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发掘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中国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战争观、战略运筹思想、用兵思想、制敌思想、治军思想等进行解析,探讨其对当代军事领域发展建设的价值及启示。
图书 | 智胜之道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艺术 |
内容 |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发掘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时代价值,对中国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战争观、战略运筹思想、用兵思想、制敌思想、治军思想等进行解析,探讨其对当代军事领域发展建设的价值及启示。 作者简介 王灿,男,河南郑州人,1982年生,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情报学专业。现任陆军装甲兵学院演训中心装甲兵军事理论研究室助教。主要从事军事理论和装备论证方面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2部。 目录 第一章重战、慎战、备战的战争观 第一节重战:兵者,国之大事 第二节慎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第三节备战: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兵法点评 第二章知、算、诈、全的战略运筹概则 第一节先知后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二节胜机“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 第三节兵以诈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第四节全胜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兵法点评 第三章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用兵之法 第一节以快制慢:兵贵胜,不贵久 第二节集中兵力: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第三节力争主动:先处战地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趋战者劳 第四节避实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第五节奇正结合: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第六节密切协同: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第七节攻心为上: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兵法点评 第四章善借外力的制敌之术 第一节重用间谍: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第二节巧结联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第三节通晓天地: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第四节以火佐攻: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第五节因粮于敌: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第六节化敌为友:卒善而养之,胜敌而益强 兵法点评 第五章文武兼施的治军之道 第一节任用将帅:智信仁勇严 第二节教养军队: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第三节率兵打仗:焚舟破釜,登高去梯 兵法点评 附录一《孙子兵法》原文及译文 计篇第一 作战篇第二 谋攻篇第三 形篇第四 势篇第五 虚实篇第六 军争篇第七 九变篇第八 行军篇第九 地形篇第十 九地篇第十一 火攻篇第十二 用间篇第十三 附录二柏举之战军事思想解析 一战争的背景 二战争的前奏 三战争的实施 四总结与启示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智胜之道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灿, 王荣辉 |
译者 | |
编者 | 王灿//王荣辉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40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6 |
出版时间 | 2021-07-05 |
首版时间 | 2021-06-01 |
印刷时间 | 202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22 |
CIP核字 | 2021094790 |
中图分类号 | E892.2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