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逆时针旅行/旅行之道
内容
内容推荐
《逆时针旅行》收录了英国著名剧作家、幽默作家迈克尔·弗莱恩(戏剧代表作《哥本哈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观察家报》撰写的14篇游记,描述他在德国、古巴、以色列、日本和苏联等地的生动见闻。在途中,弗莱恩敏锐地抓住了这些地方的精神和文化特质,以兼具娱乐与启发性的文字记录下来。
目录
序言  
告别金钱:古巴,十年
第一次出国的滋味:再见春天,再见巴黎
逆时针方向最有效:以色列,一英寸接一英寸
无处之都:柏林花园的夏日
再见,阿瓦隆:重游剑桥
从大海到闪亮的波涛:追逐美国
嘎吱嘎吱的腌萝卜:近距离看日本
蛮荒西部 11 号:诺丁山边缘
5 号口,2 号区,47 号屋:和索菲娅在莫斯科的日子
圣特罗佩朝圣之旅:蔚蓝海岸的燔祭
温暖的红袜:在瑞典谈钱
曲终人散:平行英国的四十年
天堂的笑脸:逆向迎接未来的维也纳
泰晤士河上的彩虹:1951 年的南岸区
导语
你曾为话剧《哥本哈根》中高贵的情感和命运悲剧而哭泣吗?你曾默默感受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吗?弗莱恩的文章在《逆时针旅行》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生动、幽默和内敛。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入住沉闷的酒店房间,忍受着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自己仿佛又变成了一个孩子。
迈克尔·弗莱恩善于从平凡之中发现那些美丽的、真实的和感人的细节。这样的文字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永远不会过时。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逆向迎接未来,也还不错。仔细用双眼观察,用双耳倾听。记录那些平凡、典型和寻常的现实事物吧。
书评(媒体评论)
“(弗莱恩)是一位专门报道平凡之美的记者,
不会哗众取宠……当我怀着愉悦的心情细细品读他这些
从容不迫的报道时,我意识到弗莱恩与大多数记者的不
同还体现在另一方面。我们寻找的是不对劲的地方,要
谴责的事,而他留意的是招人喜欢之处。”——《每日
邮报》
“(弗莱恩)在半个世纪前从世界各地发回的悠
闲报道,堪称传统新闻业在其最文明、信息量最丰富且
最引人入胜时代的典范。”——《爱尔兰时报》
“在这些旅途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亲切友好
、享受丰富多彩人生的弗莱恩,他本人就是小说人物的
原型。”——《泰晤士报》
“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非常享受。”——《
星期日商业邮报》阿德里安·墨菲(Adrienne Murphy

“经典的弗莱恩式报道——生动、幽默而内敛。
”——《好书指南》
“非常有意思的文集。”——《约克郡邮报》
“引人入胜。”——《星期日独立报》
“妙趣横生,有时候这些报道显得古怪,但很严
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金融时报》
“无论他是在基布兹,还是在骑自行车,弗莱恩
的观察总是很敏锐,他的文字很迷人。”——《悦游》
“好文字拥有持久的吸引力,永远不会过时。”
——《爱尔兰观察报》
精彩页
印象中,我有生以来写的第一篇文章——或者说第一次写东西——是学校布置的一篇以“长大后我喜欢住的房子”为主题的文章。如今,我早已不记得当时写了些什么,但对自己的一个创意之举印象深刻——我为那篇文章配的图并不是孩子们爱画的那种玩偶屋,而是一座大胆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那可是 20 世纪 30 年代末),平坦的屋顶,白色的粉刷墙,沿屋角展开的长长的横拉窗。那时的我当有六七岁了,在那之前可能也写过一些东西,但这篇文章之所以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是缘于我父亲在读后的一句评论:“或许你应该去当个记者。”
我不认为他说这话时是认真的。不同于时下的父母,我父亲并不是个惯于鼓励孩子的人。对于我参加各种文学活动,他颇不以为然。待我长到一定年龄,在未来该从事哪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这一问题上,他认为我应当子承父业,当个推销员。近 30年之后,他才对我的工作流露出进一步的兴趣。但从他说那句话开始,影响已经造成,因为从那时起,我就想当一名记者。
当然,我也想当一名作家,只是这个想法似乎过于雄心勃勃,实难公之于世——且难以表述,即便于我而言,亦是如此,因为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一两年后,我人生第一次创作剧本,以自己制作的几个木偶为角色编写了故事,但我不认为当时的我萌生过有朝一日或许能以此谋生的念头。我开始写一部小说(但从未完成过),关于孩子们划着小舢板在湖区四处闯荡的经历,尽管我此前从未见过小舢板,也没去过湖区,只是通过亚瑟·兰瑟姆的作品有所了解。后来,我又在不同的作业本上写满自创的诗歌,虽然彼时的我对格律毫无概念,但我不记得自己曾觉得写小说或诗歌是个值得投入的职业。十几岁时,我曾短暂期待未来从事其他职业,例如工业化学家,或者商业摄影师,不过鉴于我在动手能力方面的不足,相比拥有文学抱负,这两种职业显得更为不切实际。而我终究还是想当一名记者。
对于这份工作,我不知道该有怎样的憧憬。我是读着昔日的《新闻纪事报》长大的,这是一份很正派、支持英国自由党的报纸,不过在我进入这一行没多久,它就因为正派或崇尚自由主义,或两者兼有而倒闭了。詹姆斯·卡梅伦是该报的明星记者。我希望我能说自己记得一些他的报道,可惜并没有——我只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当时我还是个大学在校生,假期找了一份为苏联学生代表团担当翻译的工作。代表团在行程中安排了参观《新闻纪事报》位于布维尔街的办公室这个环节,我们一行人站在类似于接待参观者的廊道里,透过隔音窗看着新闻编辑室。突然,我忘记了身边这群来自苏联的客户,因为他就在那儿,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身材修长,皮肤黝黑,如电影明星一样,十分英俊,他穿着洁白的衬衣,多尼盖尔粗花呢紧身裤,脚蹬绒面皮鞋,双手叉腰,不耐烦地在编辑室里来回踱步,仿佛被困在笼中的老虎。他俨然就是这出编辑室的日常精彩无声剧中的明星。
次年,我毕业后进入《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站开始为期六个月的试用期,当时的我是否以为自己将开启卡梅伦那样紧凑的职业生涯?然而,我在那儿的起步与预想的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充满艰辛。我的起薪是一周 12 个几尼(那是 1957 年),买不起第二双鞋,所以那双陪我度过靠学生助学金维持的三年时间、早已磨出洞的鞋还是没被补好。接下去的六个月里,我仍然只能穿着它们,曼彻斯特出名的雨水始终在鞋子里吧唧吧唧作响。等我终于加薪后,自然是要去买一双绒面皮鞋了,还一并添置了白衬衣和多尼盖尔粗花呢紧身裤。不过这套装扮始终无法与《卫报》的风格彻底融合,倒是招来了麦克的讥讽。此君是夜班新闻编辑,嘴硬心软,他威胁说只要一有仓库发生严重火灾,就会派我去报道,到时候我的裤子、衬衣和鞋子就会被燃烧产生的大片灰烬、物体熔化形成的黏糊糊液体给毁了。
我始终没能拥有这种冲入黑暗的勇猛。或许,待在记者室里的我们与不顾一切的闯劲八竿子打不着。通过房间里办公设备的摆设能窥见我们的风格——整个房间有两台电话,都装在隔音间里,古董打字机摆放在更为古老的办公桌上,为了便于手写,桌面是倾斜的,所以当你工作时,打字机会一边振动一边往下滑,最后落在你的大腿上,疼得很。我们擅长撰写“多彩的报道”,喜欢这样的感觉,即正是通过经我们精雕细琢的文章,这份报纸才被赋予鲜明的个性和基调。
在写完上一段文字之前,我一直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构成了“多彩的”风格。在当时,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即各种奇闻逸事,尤其是任何与工业化的西北部民间传统有关联的事物。例如,一年一度穿城而过的白色游行;最后的木屐鞋匠和火车站敲窗人;任何与牛筋、黑布丁有关的事;不过对于闯入这个阴郁世界的有趣新事物——桑拿浴、科学、脱衣舞俱乐部,我们同样会感到惊讶。诺曼·施拉普内尔是我们的明星记者,他看上去像一位退役的印度军官,出了名的害羞,所有的报道都是在不与人交谈的情况下完成的。据说有一次,为了躲一位热心过度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逆时针旅行/旅行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迈克尔·弗莱恩
译者 译者:陈薇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1867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2021-10-01
印刷时间 202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21036378
中图分类号 I561.6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21: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