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车马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讨论了中国古代车马的历史沿革、发展及其特征、分布等,详细介绍了中国自先秦到明清各个朝代的车马发展变化。包括车与马的起源和发展、分类和用途、结构和装饰以及驾挽方法等。书中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图文并茂,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车马的真实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对读者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化发展等交通运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目录 上篇 车 第一章 追根溯源:车的起源和变迁 第一节 车的诞生 一、无轮的“橇” 二、黄帝作车 三、驾牛服马 第二节 车的演变 一、商周时期——单辕双轮车的天下 二、春秋战国时期——双辕车诞生 三、秦汉时期——双辕车的兴起与普及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风行,马车衰落 五、隋唐五代时期——牛车继续流行,马车继续沿用 六、宋元时期——牛车、骡车和驴车 七、明清时期——轿车、敞车、人力车 第二章 林林总总:车的结构和类别 第一节 车的构造 一、车轮 二、车厢 三、车舆部件与古人命名 四、车辕 第二节 车的种类 一、代步工具——乘车 二、货物运输车——货车 三、导向车——指南车 四、行程记录仪——记里车 第三章 车辚辚,马萧萧:战车和车战 第一节 战车时代与车战历史 一、新兴的武装力量——战车 二、战车成为战场的主角 三、车战的历史 四、古代车战的没落 第二节 战车名称及种类 一、攻车 二、守车 三、辎重车 第三节 战车装备 一、战车灵魂——车士 …… 下篇 马 参考书目 导语 这套丛书无疑当得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美誉。这套丛书还邀约大批相关的专家、教授参与并指导了稿件的编写工作。应当指出的是,这套丛书在写作过程中,既钩稽、爬梳大量古代文化文献典籍,又参照近人与今人的研究成果,将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在论述、阐释中,既注意重点突出,又着重于论证层次清晰,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文化现象与发展加以考察。这套丛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走进古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去回望我们来时的路。学史使人明智,历史的回眸,有助于我们汲取古人的智慧,借历史的明灯,照亮未来的路,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添砖加瓦。 本册为《中国古代车马》,全书分为“车”和“马”两卷,详细介绍了中国自先秦到明清各个朝代的车马发展变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车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8194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0 |
CIP核字 | 2021241982 |
中图分类号 | K875.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