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跳舞者
内容
编辑推荐

于永铎《跳舞者》这部小说财经、爱情、官场等热点元素交集,勾画出一副改革开放的路线图,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和封闭,呼唤一个穷与富共荣、人与人都拥有尊严的社会。  小说分三条线,同时展开,有回忆时、有进行时、有未来时,三条线互相交映,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大胆尝试,采用现代派的碎片镶嵌式,多元化的,立体化的叙述方式,打破了单一的时空顺序,逻辑清晰,伏线准确。由第三人称推进,从每一个人物的个体视角开始,相同的事件从不同的人物、情节、因果关系着手,由不同的叙述主体去展开。

内容推荐

《跳舞者》是大连著名作家于永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龙翔地产公司的总经理柏建新在一次野蛮拆迁中,遇到了上官莲君。多年未见,两个人由恋人变成了仇人。柏建新指使手下对动迁户进行百般折磨,引起了动迁户的集体抗拆,最终酿成了打死八人的血案。血案酿成后,利益集团舍车保帅,把柏建新骗到滨城,打算让他在滨城蛰伏。小说以这条线为明线,牵扯出利益集团的种种博弈的招数。在滨城,柏建新遇到了青梅竹马的同学展萍,而她只想和柏建新做生意,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是小说的一条暗线,描述柏建新从小到大的情感历程。明线和暗线交替,现在和过去闪回,勾画出一个改革开放以来的路线图,作者倾向所谓的成功人士,能放慢脚步,能反省,能找出一个穷与富共荣的理想社会,能找到每个人都有尊严的社会。

目录

第一章 回味无穷的开始

第二章 迟来的咆哮

第三章 神秘的来客

第四章 旧日女友

第五章 前缘再续

第六章 启蒙年代如此心酸

第七章 探究浩瀚的宇宙

第八章 万恶的金钱

第九章 一曲悲怆的短歌

第十章 美丽是一次意会

第十一章 恼人的情书年代

第十二章 友谊在颠覆

第十三章 最后一次温柔

第十四章 寻找梦里的庙堂

第十五章 戴着面具的官僚

第十六章 真实的谎言

第十七章 阳谋与阴谋

第十八章 摊牌

第十九章 醒着的梦和酣睡的现实

第二十章 交易残留的影子

第二十一章 青云堡

第二十二章 劳改队里的跳舞者

第二十三章 谋杀

第二十四章 尾声

试读章节

瞧瞧,多好的一对兄弟,可惜不是一个妈生的,都能结伴上乡下大嫂的炕。算了,不和你斗嘴了,够了。你听着,好好想想,这些年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担心以后,你没机会反省了。

柏建新忽然就想起了那个梦,想起了那个空旷的舞台,想起了跳舞的女人。他想啊想,想要安静,想要找到一种节奏,一种适合他们夫妻的节奏。婚姻不就是舞蹈吗?为什么不能适应呢?婚姻又不是舞蹈,舞蹈可以进退,婚姻却不能后退,即便是退,也退不回原来了。不是吗?能做的,就是紧紧相随,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旋转的时候,是否还能抓住她的手。柏建新不敢想下去了,太可怕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呢?黄丽鹃说,柏建新,你哑巴了吗?柏建新笑了笑,地球要炸了吗?黄丽鹃沉默了一会儿,地球好好的,小江到了吗?

小江是谁?

我才聘的人才,怕你孤单,让他陪你几天。

你监视我?

柏建新,别闹了!我真的没有精力和你闹下去了,这眼皮一天到晚总是跳,怕是要出大事。公司的账目还没有清理完,就发现了一堆问题,我都要崩溃了。柏建新啊柏建新,你就不害怕吗?你不怕坐牢吗?这些年,你在作死吗?你把家底全都败光了你知道吗?柏建新,你要是还有良心,就不要闹了,好好反省吧,想想还有什么出路,想想一旦完蛋了,我们怎么过,你可得想好了!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就说句心里话吧,黄丽鹃,从头到尾,坏就坏在你这个臭娘儿们的身上!你从来就没瞧得起我,你不听我的,只听别人的,还有脸来质问我?公司好好的,困难是暂时的,你怎么就不相信呢?

要不是听你的,我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柏建新失去了耐心,不能再说了,再说就得干架了。他将手机放到一边,任凭黄丽鹃唠叨,他耳不听,心不烦。一会儿,拿起手机,听了听,黄丽鹃还在唠叨。

门铃响了。柏建新赶紧说,好了好了,来客人了。说完,挂了电话。拉开房门,门前站着一个小伙子,傻乎乎地说,柏总您好,我是董事长派来的。柏建新逼视着对方,哦?刚说起你,你就到了。小伙子愣了一下,柏总,我叫江晓东。柏建新点了点头,拉了个长音,知道了。江晓东随着走了进来,打量着房间,神情怪异。柏建新有些反感,想起了“监视”这个词,越发地恼火。他扔下江晓东,走进卧室,坐在床上生气。抽了一支烟后,柏建新的情绪平和了,瞄了一眼试衣镜,从镜子里居然看见了江晓东,他正扮着鬼脸,样子滑稽,一不但扮鬼脸,还一拳一拳打过来,仿佛和身边的魔鬼搏击。柏建新不禁又好气又好笑,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看起来挺腼腆的一个小伙子,背后居然有这么多的花样。闹够了,江晓东退回去,坐在沙发上,双脚颠着。看得出来,他很紧张。柏建新故意不出去,看他有多大的耐心。一会儿,门铃响了,年轻人过去开门。柏建新这才走出卧室,若无其事地问,是谁?

服务员要打扫房间,让我回绝了。

哦,你去订个房间吧。另外,抓紧时间写篇讲稿。我要用。你把“云鼎人家”的近期和远期的问题和困难都写进去,把困难说清楚了,呼吁政府放松信贷政策,打开阀门,放水养鱼。江晓东连连点头,看柏建新交代完了,便拖着行李箱出去了。

江晓东安顿后又返回来,等待着柏建新的新指示。柏建新的心情也好多了,决定领着江晓东出去转悠转悠,同时把讲稿的思路再说一说。中午十一点多钟,游兴耗尽,该谈的也都谈了。柏建新问,你想吃什么?江晓东有些拘谨,光是笑,没说话。柏建新自言自语地说,好多年没有吃牡蛎了,到哪儿能吃到牡蛎呢?司机魂斗罗赶忙插了一嘴,柏总,问我呀,银沙滩那儿有一家韩国料理店,又干净又安静,他们家的牡蛎地道。柏建新的脑袋嗡的一声,什么?你是说银沙滩吗?生怕自己改变主意,又连忙说,就去银沙滩!就去银沙滩!

银沙滩像一根针,扎在了他的心上,让他无法平静。直到进了料理店,情绪才好了一些。他们先到生鲜区,点了一条活牙片。服务员问,你们想怎么吃?江晓东点着菜牌,你先告诉我,为什么叫牙片鱼?服务员说,俺不知道。

韩国人一般都怎么吃?柏建新问。

俺们韩国银(人),都喜欢蘸辣根生吃。服务员说。

俺们韩国银(人)?姑娘,你是韩国银(人)?柏建新逗着服务员。服务员有些扭捏,嗯哪,俺就是那圪±达的银(人)。柏建新笑了,姑娘,你真逗。江晓东忙着点牡蛎。服务员说,这个季节牡蛎泛浆,容易吃坏肚子。柏建新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是的是的。看起来,自己变了,不再是滨城人了。滨城人都知道,只有冬天,才是吃牡蛎的季节。

海边有一个女人,摇摇晃晃地走着,从这头走到那头,又从那头走回来。女人低着头,看不清她的脸。柏建新却一眼就认出她来了,如果不是突然清醒了,一定会跑出去,哭喊着,拥抱那个女人的。柏建新叹了口气,点了一支烟。海浪拍在礁石上,散落下一蓬又一蓬的浪花。女人站在浪花上,消失在浪花中……她就是柏建新的母亲——冶金疗养院的服务员。柏建新回忆起儿时发生的那场变故时,两腿还是控制不住地发抖。

这一天,母亲照例上夜班去了。柏建新像往日一样,吃饱了,钻进被窝里看小人书。那天晚上,他总觉得有人在耳边呵气,他失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想了许多办法也不能人睡,数了一百只羊,依然没有睡意。耳边总能听到呵气声,睁开眼睛,又什么都听不见,闭上眼睛,就能听到风声呀,海浪声呀,甚至还有断断续续的哭声。他不敢闭眼,害怕风声,害怕海浪声。更怕哭声。他睁着眼睛,四下看着,突然看到了一双手,除了这双手,别的什么也看不见。这双手翻动着抽屉,翻动着柜子。柏建新惊叫一声,是谁?这双手突然消失了。柏建新拉开电灯,一切照旧。他关了灯,又数了一百只羊.这才迷迷糊糊睡了。厨房里传出一声脆响,接着,又是一声脆响。柏建新慌忙拉开电灯,看见相框掉到地中央,妈妈的照片上落了一层玻璃碴。柏建新头皮发麻,腿肚子转筋,慌忙摸到厨房,厨房里一片狼藉,碗和盘子摔了一地。柏建新抄起一把菜刀,举着回到了屋里,举着钻进被窝里。

早晨,柏建新被捅醒了,他举着刀顺势划了半圈,砍在一根竹竿上。有人说.是我,孙嘉国呀!柏建新坐起来,看见孙嘉国扒着窗户。孙嘉国专门跑来喊他的,叫也叫不醒,只好撬下一块玻璃,伸进一根竹竿,戳他。孙嘉国说,老柏,还不上学去?柏建新穿上衣服,背着书包跑出来。孙嘉国说,你不洗脸吗?柏建新转头要去洗脸,孙嘉国说,算了吧,“标枪”老师急着找你呢!说完,拽着柏建新,撒腿往学校跑。

序言

滕贞甫

这五部长篇小说是年度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的成果。2012年,大连市委宣传部按照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建设东北地区文化领军城市和东北亚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组织实施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即每年以5部长篇小说、5部影视剧(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剧、广播剧、纪录片)、1部舞台剧、1套文艺丛书为重点的文艺创作生产项目,旨在推动大连文艺的繁荣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是一项导向性工程。它立足本市,鼓励广大文艺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国精神为文艺创作的灵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多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的文艺作品。它以严格规范的评审组织程序,通过对本土作家原创性、创新性的文艺作品的征集、遴选、出版,重点扶持题材丰富、主题深刻、视角独特、地域特色鲜明、艺术风格多样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也是一项品牌建设工程。它汇聚全市优质文艺创作生产资源,依托“大连作家森林”的“下午茶”“讲评会”“记忆写作”等多种多样的展览、展评、推介、评奖、研讨,尤其是各种规模、形式的文艺评论等系列工作,深耕城市文学土壤,涵养创作生态,推介宣传有特色、有新意的文学作品,展示大连文艺创作生产成就,凝聚人才队伍,培育扶掖大连文艺出“名作、名人、名品”,推动大连文艺走出去,树立大连文艺新坐标。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指导引领大连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大连文艺的重要工作载体和工作落脚点。入选一年一度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出版计划的长篇小说,是大连本土作家原创、未经正式出版的作品。这些作品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创作视角不同,作者的身份职业经历甚至创作水平也不尽相同,相同的是,这些作品都饱含着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切,对生命的尊重,他们用作品着力书写人们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奋斗,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熟悉的身边日常故事,描绘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风骨。值此文艺精品创作生产“5511”工程长篇小说入选作品出版之际,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主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跳舞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永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9931
开本 16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2015252437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