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偶像在我心中/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士兵成长的过程。军旅生涯中,年轻士兵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及时的答疑解惑,将会明确人生方向,对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

《偶像在我心中》中,作者宋清渭以书信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格言,与士兵们交心谈心,为士兵解答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内容推荐

《偶像在我心中》一书中,《偶像在我心中》的作者宋清渭将军围绕崇拜偶像这一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结合个人生活、工作经历以及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成长故事,阐述偶像崇拜在年轻人精神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以及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偶像,并依据时代发展,从偶像身上汲取什么样的精神力量等方面,引导青年战士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与士兵朋友交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经验,是对全军部队士兵进行政治教育的优秀读物。

目录

第一封信 我的偶像记忆

第二封信 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

第三封信 熊熊燃烧的时代火炬

第四封信 永远不朽的民族灵魂

第五封信 光彩熠熠的人生坐标

第六封信 冷静理性地欣赏偶像

第七封信 客观辩证地看待偶像

第八封信 走近偶像去塑造自我

第九封信 军人要追英雄偶像

第十封信 追求忠诚于党的偶像

第十一封信 追求服务人民的偶像

第十二封信 追求热爱祖国的偶像

第十三封信 追求理想崇高的偶像

第十四封信 追求践行使命的偶像

第十五封信 追求乐于奉献的偶像

第十六封信 追求勇于牺牲的偶像

第十七封信 追求甘于平凡的偶像

第十八封信 追求维护正义的偶像

第十九封信 追求崇尚荣誉的偶像

第二十封信 追求学习成才的偶像

第二十一封信 追求艰苦奋斗的偶像

第二十二封信 追求严守纪律的偶像

第二十三封信 传承力量,成就梦想

试读章节

崇尚偶像,不是对偶像的单纯羡慕,更不是对偶像的简单模仿,而是为了寻求人生的方向,追求自我的理想。

亲爱的战友:

你们好!我是大家的老战友宋清渭,1929年出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算是一个老兵了。我参加革命的时候只有15岁,比大家现在的年龄还要小一些,在部队这个光荣的集体里成长锻炼、工作任职有51个年头,1994年底从济南军区政委的位置上退下来,继续担任了几年中央委员,又在全国人大担任了5年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8月离休。可以说,我的整个工作生涯都是在部队度过的,我始终没有离开部队,也舍不得离开部队。

解放军出版社邀我参与“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的撰写,让我和大家谈谈偶像问题。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没有多少文化,除了小时候在家乡断断续续上过几年私塾和高小,参加革命后在八路军青年干部训练班和后来被组织安排到解放军政治学院高级系学习外,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讲理论、写文章我是外行。但对一个老兵来讲,我的一生与军队是不可分割的,对部队安排的任务和工作,我感觉是义不容辞的。因此,我愿意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人生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算是一个老兵对部队应尽的责任。

说到偶像,大家一定会想到很多人物形象,外国的、中国的,历史的、现代的,有伟人、有英雄,有明星也有普通人,千姿百态,数不胜数。大部分青年人心里都会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者曾经有过崇拜偶像的经历,这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追求。对偶像的崇拜、模仿和学习,是青年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是成长过程的重要部分,对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生需要偶像,我也不例外。回顾80多年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少年和青年时期,很多人曾经对我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我人生之路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偶像。

父母是在我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人,他们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前面说过,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家里条件非常艰苦,全家靠几亩薄地糊口。父亲终日劳作,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母亲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我兄弟姐妹六个,我最小。父母没有文化,但他们懂得一些最朴素的道理,对我们管教非常严格。记忆中,要求我们天一亮就得起床,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懒觉要打屁股;教育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人穷志不短,软的不欺、硬的不怕;他们最不能容忍的是说假话,一旦被发现,轻则罚站,重则挨打。他们这些朴素教诲和言传身教,对我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养成起了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父母先后去世。他们没有给我留下贵重的物质财产,留下的只有刻苦勤奋的精神和忠厚俭朴的品格。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影响着我的一生。到现在我还保持着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当别人吃早饭时,我已经工作或者学习两个小时了。

私塾先生王元俊和地下党员吴可枝是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的人。学龄时期我在村里读私塾,由于日本鬼子侵略,家乡沦陷,学是上上停停。我的先生王元俊是一个有着进步思想的人,除教我们念书,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孟子》等外,还经常给我们讲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民族英雄和家乡历史名人颜真卿等的故事,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英勇抗击侵略,维护民族大义。王先生还懂得一些革命道理,给我们介绍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和事迹,带领我们一起背诵孙中山先生的国事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这些在我们的心里种下了爱国抗日的种子。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等原因,我辍学在家。我们村里有个地下党员吴可枝,他参加革命比较早,常常悄悄回家探听日伪军活动情况。他也喜欢和我们几个年轻人拉呱儿,讲一些革命道理。特别是他讲的“要吃饭,当八路;要报仇,当八路;要抗日,当八路”,给我留的印象特别深。因为当时我的二伯在鬼子“扫荡”中被打死,我对日本人是满腔仇恨。1944年上半年,听说八路军在陵县滋镇办联合抗日中学,我和几个伙伴就不顾家人反对,趁一个夜里跑出家门,几经周折到了渤海军区第二分区,参加了八路军。可以说,王元俊先生和吴可枝,是我革命思想的启蒙者和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在他们的影响和指引下,我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始了近70年的军旅生涯。

P1-5

序言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指示,配合全军部队强军目标教育,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这套“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共10卷)。

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过程,也是每一个士兵成长的过程。军旅生涯中,年轻士兵总会遇到各种困惑,如果能得到及时的答疑解惑,将会明确人生方向,对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广泛调研、征求基层士兵意见的基础上,遴选出理想、成才、责任、道德、做人、形象、读书、偶像、婚恋、退伍这10个士兵在成长路上最关心也最容易产生困惑迷茫的话题,邀请9位将军分别撰写《让理想照亮人生之路》、《与士兵朋友聊成才》、《责任相伴成长》、《缺什么也不能缺德》、《在军营里学做人》、《形象,形于外修于内》、《腹有诗书气自华》、《偶像在我心中》、《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0个专题,组成了这套“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

撰写本套丛书的将军们,都是从士兵或学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对基层士兵在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有着独特的经历与见解。在书中,他们以书信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古今中外的故事、格言,与士兵们交心谈心,为士兵解答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丛书写作前,将军们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初稿完成后,出版社又印发了一些试读本,到基层部队与士兵座谈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调整。希望这套兵味十足、充满人生哲理的小丛书能够开阔士兵朋友们的眼界,真正达到为士兵答疑解惑、明确人生方向,增强当代士兵战斗精神,实现强军目标的目的。在此,也向将军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帮助完善这套丛书的士兵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出版者

2013年8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偶像在我心中/将军写给士兵的信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清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4642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162
CIP核字 2013233918
中图分类号 E221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0
11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