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摭论
内容
内容推荐
晚清民国时期,来自欧美的“西学”涌入中国,译介类型和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的翻译,也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学和文学作品的翻译,涌现出了严复、林纾、梁启超等影响后世的翻译大家,亦有一些官方组建的翻译团体。域外知识大规模地输入本土,与当地文化交换信息,激发思想,乃至产生新的理论。
该书稿是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管新福教授关于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之论文的集结,共收录了22篇文章,约25万字,共分四编,从传统文化、译者争鸣、比较文学、林译小说四个侧面展现了晚清民国时期西学翻译的概貌。总体来看,该书稿围绕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学翻译进行发散式思考,既有对当时历史背景与翻译家及其译作的整体研究与论述,也有对个案(例如林纾及林译小说)的针对性研究,对读者了解晚清民国时期西学翻译情况有一定价值。
目录
第一编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传统文化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文化关系研究综述
近现代报刊翻译理论资料整理研究的路向及价值
报刊对清末民初小说创作及翻译文学的推动
文化心态对晚清西学翻译的抉择及影响
从文学到文化——晚清西书翻译的策略及风貌
第二编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译者争鸣
稿酬制对晚清民国作家创作及翻译的影响
陈西滢与曾朴父子的翻译论争
——兼及20世纪30年代前后文坛的翻译大讨论
郭沫若与吴稚晖的翻译笔战
清末民初的历史语境与鲁迅的翻译取向
谢六逸外国文学的译介成就及其贡献
民国文献对司汤达及其《红与黑》的译评
第三编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比较文学
晚清民国留学潮与中国比较文学的生成
钱穆与梁实秋关于中西文学比较的笔战
《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中的异域书写
民国几部神话学研究专书的外来渊源及得失
谢六逸与中国比较文学
第四编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与林译小说
林纾的鼎新与恋旧——从胡适《林琴南先生的白话诗》说起
桐城传统与严复、林纾的文雅译风
现代文人对林译小说的三种态度
林译小说与文化误读
周作人对林纾及其翻译小说的矛盾心态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晚清民国西学翻译摭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新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88340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4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410
CIP核字 2021162991
中图分类号 H159-09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