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笛凤箫筝雅韵 筝箫雅韵(下)
内容
内容简介

《龙笛凤箫筝雅韵(筝箫雅韵 下)》收入的曲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经典名曲,另一部分是创作作品。传统作品部分是笔者三十多年来艺术实践的积累,乐曲以琴曲和古代艺术歌曲旋律为基础,根据乐器自身的特点,经过重新整理改编而成,在演奏上与传统原谱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音乐语汇,以及笛箫与筝的合奏表现上更为器乐化;创作作品主要体现筝与笛箫节奏的相互交织与音色的对比、“点线结合”等方面巧妙的配合。

乐曲在记谱上,没有详细注明演奏符号,有些乐句可根据演奏者自己的演奏能力和对乐曲的理解,灵活运用传统技法,目的是避免教条理解和音乐语言僵硬不自然的现象。有些具体的演奏手法可参照该书所附二维码音响。

此外,该书采用五线谱与简谱、中文与英文对照的形式,旨在方便国际交流。

作者简介

张维良,江苏苏州人。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竹笛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此外,还是文化部突出贡献专家、文化部历届高级职称评委、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荣获北京市“德艺双馨”奖。

近年来发表的著作有:《笛子基础教程》、《笛箫演奏法》、《箫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箫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论文《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笛箫乐器呼吸理论及其实践》等十余篇。录制的激光唱片专辑有:《箫的世界》《张维良的吹管艺术》《花泣》《殇》《别梦》《喜相逢》《问情》《天幻箫音》《问天》《醉笛》《茶雨》《红叶》《茶禅一味》等。

获得的奖项有:1982年参加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优秀表演奖;1983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二等奖;1987年参加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一等奖;1987年演奏的《清明上河图》(箫与箜篌)获1987年国际放送基金大奖;1988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1995年6月录制的激光唱片《箫的世界》荣获中国唱片金唱片奖;2000年舞蹈《庭院深深》获中国电视舞蹈比赛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1年舞蹈《缘》获俄罗斯世界舞蹈比赛金奖(担任音乐创作);2002年古筝独奏《沧浪秋吟》在MTV比赛中获中央电视台“新光奖”一等奖;(担任音乐创作);2003年男子独舞《墨竹》获“桃李杯”舞蹈大赛音乐创作一等奖。先后在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等数十部影视剧中担任音乐独奏,许多影片还在国际重大电影节上荣获音乐奖。在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厅先后举办过五次独奏音乐会,与法国许多著名音乐家和现代音乐研究中心进行过数十次的合作和研究。目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创新、发展笛箫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运用。创作笛箫和其他音乐作品近百首。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为国家艺术院团和院校的骨干。曾出访亚、欧、美、非和大洋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前言序言

笛、箫、筝三种乐器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常以它们来抒发内心之情,它们已成为中国民族器乐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历史上,它们从民间走进宫廷,又从宫廷走向大众,无论是在戏曲,还是在民间音乐中都充当着重要角色。由于历史原因,包括笛、箫、筝在内的许多民族乐器的演奏乐谱遗存甚少。1950年以来,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创作了许多中国民族乐器独奏、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表演形式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一件乐器独奏加上小乐队的伴奏;第二类是民族乐器大乐队合奏。以上两种演奏形式,在民族乐器的表演领域大约持续了三十年之久。1980年以后,中国民族乐器的表演形式才逐渐趋于多样化,在创作中力求将中国民族乐器所表现的内涵与特点呈现出来,有不少作品已经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例如:刘为光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箫与箜篌)和谭盾创作的《南乡子》(筝与箫)等作品。这些作品的诞生使中国乐器在表现技巧上更为丰富,在乐器的个性表达和内涵的体现方面展现出更大的空间。

这次出版的一套四本的《龙笛凤箫筝雅韵》,分为“筝箫雅韵”(两本)与“笛韵筝情”(两本)两个大部分。每本均收入筝与箫或者笛与筝的合奏曲五首,四本书共收入作品二十首。这二十首作品首先弥补了单一乐器音色的不足,以“点线结合”的形式出现,发挥其各自优势,达到互补。其次,训练两件乐器合奏的音准、音色、音乐呼吸气口的默契。还有,用于艺术院校的教学和舞台表演。最后,满足民族器乐爱好者自娱自乐的需求。

本书收入的曲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经典名曲,另一部分是创作作品。传统作品部分是笔者三十多年来艺术实践的积累,乐曲以琴曲和古代艺术歌曲旋律为基础,根据乐器自身的特点,经过重新整理改编而成,在演奏上与传统原谱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音乐语汇,以及笛箫与筝的合奏表现上更为器乐化;创作作品主要体现筝与笛箫节奏的相互交织与音色的对比、“点线结合”等方面巧妙的配合。

乐曲在记谱上,没有详细注明演奏符号,有些乐句可根据演奏者自己的演奏能力和对乐曲的理解,灵活运用传统技法,目的是避免教条理解和音乐语言僵硬不自然的现象。有些具体的演奏手法可参照本书所附二维码音响。

此外,本书采用五线谱与简谱、中文与英文对照的形式,旨在方便国际交流。希望我国灿烂的国乐文化能进一步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国外音乐爱好者所了解和喜爱。

目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笛凤箫筝雅韵 筝箫雅韵(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维良
译者
编者 张维良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3058084
开本 16开
页数 74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220
CIP核字 2019284340
中图分类号 J648.11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98
209
30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