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兴衰两千年:中国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国学大师写给国人的历史通识课。 ★综合名家论史的角度:吕思勉的大局观念;张荫麟的问题意识;孟森的追根溯源;鲁迅的另辟蹊径;梁启超的学术叙史。 ★展现中国社会独特的发展历史,探究中国社会与欧美日等社会不同的根源。 ★精选底本,展现大师们观点与思想的精髓。 ★在朝代兴衰中读懂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两千年间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内容简介 从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年,中国社会的历史秩序脉络是要如何勾勒? 中国社会不同于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的原因何在? 如何从不同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探寻中华文化内在根源和本质? 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的两千年,朝代更替、制度变迁、民族交融、文化发展、王座与战场上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总有些不变的内容传承了下来。朝代、制度、民族、文化、战争,这些都在两千年的传承与变迁中,一步一步地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社会,变成了一部现代人汲取经验与教训的教科书,也变成了一部探寻发展之势的未来启示录。通过大师的视角,我们对经验教训的汲取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入,本书集吕思勉、张荫麟、孟森、鲁迅、梁启超五位大师对历史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这两千年间中国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及多种断代史。 精彩书评 编著中国通史的,最易犯的毛病是条列史实,缺乏见解,……极为枯燥。及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史识与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顾颉刚 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陈寅恪 孟森先生是一个爱国者,他壮年的游学,中年的从政,以及热心于介绍国外政法经济学说,都是想把中国富强起来。 ——郑天挺 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 ——郭沫若 平心而论,梁任公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他是生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 ——郭沫若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秦、汉 | 张荫麟 秦灭六国 新帝国的经管、发展与民生(节选) 项羽与巨鹿之战 楚汉相争及其结局 纯郡县制的重建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改制与“革命” 第二章 三国、晋、南北朝 | 吕思勉、鲁 迅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晋初的形势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五胡之乱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章 隋、唐、五代 | 吕思勉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唐朝的中衰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章 宋、元 | 张荫麟、吕思勉 宋朝的开国及开国规模 北宋的积弱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南宋恢复的无成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节选) 汉族的光复事业(节选) 第五章 明 朝 | 孟 森、吕思勉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节选) 洪武年中诸大事 靖 难(节选) 明朝的盛衰 崇祯致亡之症结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六章 清 朝 | 梁启超、孟 森、吕思勉 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 圣祖撤藩、取台湾 盛明之缺失 清代的盛衰 嘉庆间兵事之海患 鸦片案始末 汉族的光复运动 清朝的衰乱及覆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兴衰两千年:中国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思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557664 |
开本 | |
页数 | |
版次 |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