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史话丛书所邀请的执笔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不光拥有着独到的眼光,史料的富矿,而且密切关注着最新的发现和成果。他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更为客观的视角,更为广阔的胸怀,来重现这支伟大军队的历史。书中有不少资料和研究成果都是首次披露。更有很多有益的辨析和真知灼见。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军衔史话》。
图书 | 军衔史话(解密系列4)/军旅史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军旅史话丛书所邀请的执笔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不光拥有着独到的眼光,史料的富矿,而且密切关注着最新的发现和成果。他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更为客观的视角,更为广阔的胸怀,来重现这支伟大军队的历史。书中有不少资料和研究成果都是首次披露。更有很多有益的辨析和真知灼见。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军衔史话》。 目录 序篇 第一章 我军对军衔制的首次尝试 一、等级制度在红军中的发展 建军之初的军事共产主义 粗略的待遇等级区分 开始在高级干部中实行津贴制度 全军开始实行津贴制度 “高薪族”最高可拿百元津贴 二、红军改编:换帽徽勉为其难,戴军衔遥遥无期 由改编引起的新问题 “纸上谈衔”以应急 “空头军衔”的有趣回忆 三、第一次正式部署军衔制,历时三年而未果 雷厉风行的开端 “马拉松”式的军衔评定 历时三年未果的原因 四、从毛泽东参加八路军少校的追悼会说开去 授予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以军衔称号 王明戏称“一门两中将” “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上尉衔 佩戴苏军军衔符号的中国军队 用军衔符号“瞒天过海” 第二章 短暂的二次评衔:因和平而来。随内战而去 …… 第三章 漫长而曲折的军衔制准备工作 第四章 新中国开国将帅和校尉宫诞生纪事 第五章 授衔中的让衔佳话 第六章 军衔制度从取消到恢复 第七章 新军衔的实施 第八章 从“文职将军”和“航天将军”谈起 第九章 士兵新军衔制的两度变迁 第十章 人民解放军中的“双料”将帅 附录一 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将人员名单 附录二 黄埔军校出身和出国留学的我军将帅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军衔史话(解密系列4)/军旅史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岩//梁雪美//李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5591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9-09-01 |
首版时间 | 2009-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E2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4 |
宽 | 16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