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域纪程录丛》是19世纪中叶问世的汉学名著。它记录了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过程。该书于1866年初版时分为两卷,1913-1916年修订时分为四卷,即后来看到的规模,但增补的内容主要是注释,基本游记资料并无增加。第一卷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本著作各卷所涉及的相关作者及其著作中关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材料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论,具有序论的性质;后一部分是古代、中世纪时期(西方)一些作家著作中关于中国的记载片段及其译注。
图书 | 东域纪程录丛/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简介 《东域纪程录丛》是19世纪中叶问世的汉学名著。它记录了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过程。该书于1866年初版时分为两卷,1913-1916年修订时分为四卷,即后来看到的规模,但增补的内容主要是注释,基本游记资料并无增加。第一卷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本著作各卷所涉及的相关作者及其著作中关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材料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论,具有序论的性质;后一部分是古代、中世纪时期(西方)一些作家著作中关于中国的记载片段及其译注。 作者简介 裕尔(H. Yule, 1820- 1889),出生于苏格兰,是家中的幼子,后进入伦敦大学学习,但受其父亲影响,他认为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伦敦和法律,而是印度和军队,因而随后开始了长达22年的东方,主要是在印度的军旅生涯。后返回英国,开始了学术著述研究和写作,先后出版了《东域纪程录丛》与《马可波罗游记译注》,这两部书被公认为中世纪地理历史学名著,为裕尔赢得了巨大声誉,确立了他作为历史地理学权威学者的地位。先后担任多个学术委员会的职务。1889年在伦敦去世。 张绪山,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外关系史和中世纪史的研究。先后翻译了《封建社会》《国王神迹《何为封建主义》等经典学术名著。 主题词 汉学—研究 读者对象 专家学者,知识分子,文化爱好者 宣传语 19世界英国汉学研究成就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编辑推荐 该书是19世纪中叶问世的汉学名著。它记录了中世纪末叶以前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过程,几乎搜集到了作者当时所接触到的西方关于中国的所有研究成果,并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和考证。虽然当时人对于中国的有些地理方面的认知是片面和错误的,但记载的大量关于中国的有趣事物,仍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可看到早期中西交往的若干情况,有助于提高今日对于中外交流的认识能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域纪程录丛/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裕尔 |
译者 | 译者:张绪山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9257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6-01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44 |
CIP核字 | 2020252973 |
中图分类号 | K20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