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管理学派崛起的代表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10年深入一线实践,探索数字化时代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新组织模式,以及个体和组织未来的进化路径。

他们研究发现,生命的自然进化、人类的非凡进步,并非来自个体行为及竞争激发,其根本原因在于协同共生。只有多样性、交互作用,才能产生新的价值,系统才能从无序到有序。

本书探讨了协同共生的效应,提出了协同共生的框架和管理模型,探索了数字技术如何通过协同共生重构了企业价值,并展示了小米、美的、腾讯(企业微信)、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致远互联和海尔六家企业的管理实践,它们是“协同共生论”的实践基础。

要解决现-在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中所产生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彻底的改变,更需要创造出新的组织形式——更有意义的协同、更有价值的合作、更具责任的创造以及更具灵魂的机构。

目录

总序 

呼唤、孕育和催生中国管理学派

序 做一个重塑者

引言 企业组织新方式

第一部分  溯源与定义

第一章 协同共生的本质 2

哈肯的协同论 3

安索夫的协同定义公式 6

卡普兰和诺顿的组织协同 10

康德的关系范畴 13

贝塔朗菲的整体论 15

马古利斯的共生理论 17

小结 协同共生的本质:从无序到有序 22

第二章 协同共生论的定义 23

企业生存环境再认识 24

协同共生论的概念界定 29

企业新价值与管理重塑 39

管理思想发展新阶段 48

本书探讨的核心内容 50

小结 协同共生:整体价值*优 53

第二部分  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协同共生效应 56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7

竞争关系带来被动增效 64

共生关系是一种主动增效 70

自组织带来系统自我进化增效 81

范围经济与协同效应 85

小结 协同共生效应:增效作用 94

第四章 协同共生架构 95

组织有效性的两个维度 97

协同共生的组合维度 99

边界内的组织成长 107

跨边界式共生成长 122

小结 协同共生架构:效率与价值进化 132

第五章 协同共生管理模型 133

协同共生管理模型(SDAP)的提出 134

场景(Scene) 140

意愿(Desirability) 149

能力(Ability) 157

过程(Process) 167

小结 协同共生管理模型(SDAP):能力塑造 175

第六章 协同共生价值重构 176

影响价值重构的关键因素 178

决策模式 180

边界重构 186

价值链接 193

平台穿透 201

小结 协同共生价值重构:多主体增值 215

第三部分  制度与技术

第七章 协同共生中的制度创新 218

组织体制与机制创新 220

基于生态位的制度设计 223

科技体制的创新沉淀 227

小结 协同共生制度创新:多主体的生态空间 231

第八章 协同共生的数字化平台 232

网络技术与管理软件的协同进化 233

协同运营中台引发价值重构 236

“数据魔方”—协同共生的“连接器” 240

协同共生理念下企业内外边界成长 243

致远互联协同生态全景 246

小结 

协同共生数字化平台:技术赋能 249

结语 

重塑价值 250

致谢 256

参考文献 25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春花,朱丽,刘超,徐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90658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