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上海市第三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三年实训的一项代表成果。汇集第三期基地实训基地所有学员在在导师团队引导下,聚焦全国一纲一本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有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学科问题攻关的课题研究、名著阅读与影视欣赏后的心得、抗疫背景下的微课制作等方面所作的探索,由《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名师队伍共同打造,凝聚了众多教师和骨的教学成果与智慧。
图书 | 魅力德育 初中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思维创新 |
内容 |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市第三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三年实训的一项代表成果。汇集第三期基地实训基地所有学员在在导师团队引导下,聚焦全国一纲一本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有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基于学科问题攻关的课题研究、名著阅读与影视欣赏后的心得、抗疫背景下的微课制作等方面所作的探索,由《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名师队伍共同打造,凝聚了众多教师和骨的教学成果与智慧。 目录 立德树人、创新思维,塑造魅力教师——上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第三期工结 前言 上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第三期在秦红老师的主持和全体学员共同努力下,历经三年,胜利完成实训任务。《魅力德育——初中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思维创x3一出且一恕分实训成果的展示。秦红老师对实训工作精心谋划、悉心指导,全休受品知却出的4牛创优,以思维创新共同探索实训的新路径、新模式,提升实训的实效。 第一,思维创新贯彻于全书。思维创新的词意为新颖、的思维过程,其实质就是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思维。辩证思维坚持从对象的内在矛盾运动变化中,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发展地认识对象,从而保持思维日日新、又日新,反映和符合不断发展的客观过程。以思维创新谋划实训工作,注重分析实训目标要求切合实训形势、实训条件、实训学员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实训模式和方法,克服思维僵化、固步自封、守成不变的倾向,这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二,回应形势发展要求。实训工作实施的过程,既注重落实实训计划目标要求和内容,又密切关注形势发展的情况,针对客观的要求,对实训计划适时做出必要调整,纳入新的实训内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统揽全局,对抗疫工行统一研究部署。全国上下响应中央号召,投入声势浩大的抗疫斗争。实训基地根据形势的需要,及时将抗疫的宣传教育纳入实训内容。教学设计的编制,既遵循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为依据的原则,又注重密切联系抗疫形势的要求,纳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思想、生动,焕发思政课的活力,提高育人的实效。 第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普遍运用的、基础的组织形式,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施教、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是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要求。但实训基地并不墨守成规,而是根据形势变化发展的新需求,积极探索教学的新的组织形式,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和要求。“微课”的出现,就是在全社会抗击新冠病毒、教学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有效探索。通过制作“生命·责任·家国”系列思政微课,传递党和国家“人民,生命”的关爱之情,激励师生参与全民抗疫斗争,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这样的探索不仅对实训工作具有创新的意义,对于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也是重要的启迪。 第四,持续教学研究。思政课所开展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的理分析,将在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上升到理认识的高度而把握思政课教学和育人的规律。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学员的研究能力和,是实训的重要项目和内容。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的规范,思政课的教学研究既有相应的基础选题,又要根据形势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的新课题。实训基地持续教学研究,引导学员从新时代、新教材、新教法、新要求的视角,确定新的选题,攻坚克难,确立自主研究的观念,掌握研究的科学方法,提高了研究的能力。 第五,倡导博学明辨的学风。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从而能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实训基地积极倡导博学明辨的学风,要求学员勤读书、读好书,善写读书笔记和心得;还要在读书的同时,广开视野,了解社会,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关心社情民情和国内国际大事,关心学生所涉及的文化艺术、现代信息、体育运动、娱乐游戏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力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到学而思、学而明、学而行,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素质,为提高教学和教书育人奠定坚实基础。 第六,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寄予厚望。他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创造。实训基地的全体师生将不辜书记的殷切期望,在已取得的实训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为建设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做出新的业绩。 吴锋 2020年11月8日 作者简介 秦红,徐汇区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培养对象,2020年上海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上海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协同研究中心负责人,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教师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德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魅力德育 初中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思维创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秦红 |
译者 | |
编者 | 秦红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20070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首版时间 | 2021-05-01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初中生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4 |
CIP核字 | 2021081635 |
中图分类号 | G633.2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1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