?数算对了吗?推理符合逻辑和常识吗?假设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事实之下,逻辑之内,能立得住吗?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利益相关方都意味着什么?他们都会如何接受?接受或者不接受或者某些程度的接受,合力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沟通方案是什么?沟通会议安排好了吗?谁参加?谁可能会说什么?会议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如何处置?

再后来是管理团队:核心小组成员都在想什么?如何统一思想?统一思想之后,核心成员还有不同意见怎么办?核心小组成员之外,成千上万的大团队如何管?政治思想工作更管用还是业绩管理更管用还是一起喝酒吐槽更管用?如果要牺牲,牺牲自己、核心小组成员,还是大团队的某一部分?哪部分?

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如何成事?

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

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就彻底慌了,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做了。

原始禅宗的标准是:一个偈子答错了,即使之前十万个偈子都答对了,还是错了。这个人还是没有悟到尘世的本质。成事也一样。不在乎失败,在乎的是成事的人,怕的是有些成事的人,也不知道事是如何成的,也不知道事是如何败的。机会来临,这些人再冲上去,我只好在背后默念,阿弥陀佛。

一方面,我一直试图找几本适合中国管理者读的管理类书,不是那些百度一下就可知的知识类书,不是那些MBA教的基本管理学框架(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报表分析、公司金融、衍生品、税法、审计、中级会计等等),不是那些把一个简单管理工具拖成一本冗长说教的时髦书(算了,不得罪人了,不举例了),而是那些真的能指导中国管理者克服心魔、带领团队、穿越两难迷雾的管理类书。

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主要目的是为了希望更多的人觉悟到管理的正道不一定要念MBA、不一定要在麦肯锡点灯熬油好些年、不一定要在现实世界里犯那么多错被世界打脸,即使做不到,至少能偶尔努力去做,稍稍认可能做到的人、乐观其成。次要目的是我想省事。我懒得唠叨,我不是敦煌,本性里,我逼话没那么多。我希望有本书,我交到伙伴们手上,叮嘱他们常读,一读再读,乃至吟咏背诵。如果这本书足够好,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我就不用整天话痨了。

可惜的是,我在中国的书店里找不到,我在欧美的书店里也找不到,一本也找不到。

另一方面,在我漫长的管理生涯里,特别到了后期,有了困惑,我渐渐没了导师可以帮我解惑。我的管理困惑都在中国,我反复比较,给了我最好帮助的还是中国古书和先贤。我的古书单子包括:《道德经》《论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曾文正公嘉言钞》《毛泽东选集》等等。

我不得不承认,我读曾国藩的书最多、最勤、最有收获。

《道德经》《论语》太久远了,和现代困扰脱节太多。《二十四史》一路(含《史记》、《汉书》)偏学者书,写书的人没成过什么事儿,甚至没干过什么事儿,没被成事的难处反复困扰,读的时候总觉着写书的人有层纸没捅破、也没能力捅破。《资治通鉴》是部伟大的书,可惜就是太长,而且受限于编年体的体例以及写史人的矜持,司马光及其团队心里要说的很多话没有在书里直接说出来。

相比之下,在成事一项上,曾国藩就鹤立鸡群,千古一人。他为师为将为相,立德立功立言,救过中国几十年,写过几千万字(不确定多少是他写的、多少是幕僚写的)。更重要的是,他做实事,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而且,他做很大的实事,而且,他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而且,他写的东西都围绕着如何成事,提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

每次翻开他的书,功过且不论,满纸背后都是:成事!成事!成事!

可惜的是,他留下的文字太庞杂,他没太多管理学基础,他写的东西常常还是不够坦诚直接,和现代人有隔阂。

为了不太唠叨,为了有一本中国管理者能反复翻的书,我打算写本书: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以成事为主旨,从现代管理角度品读。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抵制了试图总结归纳的诱惑,还是保持梁启超编选的顺序,和《论语》一样,没头没尾,从任何一页都可以读起,在任何一页都可以停下。我渐渐理解了孔子后人和梁启超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没有试图建立一个不重不漏的体系:总结归纳难免遗漏和变形,不如像草木流水一样把文字放在这里,读过之后,读者自然有自己的总结归纳或者再读一遍的欲望。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有种迫不及待的愿望:这本书快点写完,这本书快点印出来,我要给三五个人看,我要逼这三五个人仔细看,这三五个人如果真懂了,世界应该能更美好一点。

在那一瞬间,我知道,这本书有存在的必要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53192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7-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48
CIP核字 2021105672
中图分类号 K827=52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1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